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能“陰陽通靈”,可“靈魂出竅”!一占卜室被端!

如今

星座、運勢、占卜

塔羅牌占卜、星盤推算

備受部分人追捧

但是塔羅牌占卜真的可信嗎?

他們又是如何運作的?

最近,這一謎底被揭開

誘導客戶購買“水晶、硃砂”等貨品

深圳一塔羅牌占卜工作室被查

2月21日,深圳龍崗警方根據舉報線索查處了一家

以塔羅牌占卜為名實施迷信詐騙的商鋪,

將這一灰色地帶的面紗揭開。

這家店鋪以提供塔羅牌占卜服務為名,在線上推廣攬客,但真正走入店鋪,會發現別有洞天。

某評價APP上涉案店鋪廣告

店裡同時供奉著上帝聖母、老君媽祖等各路神明,攝人心魄。店內的占卜師口若懸河,自稱能“陰陽通靈”,可“靈魂出竅”,提供“地府查檔”,“破關”(化解劫難)等服務。

占卜工作室現場圖

據查,該店鋪自2018年開始提供“占卜算命”、“溝通陰陽”服務,以幫助“償還陰債”等為由誘導客戶購買“水晶、硃砂”等貨品,

收取高達上萬元的費用。

嫌疑人與事主的聊天記錄

隨後

警方解開了他們的經營套路

1. 打造專業人設

占卜師自述“從小就有陰陽眼,可通靈,師從多位高人”,自身是建築師,精通風水、星象學,並熟讀心理學。從先天出身到後天進修,對自己進行立體打造。

嫌疑人話術

2 .雜糅科幻神話

占卜師善於將東西方神話故事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並利用影視劇情、科幻小說、甚至是《聊齋志異》類的鬼怪故事中的具體情景,解釋、佐證其理論。

“平行宇宙”、“傳送之門”的科幻概念,均被用來解釋天堂、地府、輪迴轉世的存在。

聊天記錄

3. 引導高額消費

透過人設、理論對前來占卜的消費者成功洗腦後,占卜師再透過“地府查檔”等方式預測不祥事件,引起消費者恐慌。

想要逢凶化吉,自然就需要請占卜師進行“破關”。

聊天記錄

該工作室經營者已被刑拘

據龍崗警方訊息,目前,

涉嫌迷信詐騙的“雲靈工作室”店鋪經營者胡某(女,39歲)、王某西(男,40歲,二人系夫妻關係)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請案件相關受害人、證人積極向警方提供證據線索。

當前不只是實體店提供占卜服務

各類網路平臺、社交媒體、

影片直播中也提供線上占卜

某影片APP上關於塔羅占卜的話題量高達728萬

警方指出,年輕群體中,特別是白領群體,對“塔羅牌”、“星盤”趨之若鶩。

事實上,無論是西方的星盤、能量,還是東方的鬼怪、輪迴,本質上都是利用了人們的迷信心理。其中以占卜為名行詐騙之實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算命”無科學依據

為何總有人樂此不疲?

到底是什麼心理

讓一些人對算命樂此不疲呢?

01:36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影片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張昕:

網上和線上下形式的算命,都是一樣的,為了滿足來算命的人的心理需求。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掌控感,是對於不確定性的規避。我們很多情感,或者說生活壓力,往往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專家介紹,面對各種壓力,人們往往會追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理學將其分為外歸因和內歸因,分別指外部環境導致和自身性格使然。

內歸因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降低自尊。而外歸因則會緩解人們的焦慮,有助於調整心態應對變化,這也是算命者對心理學的應用。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張昕:

這個在心理學中我們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者稱為“自證預言”,就是往往我們認同的一個答案,最終可能就變成了真的結果。

另外,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也常常被算命者利用。“可能就是給你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但讓你能夠對號入座,讓你覺得可信。”張昕說。

說到這裡

就先給大家科普下

什麼叫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1、你是個重感情,仗義,正直的人,對朋友兩肋插刀,討厭虛偽。

2、你在感情方面是個注重靈魂契合的人,要注意的是在感情中別以自我為中心,控制住自己的脾氣,感情線前段比較坎坷,後段平緩穩定。

3、事業線比較模糊,事業運前期一般,後期越努力越幸運,中年之後會比較富裕。財運還是比較好的,想要賺錢的話呢,做生意也可以,不過起步會比較難。工作可能沒有辦法給你帶來太多回報,可以嘗試兼職的方式提高收入。

乍一看,咦?這不就是我嗎?

好準!太神奇了!

而實際上,

這可以是你,可以是他,還可以是她。。。

只要你相信了,套路就開始了!

目前網路上多發

相關騙局有如下幾種

小心提防,莫讓“網際網路神棍”忽悠了!

專業“看手相”

↓↓↓

事業靠“陣法”

↓↓↓

轉運用“法器”

↓↓↓

挽回感情,求”桃花“

↓↓↓

近年來,利用網路占卜等詐騙的案件時有發生,很多群眾因為警惕性不高、迷信心理過重成為該類詐騙案件的主要侵害物件。

提醒大家

要切實增強防範意識

對花錢消災的言辭和行為時刻保持警惕

避免上當受騙

一旦被騙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

———————————————

編輯:趙紅玲

稽核:楊化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