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戰國初期:腹背受敵的魏國,憑什麼能成為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

前言:

世人皆知春秋百家爭鳴戰國英傑輩出,皆知秦王掃六合而一統為秦朝,皆知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更迭,榮辱興衰,可能僅在一瞬,也可能長達數年。魏國,在大多數人的記憶裡可能都是三國時期中流砥柱的曹家。但遠在春秋戰國之際,也有一個魏國,儘管國土狹小,四面楚歌也仍能在七雄爭霸初期倨傲如虎,抵制趙國,蔑視秦國,一時竟風頭無二,那麼又是什麼讓他們在那個戰火紛飛滿地雄才的時代大環境下,有這般底氣呢?

歷史優勢

首先,魏國是當初周朝的周王諸侯國之一,姬姓,魏氏,始祖為畢萬。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然而,雖然晉將原有的國土一分為三,傾囊相授給了他們,但歸根到底魏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地勢優勢

前面提到,魏國國土狹小。至於有多小呢,劉向編定的《戰國策》是這麼形容的“關東六國,楚國地方五千裡,齊趙燕地方二千里,韓地方千里,魏地方不至千里。”然而,就是這個“不至千里”的土壤,在初期給予了魏國發展的巨大空間。

當時韓國分到的主要是上黨地區的山地,以及南部不多的平原地區,可以說是當時中原地區的重要輸送基地。但與之同時,這個巨大的優勢也阻攔住了他們的農業發展,使之一直處於弱勢。

再說趙國,他被分到的版圖是最大的,但這個大板塊背後所要付出的代價是許多地方都靠近北方的遊牧民族。以至於,周邊很容易受到侵擾。而魏國與他們倆就不一樣了,分到的雖不是地勢複雜的山地,版圖也不大,但卻是當時晉國十分重要的糧倉:河東之地。雖然大小不值一提,但卻是精華所在。

人口優勢

晉國在春秋時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大國,但其主要人口分佈在黃河,汾河沿岸地區。

這兩個地方基本被韓國跟魏國瓜分,趙國的土地雖大,但絕大部分並不屬於核心區,且有相當一部分領土是趙鞅時期征服的,不僅人口密度低,一部分還是屬於戎族的。於是管理異族並使之和諧相處又是趙國需要耗時耗力去解決的一個巨大的工程。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沒有人口優勢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先機,民族凝聚力不強就無法一致對外。故而當時魏國密集且團結的人口構造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優勢。

制度體系優勢

諸侯時期的魏國經歷了八代。前期改革最佳化層出不窮,郡縣制,養賢制,以及軍事制度訓練魏武卒等等,在那個時代都稱得上是超越歷史侷限的偉大制度改革。而也正是這些改革,讓戰國初期的魏國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不可撼動的超級大國。以至於後期在被秦齊兩國接連挫敗終落於人後,也只是由一等強國變成了二等強國。

郡縣制

秦國商鞅變法改革了郡縣制,從而讓秦國的經濟有了質的飛躍。然而早在春秋時期,晉國就曾大規模施行郡縣制了。郡縣制指的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的一種行政制度。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還更有利於國家統一。

早在春秋時期,晉國就曾大規模施行郡縣制了,但又不同於原來的分封制,郡縣長官無法世襲,跟現代差不多,去留皆由其表現決定。這種形式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分封制腐敗橫行,德不配位的現象,讓他們在官僚制度上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養賢制

在戰國時期,各大世家都流行“養士”。在孔子之後,在稷下學宮盛起之時,士族的地位日益水漲船高,風靡整個上流社會。

有多誇張呢,現在我們可能想象不到,但是司馬遷的《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一段描寫,翻譯過來大概是這樣的:出使秦國的孟嘗君,陷入複雜的政治博弈而行動受限。原本極有可能成為政治犧牲品的他,卻被一群士人,屢次以令人大開眼界的方法有驚無險地救了出來,最終安然返回。

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故事實則是在兩千多年前真實發生的,這就對戰國時期計程車人地位提供了一個側面論據。眾所周知的戰國四公子——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以及魏國信陵君,無一不是以廣納能人異士、養士自重,而權傾一時的風雲人物。

然而,就算這四者門客加起來,在魏文侯面前也不過爾爾。關於魏文侯養士情況,很多史書都有記載,如《資治通鑑·周紀一》:“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幹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

春秋末年,魏文侯拜孔門十哲之一的卜子夏為師,邀請他到西河郡講課,以至於逐漸形成了當時最集中的學者群體——“西河學派”。他們不僅學習儒家經典的六藝,也吸收一些法家思想,巔峰時期學徒高達三百餘人,對後世的影響不言而喻。

也是從這裡,走出了許許多多的時代豪傑。當然,西河學派是魏文侯知人善用的重要一環,但絕不是唯一一環。如今許多我們耳熟能詳,鼎鼎大名的偉人,也都是被魏文侯挖掘出來的。

例如:善用變法的李悝,多次改革,是那時的魏國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強後盾,在商鞅的許多變法都能從中窺見他的影子;而道德缺陷被魯國排擠的吳起。

到了魏國卻搖身一變為魏斯所用,屢立汗馬功勞;在那個世家壟斷的時代,平民出身的樂羊也得到了他的賞識,從而能夠建功立業,一舉攻下中山國。

而魏文侯之所以成為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這與他尊士養士的行為應該是密切相關的。

軍事制度

魏武卒可以稱得上是戰國初年最為強大的軍隊,其由魏國大將吳起訓練的,是精銳的重甲步兵。在吳起的帶領下,魏武卒走南闖北,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

並且,吳起把秦最肥沃的河西之地搶過來的時候,手底下用的也是魏武卒。

那麼,戰國時期七個國家,那麼多人口,怎麼就出了一支讓人聞風喪膽,夜半可止孩童啼哭的魏武卒呢?

《荀子·議兵篇》有詳細記錄過,大概意思就是說士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選出來之後,給他們穿上三層重甲,拿上十二石的弓弩,然後再在上面放長戈,腰上佩戴長劍,帶上三天作戰的糧食,走一百多里。

一石是多少?當時每個國家的度量衡還沒有統一,那照常規來算,差不多是六十斤,十二石就是七百多斤。再加上別的亂七八糟的東西,走一百多里,恐怖如斯。但是即便如此艱苦,仍有不少人擠破頭想要進去。《議兵篇》又說了:“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成為魏武卒的一員,就意味著能讓國家免除全家的徭役和賦稅,同時再收到百畝良田和房產。這對於中低收入人群甚至少部分上流人群,可以說是出人頭地,更改命運的絕好機會。

選拔制度嚴格,獎勵也都是最高標配。高標準高投入,妥妥吸引人才的最佳利器。魏武侯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在有經濟實力的同時還懂得帝王心術和馭人之術,讓手底下的人都心甘情願為他效死。

經濟優勢

在戰國初期,各諸侯國為求發展都選擇變法圖強,以至於社會生產力水平持續進步,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社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農業

李悝提出了“盡地力”的農業政策,開田地六萬頃,認為農民“治田勤謹”則可達到每畝增產三鬥。

馮友蘭老師曾經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寫道:李悝所講的盡地力,側重點並非是農業技術,而是推行封建制度的生產關係,從而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最終在保證國家收益的基礎上也能保障農民的生活。

2、新稅法

同樣還是李悝,身為魏相,他在位期間想出了不少腦洞大開且利於經濟發展的點子,他提出新稅法,把農收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遇到自然災害時受到的損失分為小中大三個級別,收稅時將兩種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而後再收取。同時保證了百姓與國家的雙重利益,這種彈性稅收與民生保障制度,很大程度上支援了魏國的經濟運作。

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見在一個國家的運轉中,經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李悝的經濟改革保證了魏國的財政收入,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國家富足,為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提供了必要條件。

總結:

古人喜歡把勝利歸結於天時地利人和。在戰國初期的魏國便是如此,三家分晉為天時,土地富庶為地利,幾代傑出的君王以及那些才華出眾的將相則為人和。只有在這幾個方面的綜合影響下,在那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紛亂時代,魏國才能一躍成為了初期的超級大國。

那是時代的選擇,亦是千千萬萬個背影共同填寫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