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綦江: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中醫藥服務

在重慶市綦江區,95%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90%的鎮街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佔比達到20%,100%的社群衛生服務站配備有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75%的村衛生室配備了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鄉村醫生或“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資料的變化,彰顯的是近年來當地中醫藥事業的不斷髮展。在綦江,當地居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中醫藥帶來的便利。

郭扶鎮中心衛生院康復科技師正在為患者進行督灸治療。陶涵攝

在綦江區郭扶鎮中心衛生院,不少當地村民正在醫院接受中醫理療。該院康復治療師李宇俊介紹,郭扶地處高山地區,在農村,受環境和常年勞作等因素影響,很多老年人患有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風溼病等疾病。以前,街鎮衛生院沒有開設中醫科時,村民只能乘車到城裡就診,增加了就醫成本,很多人也因此將小病拖成了大病。

回憶起剛來醫院時的情景,李宇俊說到,當初剛來到醫院時,中醫科還只是一間簡陋的診室,經過近年來的不斷髮展,已從當初的診室發展為裝置齊全、診療專案較多的診療科室,能夠為轄區百姓提供蠟療、牽引、督灸、臍灸、小針刀等多種中醫適宜技術服務,不少當地居民也願意接受中醫理療。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來此悠閒納涼的遊客也有部分會選擇中醫診療。

郭扶鎮中心衛生院中藥師正在按處方為患者抓取中藥。陶涵攝

在該院中藥房,村民王洪先(化名)正在等待中藥師為其按處方配置中藥。“醫生告訴他,由於自己患有慢支炎,服用中藥對調理自己的病情有很大的好處。”王洪先說,在以前,想看中醫、抓中藥只能到城裡,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實現了。

“以前醫院只有簡單的幾味中藥,看中醫、抓中藥幾乎不能實現;現在,醫院已常備川貝、紫菀等百餘種中草藥,基本能滿足轄區居民中醫藥使用需求。”該院中藥師吳美伶如是說。

在綦江區衛生健康委的統籌下,作為全區中醫藥龍頭單位的綦江區中醫院,近年來,該院與基層醫院建立中醫醫聯體,透過對口幫扶,派遣中醫骨幹脫產支援,中醫遠端會診,區級專家定期下基層坐診查房、義診講座、中醫帶徒、推廣中醫適宜技術等方式,切實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水平和能力。

據統計,截至2021年,全區23個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建成中醫館並投入使用,各基層醫療機構均配備銀針、艾灸、火罐、電腦中頻治療儀、煎藥機、TDP等中醫診療裝置和康復器材,部分衛生院還配備了蠟療機、燻蒸等中醫藥裝置,均規範開展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同時,透過開展師承教育、實施全區中醫藥“百千萬”人才工程、“萬名基層中醫藥實用型人才”培訓等方式,大力儲備中醫藥從業人員,使基層中醫藥從無到有、從有到精。(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