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沒有他的漢化,就沒有大一統的基礎,或許就見不到今天的中國了

沒有他的漢化,就沒有大一統的基礎,或許就見不到今天的中國了。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叫元宏。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面對重重阻力,孝文帝以進為退,收放自如,終於如願以償,把以“漢化”為中心的改革事業推進到新的階段。公元490年孝文帝親政伊始,就把遷都洛陽提上了議事日程。在他看來,洛陽地處天下之中,經濟基礎堅實,交通條件便利,文化積澱深厚,一直是漢族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曾是東周、東漢和魏晉的都城。遷都洛陽,既有利於加強同中原漢族門閥士族的聯絡與合作,又可以乘機擺脫鮮卑守舊貴族勢力的束縛掣肘,推行漢化改革。但是要把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守舊貴族的反對,普通鮮卑民眾的牴觸,其聲勢之大、阻力之重,是可以想見的。年輕的孝文帝要克服這方面的重重障礙,按常規的方式是不成的,必須劍走偏鋒、另闢蹊徑,於是乎,孝文帝決定假借“南征”之名,達到遷都的目的。

北魏太和十七年八月,孝文帝親率大軍30萬,號稱百萬,南下“伐齊”。適逢秋雨連綿之際,風雨交加,道路泥濘,歷經近一個月,數十萬北魏將士才抵達洛陽城下。文帝見時機已到,便將自己的遷都意見作為停止“南征”的交換籌碼亮出,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征,那麼索性將國都從平城遷徙到這裡,否則 “今者興動不小,動而無成,何以示後?苟欲班師,無以重之千載!”(《資治通鑑》卷一三八,《齊紀四》)不等大臣王公們有所反應,孝文帝又說:“議之所決,不得旋踵,欲遷者左,不欲者右。”在場的大臣多不樂意遷都,但是卻更不願意“南征”,情急之下,只好挪步站到左邊,表示同意遷都。不再“南征”的決定作出之後,群臣感激涕零,山呼“萬歲”,遷都洛陽之事,就在孝文帝拓跋宏自編自導自演的活劇中順利實現了。

那麼魏文帝為什麼執意遷都洛陽呢?原因大致如下: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 孝文帝很推崇漢學,讓胡人學漢字穿漢服,任用漢族官員。遷都洛陽也是為了向中原靠攏。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影響:遷都以前,孝文帝就進行了政治、經濟改革;遷都以後,進一步實行改革,主要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

那麼,為什麼說沒有他遷都洛陽進一步的漢化,就沒有中國的大一統基礎呢?我們來看一下北魏之後的朝代就能明瞭,北魏在六鎮起義之後迅速衰落,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繼任者是高歡建立的北齊,西魏的繼任者是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北周被楊堅建立的隋朝取代,最終攻滅南朝,一統天下,繼而讓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之後的朝代,無論建立者是誰,刨除實力因素,一旦取得軍事上的優勢地位之後,無不心心念唸的統一全國。

其次就是,在中國古代,絕大多數封建王朝的建立到最終大一統,其過程除去僅有的明朝是以北伐中原得天下以外,剩餘其他王朝均是自北向南,進而統一全國。從我國的地形地理上看,自北向南是有一定的軍事上的優勢的。因此,在五胡亂華之後的北魏進行相當程度的漢化,對中國大一統的形成,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封建王朝的軍事地形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

因此,個人覺得沒有他的漢化,就沒有大一統的基礎,或許就見不到今天的中國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