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趙雲不論在哪裡都會受到重用,只是在劉備的一生中趙雲幾乎沒有得到

說起趙雲,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單騎救主、渾身是膽等軼事典故。常勝將軍趙雲的形象,早已經深入人心了。在很多人的眼裡,趙雲是在三國時期堪稱完美的一名將領,不僅武藝高強,戰績輝煌,可以位列蜀國五虎將之中;而且又有謀略膽識,眼光長遠,是一位才堪大用的儒將。

更重要的是,趙雲為人仁德忠厚,有著從一而終的初心與目標。可以說,這麼一位優秀的將領,不論在哪裡都會受到重用。只不過,事實卻與之相反!在劉備的一生中,趙雲幾乎都沒有得到重用。而劉備在臨終之前,也曾說“萬萬不可重用趙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一、門閥制度盛行,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地位

在三國時期,乃至後來的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都是作為社會佔據主導地位的選官制度的。門閥制度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出身大家士族的人,在政治上能夠享受高官厚祿,可以壟斷政權;在經濟上能夠封錮山澤,可以佔據著大片土地和勞動力。

在這一種背景下,就會出現這麼一個現象:出身決定出路,出身高貴的人,想要升官進爵輕而易舉;而出身貧寒的人,想要出人頭地卻是千難萬難。儘管在當時的戰亂年代,門閥制度也遭到了極大的衝擊,連曹操本人都在自己的《求賢令》中宣稱:

“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只要是身懷治國安邦、用兵打仗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不過即便如此,曹操依舊是將出身看得很重,以至於他將漢代的名相曹參認為了自己的祖宗。而四世三公的袁紹、公孫瓚等人,無一不是名門出身,方才能夠身居高位,位列漢末群雄之位。

而趙雲的出身低微,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一開始,劉備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時候,還並沒有這麼看重門閥制度。但是在蜀國建立之後,門閥制度又是逐漸建立了起來,這也就對趙雲的仕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一點在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

,劉備稱帝,蜀漢群臣上奏表慶賀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等一百二十人”

在這上表的一百二十個人之中,以馬超為首,其次則是許靖、龐羲、射援這幾位大家比較陌生的人物。在這之後,才是諸葛亮、關羽、張飛等蜀國的核心人物。而趙雲更是沒有資格位列其中!

其原因很簡單,馬超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身份顯赫,才得以位列第一。而許靖是漢末名士,曾主持過著名的月旦評;龐羲出身河南的名門望族,射援則來自陝西扶風。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出身優越,可比出身低微的趙雲更能夠搬得上臺面。

二、性情耿直,不群不黨,暗中得罪了不少人

在我們外人看來,趙雲的性格幾乎是完美無缺的,不僅忠厚守信,重感情講義氣,而且處事穩重,剛正不阿。然而,這在當時蜀漢的其他將領看來,卻不盡然。

據《雲別傳》記載,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

,劉備在平定益州之後,有人主張將成都的房屋、良田、奴僕獎勵賜予給勞苦功高的將領們。眾將都十分高興。然而就在這時,趙雲卻是開口反駁道: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劉備聽完之後,便聽從了趙雲的勸誡,將這些田宅房產全部都交還給了窮苦的百姓們。這一下,趙雲的諫言可謂是得罪了不少將領,原來的賞賜都泡湯了,這些人能不恨趙雲才怪!

不僅如此,趙雲此人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群不黨,既不合群,也不結黨,身邊連一個親信都沒有。像是結拜兄弟關羽張飛是綁在一條繩子上的;馬超也是世代公侯,投奔劉備的時候帶了一幫親信手下。黃忠和嚴顏同為老將,亦是惺惺相惜。

唯有趙雲一人是獨來獨往,形單影隻的。他為將清廉,沒有野心。曾經因為長坂坡上單騎救主的功績,諸葛亮想要封賞趙雲。但是趙雲卻是沒有接受,而是將封賞的物品全部充公。不得不說,將趙雲的這種性格放在朝堂之上,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得罪眾人。

小結

上述的兩點原因,可能就是趙雲一直都得不到重用的原因了。實際上,這並不是劉備並不看重趙雲,而是想要幫助他省去不必要的麻煩。畢竟,身為一名武將,趙雲更應該在沙場之上盡情地展現自己的風姿,而不該在暗流湧動的朝堂裡防備那些角落裡的暗箭。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實際上,趙雲也並不是不通人情世故,而是內心一直有所堅持而已。對於這些所謂的戰功榮耀,都只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而趙雲的個人高尚品德,卻一直延續至今,在後人的口中永遠地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