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低調的華人首富:賺的錢比政府收入還多,還拒絕外國人的高官厚祿

近日,世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宣佈將在中國廣東投資100億美元(約685億人民幣)來新建石化專案,據美孚CEO伍德倫稱:“此次訪華與廣東省簽署了關於開展惠州石化專案的合作檔案,展現了埃克森美孚與中國長期合作,在中國長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埃克森美孚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跨國石油和天然氣上市公司,而且還是一家擁有148年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它的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是美國商業教父級的人物,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股神巴菲特都對他推崇備至。其實,在與洛克菲勒同時代的中國也有一位這樣的華商領袖,他也被美國最權威的報紙——《紐約時報》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經濟學家郎鹹平也認為,值得“中國的洛克菲勒”稱號的也只有他一人。獲此稱號,除了富可敵國的財富之外,他也有著一顆心憂天下的儒商之心。

他就是晚清著名的紅頂商人張弼士。

提到紅頂商人,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徽商的代表胡雪巖。胡雪巖1823年出生於安徽徽州,13歲便移居杭州,與馬雲算是老鄉。馬雲也曾熟讀過《紅頂商人胡雪巖》,他看完之後卻告誡眾人:“胡雪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壞的榜樣紅頂商人,這個是我從第一天看這個書,我就覺得這是一個不對的路,因為錢和權是不能碰在一起的,做了生意就一定不能考慮你自己想當官從政,從了政你一定不能有錢,這兩件事情就像炸藥和雷管碰在一起,總是要爆炸的,紅頂不能做。”

胡雪巖因為與政治的牽連,最終晚景淒涼。當1885年胡雪巖在悽慘中結束一生時,張弼士卻正矗立在人生事業的最高階。

張弼士於1841年出生於廣東潮州府下的大埔縣,而現在的華人首富李嘉誠、馬化騰都是潮州商人。不過大埔雖然隸屬潮州府,但卻是客家人與潮州人常年混居的地方,張弼士的祖籍雖然是潮州,但到他這一輩已經和當地的客家人融為一體了。張弼士從小耳濡目染聽聞了不少潮州人和客家人南下南洋發家致富的事蹟,於是他在17歲的時候辭別了父母,從汕頭出發飄洋過海來到了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簡稱巴城,今印尼首都雅加達)謀生。

張弼士先在一家華僑辦的紙行當雜工,紙行老闆見他精明能幹非常欣賞,於是便提升他為管賬先生。 張弼士後來又娶了老闆女兒,等到岳父病故以後,他便繼承了遺產。張弼士非常善於抓住商機,當他看到巴城外國人經常出入酒會亟需高檔洋酒時,於是就自己開設了一家酒行。

開酒行無疑會遇到一些耍酒瘋的地痞無賴,張弼士則能屈能伸。更能洞察世故人情,因此他透過酒行生意結交了當地不少權貴。張弼士後來在進行巴城酒稅承辦權的投標競爭時,透過廣泛的人脈輕而易舉地中標。從1860年往後的30多年間,張弼士經營的企業風生水起,涉及印尼、馬來西亞的許多重要行業,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據統計,到1869年,張弼士的財產達到8000萬兩白銀,比清政府當年的財政收入還多1000萬兩白銀,比胡雪巖的財產多出5000萬兩白銀以上,成了當之無愧的華人首富。

不過即使是張弼士在南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英國、荷蘭屬殖民當局看重他的影響力,多次給他封官賜爵,卻被他婉言拒絕。他這樣說道:“吾生為華人,當為中華民族效力”。

所以,張弼士始終與清政府有剪不斷的情結:他先後擔任駐新加坡總領事、閩粵兩省農工路大臣、欽命頭品頂戴、光祿大夫、粵漢鐵路總辦、佛山鐵路總辦等職。但即使位居高位,他卻對朝廷腐敗無能看得透徹,這是他與胡雪巖的不同之處。

因此,張弼士一生都堅持實業報國,即使與朝廷合作也是為了他的這個夢想。中國著名的葡萄酒品牌“張裕葡萄酒”就是由他當年在中國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的,張裕也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即使在國產葡萄酒形勢不斷低迷的今天,張裕葡萄酒這個百年品牌依然屹立不倒。張裕在天貓的旗艦店十年間銷售增長7000倍,並在去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實現銷售1823萬,位列葡萄酒行業的第一名。

而在1915年的時候,張弼士帶著張裕葡萄酒赴美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這次博覽會上,張裕一舉奪得四枚金質獎章,這是中國葡萄酒首次在國際大展上獲得大獎。這次赴美,不僅張裕葡萄酒榮獲金獎,而且中國代表團還受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邀請,做客白宮,張弼士本人更是被美國人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不過到了次年,為了籌措中美銀行資金,張弼士不顧年邁,前往南洋四處接洽,積勞成疾,張弼士在巴城病逝,享年75歲。他的臨終遺言只有四個字:“死葬家鄉”。

張弼士逝世後與胡雪巖的晚景淒涼有著天壤之別的待遇:他的靈樞自巴城經過新加坡、香港,英、荷殖民政府為之下半旗致哀,港督親往憑弔;由汕頭溯韓江而上時,兩岸群眾擺設牲儀致奠;孫中山在得知噩耗後,特派代表送輓聯:“美酒榮獲金獎,飄香萬國;怪傑贏得人心,流芳千古。”

至今,不少大家名流都認為,作為客家名賢,張弼士身上集中體現了“客商”的文化的真髓,即:崇名務實的職業品質,“仕”“商”相濟的人生理念,自律濟世的儒商思想和強烈深沉的家國情懷,他的實業報國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所有現代企業家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