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美食】一方水,一方人,一方水,一方人,一方人,一方水,一方人

編者按:東陽、義烏位於浙江省中部,都被群山環抱,為典型的丘陵縣,同屬金衢盆地,境內河流均屬錢塘江水系,東陽江更是流經兩地,將東西相鄰的東義兩城緊密相連。

從古至今,兩地都是關係匪淺,情誼頗深,堪稱“水同源、山同脈、人同根”。古人云: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之於水,食之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衛賴之。所以相似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使得兩地滋生的各種特色美食也大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向世人展現東義兩地人民聰明、勤勞、耐苦、創新的精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兩地地處浙中丘陵,人多地少,資源匱乏,因此,兩地傳統美食大都是就地取材,透過燉、燜、烤、煮、煎等多種方法,烹飪出美味佳餚。浙江人講究美味,就算是野菜也能將其做成美味,比如東義都有的擇子豆腐。

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東陽”“義烏”兩地傳統美食,會發現有許多相似甚至一樣的美食,比如火腿、紅糖、楊梅粿、糖洋、擇子豆腐、土雞煲、白切羊肉等等,不僅口味相似,做法、外觀也大多相差無幾。

看看東義兩地十大特色菜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

讓傳統美食文化綻放光彩

百縣千碗,一口幸福。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作為省大花園建設“五養”工程的重要內容,自2018年8月啟動以來,在全省掀起了一股“淘”美食的熱潮,各地市精心策劃,全面發動。“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連續兩年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透過的《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其列入其中。“百縣千碗”已上升為省政府重點打造的一項品牌工程,成為新時代浙江特色美食的一張“金名片”。

今年是《做實做好“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收官之年,計劃完成美食小鎮、美食街旗艦店、餐飲體驗店等消費平臺的全省佈局,並努力向省外拓展;實現“百縣千碗”進100個A級景區、100家旅遊飯店、100所大中學校、100個機關食堂、10個高速服務區;打造萬名專業廚師隊伍等,努力將“百縣千碗”打造成為全國知名旅遊美食品牌,形成旅遊消費新的增長點。

為響應“百縣千碗”,東義兩地深入挖掘當地美食資源,傳承美食文化,端出各自的“十大碗”,大家來看看有哪些相似與不同。

“東陽十碗”為東陽土雞煲、東陽沃面、黃田畈牛肉、千祥羊肉、博士菜、雪舫蔣出缸肉、上盧餛飩、雞蛋核桃酒、紅火楊梅粿、南馬肉餅。“義烏十碗”為紅糖望道粽、東河肉餅、饅頭焐肉、義烏土雞煲、上溪牛雜、丹溪醉核桃、義烏拉麵、佛堂白切羊肉、魚滾豆腐、豆皮素包。

將兩地的十道特色菜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不少相似的菜餚。比如說兩地的土雞煲、黃田畈牛肉和上溪牛雜、千祥羊肉和佛堂白切羊肉、雞蛋核桃酒和丹溪醉核桃以及南馬肉餅和東河肉餅。

東陽土雞煲

東陽民間傳統的滋補佳品,原料選取兩年以上土雞,宰殺洗淨後,加入筍乾、五花肉、栗子、枸杞子,以及薑片、大蔥、鹽等調料裝入泥坯瓦罐,加入黃酒用武火燒後以文火慢燉4個多小時。此品中雞肉性平,有滋潤腸胃之功效,栗子則能補腎固本,配以生薑、黃酒等發散之物,能起速效。又因用泥坯瓦罐燒燜,取其土氣,更是有益於脾胃。

義烏土雞煲

義烏土雞煲選用的是放養一年以上的土雞,宰殺煺毛洗淨,內臟剖洗乾淨,留取原雞血。在雞爪與雞腿連線處割一刀,便於雞爪能很好地折入雞腹內,保持雞的完整、美觀,將淨雞、雞血、雞內臟裝入砂鍋中,加入土生薑、紅曲米酒及紅棗、黨參、枸杞等多種調料。將砂鍋放入鐵鍋中,砂鍋中放入三塊小瓦片,砂鍋放在瓦片上,再用鐵鍋蓋住,置旺火上燒至出氣後,即改用文火燉3至4小時以上方可。

千祥羊肉

天氣漸涼,東陽人偏愛的白切羊肉就會登上家家戶戶的餐桌。將洗乾淨的整隻羊入鍋,煮到八成熟,自然冷卻。羊肉表皮柔軟潤滑,肉肥美不柴。最迷人的是皮與肉之間,那層似有若無的啫喱狀膠質,這種誘人的獨特口感,是征服坊間饕客口腹之慾的利器。

千祥羊肉指用本地放養的山羊作為原料,一般取七、八公斤的幼山羊宰殺,開蓋加香料煮熟,涼後切片蘸東陽土醬油吃。千祥羊肉為千祥的特色產品,具有鮮、香、白、美等特點,肉質比普通羊肉結實,吃起來沒有普通羊肉的羶味,脂肪少、瘦肉多、肉質鮮嫩多汁,食用時一般不會塞牙縫。

佛堂白切羊肉

傳統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選取15至22。5公斤的母羊為佳。宰殺去毛、去頭、去爪、去內臟後,把羊的脊椎骨砍成兩半,把四條羊腿骨敲斷,用麻繩將四條腿綁成屈膝狀,放入清水中浸泡。煮羊時,整頭羊下鍋,大火煮、小火燜煮熟後,取出晾乾即可。

黃田畈牛肉

自明代始,黃田畈鎮的畫江畔就有江南第一牛市之稱。黃田畈牛雜,就是把牛的各個部位,從牛頭面、牛口舌到牛的內臟牛肝、牛心、牛肚、牛筋、牛鞭直至牛腿腕、牛尾巴、牛腳蹄以及牛血、牛百葉,透過不同的烹飪方式,都一一端上桌讓客人全程品嚐,牛雜湯可以暖胃,如今不少宴請客人都會去黃田畈,讓客人品嚐獨具東陽特色的全牛宴。黃田畈牛肉的秘訣在於新鮮,不注水。每天,屠牛市場凌晨一點開始宰牛,買回後慢火煲煮,至少到下午兩三點才可以出鍋。

上溪牛雜

上溪牛雜最初配方,就是牛血、散肉丁及牛內臟,傳統的煮法是用純牛肉熬湯,另加成條的牛血、散丁和牛內臟,再佐以生薑、紅辣椒、鹽(不能用醬油),入口爽口彈牙,彌留在舌尖的香氣久久未能散去。再後來上溪人開發了“牛系列”,從牛舌頭開始,到牛肝、牛心、牛肚,再到牛筋、牛鞭、牛蹄、牛尾,最後連牛頭面也上了桌。

製作時,新鮮的牛肉牛骨加上少許生薑去腥,先猛火煮沸,繼之文火煨燉,熬上六七個小時,牛肉牛骨的味道才會慢慢滲出,這樣熬出來的湯汁最為純正和地道,即便不加任何其他配料,原汁原味的湯汁也足夠鮮香濃郁。

雞蛋核桃酒

核桃養氣,雞蛋營養,紅曲酒芳醇甘甜。這三者合體,使食材的香味反覆釋放,相互交融,湯汁濃郁回甘,具備了滋補的功效。在東陽,女人坐月子時,定得吃些雞蛋核桃酒,以滋補產後受損的身體。當六親九眷來探望產婦和孩子時,常常會帶著兩斤核桃、兩斤紅糖及雞蛋若干作為賀禮。這時候,主人家便會捧出一碗雞蛋核桃酒作為點心招待客人。

製作雞蛋核桃酒,需選取核桃仁若干,放入鍋中幹炒,炒熟後碾碎至粉末狀為止。再將東陽本地糯米黃酒放入鍋中煮,煮沸後將雞蛋攪散放入鍋裡,同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紅糖、核桃,繼續加蓋小火或中火煮沸,直至雞蛋熟為止。

丹溪醉核桃

將核桃碾碎成顆粒,在鍋中倒入水燒開,再倒入碾碎的核桃,倒入酒糟,煮沸後倒入打碎的雞蛋,再加入適量的紅糖,一道香醇的丹溪醉核桃就出鍋了。“丹溪醉核桃”主要原料是紅曲酒糟和核桃,紅曲在古代稱丹曲,既是中藥,又是食品。紅曲酒糟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核桃補血養氣、止咳平喘、補腎填精,將紅曲酒酒糟加核桃仁燉煮後加入義烏紅糖,雖然看似簡單,但卻大補。

南馬肉餅

南馬肉餅的餡是五花肉加鹹菜或豆腐。先在鍋底放幾顆肥豬肉熬油,肉餅入鍋後,再用文火兩面翻著烤。烤制肉餅最好用木炭,火候過旺時用炭灰蓋住,使火候始終保持在適當的溫度值。不溫不火地烤,直到將餡裡的肥肉熬出油來。起鍋時,餅的外皮是焦黃色的,餅裡面由於豬油的蒸發而鼓了一股氣,使肉餅圓鼓鼓的,個兒顯得特別大。輕咬一口,皮薄且脆,香氣溢位,令人頓覺滿口噴香,細細一嚼,肉餅肥而不膩,令人食慾大增。

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又叫“夾肉雙層麥餅”,以油而不膩、薄如紙張、色澤光鮮聞名,是義烏小吃一絕。

烤肉餅需要選好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要剁成顆粒狀;接著將韭菜、蔥、調味品放進去,再剁均勻成餡兒。經過包餡、壓面、扯餅、拋轉,把麵糰拉成的一個薄如宣紙的大餅,抹油入鍋翻轉不過一分鐘,一個鮮香的東河肉餅便出鍋了。

東河肉餅誕生地在義烏東河鄉的東河村,製作考究。東河肉餅有“傳兒媳不傳女兒”一說。

紅糖加工

兩地歷史悠久 技術各有千秋

畫水鎮許宅村舊廳自然村臨近義烏佛堂,是東陽主要的甘蔗、糖梗產區,早在2007年種植面積就超過了2000畝。但當時在畫水,甚至東陽境內都沒有一家紅糖廠,村民要榨糖,得到義烏的紅糖廠去。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就決定回村裡辦紅糖廠,並不是因為紅糖廠比較賺錢,而是為了堅守老行當,讓東陽人不用再辛苦跑去義烏榨糖。”市牛拉糖車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許國平告訴記者

2004年左右,畫水鎮鼓勵農民種植甘蔗、糖梗,會駕駛拖拉機的許國平經常被聘請把糖梗運到義烏去榨糖。但到義烏,就算離畫水最近的赤岸紅糖廠,一般都要等5天以上才能輪到。在排隊等候的時間裡,大家吃住都無著落,而且榨糖往往是在大冷天,著實是種折磨。

據悉,早年間東陽最多的時候有40多家紅糖廠,也有著悠久的榨糖歷史和豐富的榨糖技術。20多年前,東陽的紅糖廠相繼消失,但這些有技術的糖農還在。2007年10月許國平辦起了當時我市第一家紅糖廠。

“一開始廠裡只有一個灶、九口鍋,也賣一些紅糖製品,像紅糖麻花、核桃糖等,價格要比義烏一些知名紅糖廠低得多。”許國平說,2009年他成立了國平甘蔗專業合作社,吸引不少蔗農就近來此加工,慢慢地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甘蔗。

談起義烏紅糖與畫水紅糖製作方法時,許國平坦言,“其實都差不多。早先都是人工榨糖,現在隨著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紅糖廠演變為機械化生產。”榨汁完畢,進入蒸餾階段。一鍋鍋按序排出水分。當火候差不多時,製糖師傅先把一勺勺糖汁舀到糖槽裡,然後在糖汁中倒入蘇打粉,不斷地用鏟子翻動,一堆金黃色的紅糖很快就製作完成了。

“製作紅糖工序繁多,每道工序都需要製糖師傅憑實踐經驗,以察顏、觀色、手感、味覺、舌試等方式進行掌握和控制。”許國平說道。

火腿

工藝異曲同工 美味不謀而合

歷史的東陽,家家戶戶都有養豬的習慣,特別是本地的特色豬種——兩頭烏,這種豬頭尾烏黑,全身雪白,後腿發達,皮薄骨細,是做火腿的最佳原料。

根據地方誌的記載和父老相傳,金華火腿始於唐盛於宋,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舊時金華府所轄金華、蘭溪、湯溪、東陽、義烏、浦江、武義、永康八縣均產火腿。民間傳說,金華火腿名稱的來歷,與南宋抗金名將宗澤有關。南宋抗金名將宗澤是金華義烏人,與岳飛共同抗金,屢勝金兀朮,受百姓擁戴,家鄉父老爭相以當地醃肉犒勞將士,宗澤進京獻與宋康王趙構品嚐,趙構大讚,見肉色似火,並來自金華,遂賜名“金華火肉”四字。義烏火腿與東陽火腿不僅在文化上有所關聯,在製作上也是如出一轍。

“每年立冬季節,東陽與義烏百姓便開始準備加工火腿,把餵養了一年的兩頭烏殺完。取下兩條後腿,每條豬腿在加工前都要經過修割處理,以保證它們的形狀呈琵琶形。”國家肉製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市東元食品公司總經理陸金龍介紹,東陽與義烏在製作火腿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可以說是對美味的追求不謀而合。

鮮豬腿被修整成火腿的形狀後,用食鹽進行醃製,經過八道上鹽,確保火腿均勻吸收鹽分。“鹽分的拿捏最關鍵。用鹽不足容易腐壞,用鹽太過則阻礙生腿‘脫胎換骨’進化成火腿。”陸金龍說道。

經過一個多月的醃製,火腿進入清洗、晾曬和整形等工序。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傅會根據火腿的含鹽量來決定泡水時間,把火腿表面的鹽漬物清洗乾淨後進行晾曬。為了讓火腿的外形更加漂亮,在洗曬的同時還要進行按腿心、敲腿和彎爪等整形工序。經歷春天的風乾、夏季高溫熟化,在工坊中經歷長達10個月以上的自然發酵,一條火腿才算真正製作完成。在有益菌的作用下,火腿中形成了大量氨基酸和獨有的火腿濃香風味。

製作好的火腿肌紅脂白,香氣濃郁,滋味極其鮮美,外形如一把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