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鴻門宴”被錯誤解讀千年,看似項羽主動,恰是劉邦給項羽設的局

兩千多年前,項羽在新豐一帶給劉邦擺下了一場暗藏刀兵的宴席:鴻門宴。這場宴席不但是二人關係交惡的開始,更揭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相爭的序幕。項羽為何不採納范增之計趁機除掉劉邦,而是選擇放回歸山,遺留大禍呢?人們產生這個疑問,其實是錯誤理解了鴻門宴。人們覺得鴻門宴是項羽給劉邦設下的圈套,其實恰恰相反,它是劉邦給項羽設的局。

當年楚懷王派劉邦、項羽率軍攻秦時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結果是兵力不及項羽的劉邦攻破咸陽,率先接受秦王子嬰的歸降。當時劉邦與秦國百姓約法三章收攬民心,同時劉邦還派人駐防函谷關防備項羽。另一邊的項羽認為,稱王的應該是自己。己方的軍事實力不但是劉邦的數倍,且秦軍主力也是被自己消滅的,天下諸侯也已經對自己臣服。劉邦率兵入關後,卻擺出一副稱王的姿態,這是項羽所不能容忍的。為了改變局面,不念舊情的項羽率兵攻破函谷關。函谷關落在項羽手上後,雙方形成對峙局面,項羽擺出一副決戰姿態。

當時劉邦麾下有十萬大軍,而項羽麾下卻有四十萬楚軍,形勢對劉邦極為不利。自知不是項羽對手的劉邦,如果還不放棄稱王關中的念頭,那麼各路諸侯必定會聯手滅劉。這就是鴻門宴的大背景,以及二人當時的心態。就在劉邦身陷危機之時,一個人的出現促成了鴻門宴,改變了歷史走向。就在項羽決定對劉邦動武的前夕,張良的好友項伯來到了劉邦軍中。項伯勸說張良離開劉邦,而張良不但不肯舍主顧己,他還給劉邦、項伯二人牽線搭橋。

意識到生死攸關且正彷徨無計的劉邦,當即抓住了這一重要時機。劉邦信誓旦旦地對項伯表忠心:自己願意將關中王拱手讓給項羽。被劉邦哄騙的項伯,竟然建議劉邦親自去給項羽賠不是。項伯回到項羽身邊後,又對項羽說道:如果不是劉邦攻破咸陽,聯軍也入不了關。如今劉邦願意將關中王讓給你,並給你賠不是,你應該善待有功於聯軍的劉邦。在項伯的極力撮合下,項羽最終決定擺下鴻門宴,讓劉邦給自己賠不是。可見,該場宴席是劉邦積極爭取促成的,鴻門宴正是劉邦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萬不得已使出的緩兵計。

在宴會過程中,劉邦雖然重重危機,但主動權卻始終掌握在劉邦手上。有幾點可以佐證:一、劉邦成功籠絡項伯,為鴻門宴定下了基調。宴會過程中,面對劉邦的懇切謝罪,項羽對劉邦吐露,曹無傷已經背叛劉邦。由此可見,劉邦謝罪後,項羽選擇了原諒,甚至選擇信任對方。正是因此,面對范增多次誅殺劉邦的暗示,項羽始終選擇默然不應。

劉邦搶佔先機讓項羽猝不及防。接受項伯的請罪建議後,劉邦竟然真的以身犯險,親自去見項羽。正準備對劉邦動武的項羽,根本沒有想到劉邦會親自前來給自己賠不是。所以說,鴻門宴是在項羽沒做足準備時倉促下進行的。三、劉邦有備而來,上下齊心。與項羽一方倉促應對,各懷一心不同。項羽陣營內,范增打算趁機除去劉邦,項伯希望能夠促成雙方和解,項羽猶豫不決。所以,劉邦眾人才能做到齊心協力,隨機應變,化險為夷。

眼見項羽還在猶豫不決,范增當即暗示項莊在席間舞劍,刺殺劉邦。看穿范增之計的張良,迅速安排樊噲登場對武防備項莊。眼見樊噲勇武,項羽當即賞賜給樊噲一條生豬腿。樊噲用劍切開生豬腿大快朵頤時,項羽又問樊噲敢不敢飲用自己賞賜的酒。樊噲回答項羽道:我等赴宴死都不怕,又怎會怕飲酒?此時樊噲的氣勢鎮住了場面,張良當即站出來,對在場眾人說道:抗秦以來,劉邦出生入死,對滅秦事業貢獻最大,項羽不應聽信讒言加害劉邦。

張良說完這些話後,又替劉邦將一對玉璧獻給了項羽。猶豫不決的項羽,見劉邦低頭獻禮,不願讓天下各路諸侯寒心的項羽,當即選擇放行劉邦眾人。後世大多數人都覺得,鴻門宴是項羽為除去劉邦擺下的宴席。殊不知這場宴席是劉邦主動提出來的,當時的劉邦不但步步為營,還提前掌握了宴會的主動權。劉邦極力促成宴席的目的,便是為了示敵以弱、韜光養晦、反敗為勝。

參考資料《歷史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