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劉邦為什麼要殺掉韓信?韓信交出兵權後,為什麼不選擇自己當皇帝?

韓信交出兵權,一點用也沒有。

垓下之戰後,劉邦以韓信熟悉楚地為由,將他由齊王改封楚王。這就相當於逼著韓信交出兵權。

韓信北方逐鹿,帶的主要是北方兵。所以,北方兵肯定不會跟著韓信去楚國。

劉邦之下是方面軍司令韓信,韓信之下是軍團司令曹參、灌嬰這些人。軍團司令沒跟韓信走,而是跟劉邦走了。這時候,韓信還有什麼兵權?

所以,韓信必須交出封國,才能免遭屠戮。但也只能是一時,劉邦最後還要殺他。

漢初建國之後,不是休養生息,而是繼續戰爭,即漢平異姓諸侯王之戰。

燕王臧荼,有什麼問題?沒問題。但臧荼是異姓諸侯王,這就行了。

掌代趙兩國兵權的陳豨,有什麼問題?沒問題。但陳豨相當於兩國諸侯王,這就行了。

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有什麼問題?沒問題。但異姓諸侯王就是問題,這就必須幹。

對於異姓諸侯王,劉邦不可能放心。對比一下週朝,就清楚了:

周朝建國,總的指導原則是: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在分封的71個諸侯國中,有53個是姬姓。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才是周朝實現穩定統治的根本。

這個根本,陽春白雪著說,叫宗法分封;下里巴人著說,就叫家天下。

這個家天下的邏輯是:以姬姓家族或姬姓族群為基礎主幹,比如那53個姬姓諸侯;以有功之臣和前朝遺民為旁支輔助,比如姜尚、武庚等18個異姓諸侯。

但是,漢朝建國呢?

周朝是家族企業,總公司是宗周千里、成周六百里;而下轄的71家分公司裡,有53個由自家親戚控制。

漢朝則是股份公司,西漢帝國總共62郡,劉邦直轄15個,其他47個分封給了11個諸侯國。而在這11個諸侯國裡,有7個是異姓諸侯國。

這種權力分配的格局,劉邦能放心嗎?周朝這個家族企業,已經夠穩固了。但是,周武王仍舊不放心。

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於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前朝勢力太強大、自家勢力太弱小,我哪敢睡覺啊?這就是周武王的心態。如果周武王都睡不著覺,那劉邦能睡著覺嗎?

同時,漢初異姓諸侯王的忠誠度,真心差點兒意思。

垓下之戰前,劉邦已經出去幹項羽了,而韓信、彭越這兩個人呢?他們不動了,看著劉邦在固陵之戰被項羽死命揍。

漢王追楚,為項籍所敗固陵。

為什麼不動了?你劉邦不把地盤切分清楚,我們就不動。

於是乃發使者告韓信、彭越曰:“併力擊楚。楚破,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睢陽以北至谷城與彭相國。”使者至,韓信、彭越皆報曰:“請今進兵。”

為什麼劉邦這個皇帝手中才只有15個郡?天下還沒統一,就已經分封出去了。

地盤分好、使者要約,韓信、彭越立即“請今進兵”,一天都不能等、咱們馬上幹項羽。

同時,劉賈的兵也到了。

當初,劉賈跟英布帶來了兩萬人,一起去收復九江國。垓下之戰的時候,劉賈一系已經擁兵十萬。所以,這一系就是英布的兵。

韓信、彭越、英布,這三個主要異姓王,就是這種忠誠度。劉邦要是能放心,那才是沒心沒肺。

所以,劉邦稱帝第一年,就把韓信從齊國改封楚國,讓韓信變成了沒有牙的老虎。然後,偽遊雲夢、智擒韓信。

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遊雲夢”。上因隨以行。行未至陳,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見信至,即執縛之,載後車。

這是陳平的奇計。之所以智擒韓信而不是平滅楚國,是因為劉邦打不過韓信。如陳平所言: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是趣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

如果韓信的力量真比劉邦更強,那韓信還有必要殺鍾離眛取媚劉邦嗎?還有必要跑到陳地郊迎劉邦嗎?“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

即便出國郊迎,韓信為什麼不帶兵?

我家楚王不回來,我們就殺到雲夢澤抓皇帝。還跟你劉邦廢什麼話,楚國大兵抓了劉邦,然後再敲詐點而利益,這不香嗎?

所以,智擒韓信只是故事,實際是劉邦親自帶兵去抓韓信的。因為韓信這隻老虎已經沒牙了。

稱帝第一年,去了韓信兵;第二年,就去抓韓信了。節奏就是這麼緊密。如果再等幾年呢?再等幾年,韓信在楚國兵精糧足了,劉邦想抓也不敢抓。

說了這麼多,劉邦到底想不想殺韓信?韓信到底採用什麼攻略才能避免自己被殺?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

“且喜且憐之”,呂后先斬後奏殺了韓信之後,劉邦就是這個心態。喜和憐,到底哪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喜。

異姓諸侯王的勢力那麼大,劉邦怕得夜不能寐。韓信一死,他才能打個盹兒。劉邦豈能不喜?

那為什麼憐呢?

韓信是為劉邦出過力、打過仗、負過傷、流過血的。整個大漢江山,有三分之一是韓信打下來的。劉邦也是人,遙想當年封壇拜將、君臣漢中之對,又豈能不憐?

但是,成大事的人,往往心夠狠。理性的殘酷算計,一定會戰勝感性的多愁善感。劉邦的喜,出於冷酷算計;劉邦的憐,是多愁善感。所以,到底殺不殺韓信,也就再清楚不過了。

那韓信有什麼攻略避免被殺嗎?如果給韓信一副後悔藥,他要從什麼時候後悔?韓信已經說了。

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要後悔,就不能是從殺鍾離眛的時候後悔,而必須從蒯通勸諫的時候後悔。時光倒流,韓信要倒流到濰水之戰破龍且之後和垓下之戰滅項羽之前。

破龍且,韓信才叫三分天下有其一;有個項羽在,也才能保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而垓下之戰後,韓信已經沒有施展攻略的可能。

韓信從此墮落了、腐敗了,這個能行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韓信這種人,都不會韜光養晦、掩其鋒芒,更別說墮落了、腐敗了。

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韓信都被劉邦抓到長安軟禁了,然而慫了嗎?沒慫,聊個天兒,還要壓劉邦一頭。你劉邦充其量帶個十萬兵,我則多多益善。就這種人,還怎麼指望他墮落、腐敗。

而且,韓信這個人太傲。這股傲氣也決定了他必須一直積極下去。韓信傲到什麼程度?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我知道你劉邦嫉妒我的才華,但嫉妒就嫉妒吧,我不搭理你。韓信做不到及時修復君臣關係。而原因就是骨子裡的一種傲氣。

對於劉邦,韓信從來沒服過。而對於周勃、灌嬰這些人呢?則是連正眼都不帶看的。

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

樊噲厲害不?鴻門宴上,能讓項羽一驚,項羽也要稱樊噲一聲壯士。“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就是這麼個狠辣角色,在韓信面前卻是跪迎跪送、口稱大王(這時候韓信已經被貶為淮陰侯了)。然而韓信呢?卻羞與之為伍。

所以,劉邦就不可能放心韓信。

這就是一個雷。自己活著都不服,自己死了肯定搞事情。而且韓信大機率要比劉邦活得長。因為韓信被殺的時候也才35歲。

於是,就不是攻略的問題了,而是歲數的問題。

韓信這個歲數,劉邦也不會放過他。韓信忍辱負重、認真裝孫子,劉邦只能更恐懼。他不是擔心自己活著的時候韓信會造反,而是擔心自己死了之後韓信會造反。

所以,這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最後總結一下: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

垓下之戰後,劉邦與韓信的關係,主動權在劉邦而不在韓信。有個項羽在,劉邦跟韓信才能彼此和睦;沒有項羽在,韓信只能是劉邦的威脅。

漢初的權力格局,決定了劉邦必須對異姓諸侯王動手。表面上看是大一統的西漢帝國,而實際則是另一個戰國的翻版。

韓信這人不會腐敗、墮落,一個能忍胯下之辱的人,怎麼可能被別人、被現實輕易折服?韓信這種人只能愈挫愈勇。關鍵是韓信有愈挫愈勇的能力和資本。

韓信即便墮落了、腐敗了,劉邦也不會放心,而只能更害怕。韓信會裝孫子了、變成熟了,說明韓信的關係攻略升級了。升級之後,他要幹什麼?

“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韓信肯定是要幹大事情。於是,劉邦更要殺韓信。

“吾悔不用蒯通之計”,韓信能夠施展關係攻略的時機在濰水之戰以後、垓下之戰以前。錯過了這個視窗期,他便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