奧推網

選單
美食

中華民族能持續這麼久,絕對不是偶然的,這和中華文化的傳統文化是

引言物極必反,其理須於此。有生便有死,有死便有終。——《二程遺書》

在人類的歷史中,湧現出過無數燦爛的文明,中華文明不是出現最早的,也不是最快的,與同時期的埃及文明相比,埃及在建造金字塔的時候,我們還處於人類社會的初期。但是中華文明絕對是最堅韌的,幾千年來,文明從未有過任何斷絕,而與我們同時期的那些文明,要麼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要麼已經衰落下去,再也不復昔日的榮光。

中華民族能持續這麼久,絕對不是偶然的,這和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的。從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再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彷彿一根紐帶,緊緊地將這幾千年的歷史連線在了一起,讓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從小就能接受幾千年智慧的薰陶,然後成長為時代所需要的人,這是人類史上的壯舉。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一個傳統文化的故事。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提起一句俗語:“水至清則無魚”,由於長期的談論,大家已經將這句話的後半句忘卻了,其實後半句才是真正的精華,能夠教人懂得為人處事之道。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先從“水至清則無魚”開始講起。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在科學層面的,另一個是在哲學層面的。

在生物學上,魚不可能在一處絕對清澈的水裡生活,魚需要有氧氣,需要有腐質物,需要有微生物,需要有各種各樣的小魚小蝦才能生存,所以我們在科學中,經常會談及起這句話。不過古人表達的意思,雖然和我們相同,但是出發點不一樣,古人並不知道生態系統這樣的概念,但他們知道,如果水過於清澈,魚將在水裡無所遁形,遲早會被捕殺殆盡。

而在哲學上,先賢也賦予了這句話全新的含義。“水至清”代表的是一種極端,而“無魚”便是極端的後果,或許清澈的河面,會讓大家看著很是舒服,會忍不住的喝上幾口。但是如果這水清澈得過於極端,這就不是好事了,就好像雪山上的一些湖泊,由於溫度與地理因素,這裡的水比很多礦泉水都要清澈,但也正是因為過於清澈,使得這些湖泊及無數年來,從來沒有過魚類生存,成為了一條死湖。

“水至清則無魚”教導了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極端。就比如說吃飯這件事情,每個人都需要攝取足夠的能量來源,如果攝取過少,人體會出問題,但相對應的,如果攝取過多,人體同樣會出問題,肥胖病已經是當今最讓人類困擾的問題之一。所以我們做事,要把握一個度,既要讓自己過得舒服,也不能為了舒服出現更大的問題。

而這句話的下一句則更為的經典,那便是“人至察則無徒”。意為:如果一個人對於朋友過於苛刻,那麼將會沒有朋友。這樣的情況,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體會,身邊總有一些做事極為挑剔的人,在雞蛋裡面都能挑出骨頭。如果這份精神用在工作上,大家或許還可以接受,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是這樣的生活態度,相信大家都不會喜歡和他成為朋友。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著兩面性的,歷史上有著太多的獨行者,他們或是為了國家,或是為了理想,堅決走上了一條與眾人為敵的道路,就比如說為秦國變法的商鞅。戰國時期,每個國家都知道變法是好事,但是隻有秦國,真正做到了徹底變法,完全改變了秦國的現狀,這也為秦國後來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但為秦國變法的商鞅,並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支援他的秦國國君去世後,利益受損的秦國貴族,立刻就展開了報復,商鞅被車裂而死。商鞅就是那個時代的獨行者,他在執行變法的時候,不是沒有想到後來會發生的事,但他沒有在在意,依舊毅然決然的執行了變法,不過這也為他的未來埋下了伏筆。

結語

商鞅變法的時候,不管是平頭小民,還是王公貴族,只要犯了錯,他都要去懲罰,這就把所有人都推到了他的對立面,那時在秦國,商鞅的局面就是“人至察則無徒”。所以我們對待這句話,要對立統一的看待,為了生活的美好,我們可以採取中庸之道的做事方式,但是在歷史的大潮之前,“人至察則無徒”的行事方式,也是可以選擇的,哪怕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生活。

參考資料:

《二程遺書》

《商鞅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