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韓信不受項羽重視,開始也不得劉邦重用,問題其實出在韓信自身!

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如果金子被裹在厚厚的泥土中,或者深埋在地底,金子再亮也發不出光來,讓別人看到。都說千里馬不遇伯樂,不是駑馬也成了駑馬,但是世界上哪有那麼多伯樂?伯樂又不是星探,會為了利益到處去尋找千里馬。金子與千里馬要麼是死物,要麼沒有智慧。它們不會主動呈現自己的才能。但是人不同,人是擁有高等智慧的,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是人才就不能等著別人千萬分之一的機會來發掘,而是要主動去展現給外人看,這樣才能才盡其用,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韓信從投奔項羽到投奔劉邦到成為名震天下的大將軍的過程,就是他如何從金子或千里馬逐漸變成人才的過程。

韓信是淮陰人,自幼喜歡讀兵書,練習武藝,立志要做大將軍。公元前208年,韓信投奔了項梁,做了項羽麾下的一名郎中,就是一名親軍侍衛。但一連兩年,他都沒有得到項羽的重視。於公元前206年,韓信鬱郁不得志下離開了項羽,投奔了劉邦。

項羽是真的不識人才嗎?是真的妒賢嫉能嗎?其實在鴻門宴中展現得很清楚,項羽絕對不是那樣的人。

當時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說劉邦想做關中王,以子嬰為相,全部佔有秦朝的財寶。項羽當時雖然很生氣,但是後來劉邦讓項伯向項羽表露了誠意後,他又反怒為喜了。如果項羽是一妒賢嫉能的人,單劉邦超過自己提前進入了關中,項羽就不可能輕易地原諒他,放過他。項羽之怒在於劉邦想稱王,在於他想佔有秦朝的財寶。這是一種權力之爭和財寶之爭,而不是嫉賢妒能。這是兩種性質。要是這也算嫉賢妒能的話,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他不更嫉賢妒能了?他不是容不下項羽嗎?

在酒席上,范增幾次想要項羽趁機剷除劉邦,但是項羽卻一直沒行動。他其實是愛惜劉邦的才能。如果他嫉賢妒能,劉邦還能活著走出鴻門宴嗎?後來他之所以能逃跑,也是因為項羽並沒有防備他,並沒有真正想要對付他。在項羽看來,要作對也要在戰場上決定勝負。他其實是非常光明磊落的。他能直接說出曹無傷挑撥的事,也是說明他沒將劉邦當成需要剷除的人,反而是在真心相對。如果真是嫉賢妒能之人,很容易便受到別人的挑撥。范增只要一句話,項羽就會置劉邦於死地。但是事情卻是相反的。

後來范增讓項莊舞劍,謀刺劉邦,張良讓樊噲進來,與項莊對舞。項羽見到樊噲時,看他怒目圓睜,膀大腰圓,威武不凡,便問他是誰。張良迴應說是劉邦手下的參乘樊噲。項羽稱讚道:“好一個壯士,賜酒。”手下用大杯給樊噲斟酒,樊噲一飲而盡。項羽又讓人賜他一個大蹄髈。他將蹄髈放到盾牌上,用劍切著吃,豪氣干雲。項羽連連稱讚他是壯士,並讓他坐。樊噲有氣概,項羽與他見一面,便非常賞識他。壯士與英雄的稱呼相當,項羽對其連聲稱讚,不吝讚美,又是賜酒,又是賜肉。項羽對這樣的人才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如果他不識人才,又何故如此對待一個小小的參乘?如果他妒賢嫉能,劉邦手下有這樣勇武之人,他能不嫉妒想要剷除嗎?但是他沒有。

所以不是項羽不認識人才,是韓信沒有將自己的能力展現出來,他沒有找到機會,讓項羽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等韓信投奔劉邦之後,他漸漸學會了如何讓人知道自己的才能,終於得到了蕭何的賞識。

當他到劉邦軍中時,一開始也是默默無聞。後來他與其他十幾個人一同犯了法,將要被斬首,監斬官是夏侯嬰。眼看要被處斬了,韓信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他必須要主動將自己的才能表現出來,讓上司重視,這樣自己才能有存活下去的機會。於是他在臨處決時,他聲呼喊:“漢王不是想要奪取天下嗎?為什麼要處決壯士?”這一嗓子成功引起了夏侯嬰的注意。

夏侯嬰一看,此人相貌不凡,不像是等閒之輩。於是便放了他。二人經過詳細交談,韓信也成功把握住機會,儘可能地將自己的所學展現了出來,充分顯示出自己的大將之才。夏侯嬰非常震驚,趕忙將其推薦給劉邦。可是劉邦並沒有太過重視,只是任命他為治粟都尉。

韓信一看這樣不行啊,自己的抱負還是無法實現,便又找到了劉邦的謀士蕭何。蕭何非常驚異他的軍事才能,多次向劉邦推薦他。雖然一時沒有得到劉邦重視,但是有了蕭何這條線,被重用其實是早晚的事。後來就有了蕭何追韓信、劉邦設壇拜韓信為大將軍之事。韓信的才能至此才找到充分展現的舞臺。

從項羽到劉邦,這是韓信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也是他如何尋找展現自己,讓自己發光發熱的過程。

韓信的事告訴我們不要單純去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這樣的推辭。首先每個人其實都是金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的人適合經商,有的適合主持,有的人適合讀書、做研究,有的人適合從政,有的適合做工藝品,等等。不同的特點,有了不同的喜好,有了不同的才能。其次要發光,就要主動將自己身上的覆蓋物去掉。其實成才的過程就是一個打磨自己的過程。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就是這個道理。表面的阻礙自己發光的東西都去掉了,別人隔得很遠就知道你是金子,自然機會就有的是了。就像韓信,如果不是那一嗓子,別人也看不出他的氣概來。要不是他拉下臉來去找蕭何,蕭何又如何知道他的軍事才能啊?這世界上一直是自己成就自己,而不是指著別人來成就。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以史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