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這個裝置能給孱弱心臟"加油",心肌收縮力調節器在穗應用

今年78歲的老李的心臟一共安裝了兩個電刺激裝置,一個名叫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當他的心臟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時,這個裝置能透過放電進行糾正;一個是才裝上的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它能透過電刺激來給虛弱的心臟“加油鼓勁”,增強心肌收縮……

18日上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陳樣新教授、周淑嫻教授團隊成功為一位頑固心力衰竭患者完成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植入術,這也是全國首批、廣州首例的CCM植入。在我國,有650-875萬像老李這樣的心衰患者,而且在以每年新增50萬速度疊加。他、她們會因為心臟孱弱無力而全身供血不足,血液淤積肺部引發呼吸困難,無法平臥,生活質量極差。心臟收縮力調節器的上市應用,講給這一人群帶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成功植入CCM後,患者心肌收縮力改善

心衰導致1年住院搶救15次

傳統藥物方案已難以起效

老李近3年因缺血性心肌病、反覆心衰發作,輾轉求醫,心衰再入院次數達15次,日常活動即出現明顯氣促。近1年進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衰中心規範化管理,經過最佳化藥物、血運重建等治療後,症狀有所緩解,但仍會不定期發作心衰一次。

“傳統的內科藥物調整已經無法給他帶來更多的獲益。除了心臟移植,這一剛剛上市並於今年三月在我國正式應用的裝置成了他的最佳選擇。”

陳樣新教授表示,今年年初,治療團隊複查心臟彩超發現老人的心臟射血量依然極低,動態心電圖示頻發多型性室早、非持續性室速等嚴重心律不齊,於是老人植入了第一個電刺激裝置ICD——埋藏式心律轉復除顫器。雖然ICD是預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對於該患者症狀的改善並沒有幫助。在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指導下,陳樣新教授、周淑嫻教授和麥憬霆副教授全面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建議植入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治療。

專家表示,調節器作為心衰器械治療的全新手段,可以透過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填補了國內慢性心衰器械治療領域的空白。隨著日後擴大臨床應用,將為更多的心衰患者帶來獲益。

陳樣新教授(右一)、周淑嫻教授(左二)團隊為患者植入CCM

手術成功後第二天

老人即可下地行走

經過團隊的精心準備,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在局麻下微創完成,大約耗時1個小時。術中分別將兩根主動電極固定於右心室中上間隔及下間隔,相距2cm以上,並透過測試驗證電極準確植入有利於電刺激擴布的部位。另外,為了確保兩個電刺激裝置訊號傳送時不會相互干擾,手術團隊還特意進行了多輪測試,最終兩個裝置均能正常工作。術後患者恢復良好,次日就可下地於病房慢慢行走,活動能力明顯改善。平均不足一月就要因心衰住院的老李,也將大大減少住院治療救治的風險。

X光下顯示,CCM成功植入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目前在心衰治療上的手段越來越多。除藥物治療、左心室減容等手術治療外。目前在器械治療方面的選擇也在不斷增加並在我國獲批醫用。

比如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心臟轉復除顫器(ICD)、心肌收縮力調節器(CCM)左心室隔離裝置(LVPD)以及心內分流裝置等,現已逐漸成為改善心衰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的常用器械手段。再加上已經開始在我國臨床驗證的左心輔助(人工心臟)和開展數量不斷增加的心臟移植,我國心衰和重度心衰患者的治療模式和組合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利於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期。

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

心臟收縮力調節器(CCM)透過微創手術將刺激電極植入到患者右室間隔部,在心臟收縮的絕對不應期釋放強的電刺激,這種電刺激不會改變患者心律,但是可以透過一系列訊號通路改善心肌的鈣調節狀態,在不增加耗能的基礎上增強心臟收縮能力,從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CCM示意圖

採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黃睿 林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