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成祖朱棣的武功,南下北征的戰績真的那麼輝煌麼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十二帝中最受追捧的一位皇帝,因為在其御宇的二十二年中一直對外征戰。“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讓很多人熱血沸騰,頗有漢武再世的味道。那麼其南下北征的武功是不是真的那麼輝煌呢?

成祖稱帝后的初始資源實際上並不雄厚,因為四年靖難雖然為他帶來了皇位,但是也將經太祖一朝休養生息,剛剛恢復的北方再次打為齏粉(河北、山東都出現了千里無人區)。由於人口的嚴重不足,明朝北線不得不向長城以南收縮,河套就是這個時期放棄的。

說明:太祖時在河套地區設有七衛(東勝左、右,安東、玉林,雲川,鎮虜,宣德),成祖登基之後將七衛遷往北平周邊,隸屬後軍都督府。

但是,成祖只給了明朝四年的恢復時間,就開啟了他的征戰。

永樂四年七月,成祖釋出詔書宣佈安南胡氏父子為叛逆,以幫助安南陳氏重登王位的名義,以朱能為徵夷將軍,發兵三十萬南征安南。永樂五年五月,南征取得重大勝利,明軍在富良江會戰斬首四萬,並擒獲了胡氏父子。

說明:靖難時期,安南胡氏發動政變殺死了國王並篡位。後來此事被明朝察覺,成祖要求胡氏將王位還於陳氏。胡氏表面答應,卻當著明朝使臣的面捕殺了陳氏後人。

不過戰後,承諾並沒有兌現。成祖以遍尋不到胡氏後人為由,設定交趾布政使司直接“郡縣”統治安南。此舉雖然正式將安南納入了大明的版圖,但是也招致安南上下的普遍仇視,從此以後叛亂不斷。

永樂六年,簡定、鄧悉、阮帥等擁立陳季擴為“大越皇帝”正式叛明。留駐安南的明軍無法抵抗,節節敗退。成祖令沐晟領徵夷將軍印,率軍四萬南下平叛。結果明軍慘敗,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劉俊、交趾都司呂毅、參政劉顯等人皆戰死,安南形勢大亂。

永樂七年二月,成祖起用張輔督師發兵二十萬,再徵安南。安南叛軍無法抵抗,不斷向南方撤退。由於成祖又決定北征蒙古,所以未待徹底剿清叛逆就撤回了明軍主力。

永樂九年面對安南已經恢復元氣的叛軍,成祖令張輔領兵三十萬,三徵安南。此次征討沒有前兩次那麼順利,歷時三年至永樂十二年,明軍才徹底擊潰叛軍並俘虜陳季擴。但是明軍主力一撤,安南又開始叛亂不斷。

永樂十六年,黎利自稱“平定王”,起兵叛明。駐守安南的明軍無力平叛,只能向朝廷求援。因為朝廷考慮還要征伐蒙古,未一次性派出大軍支援,而是先後派出小股明軍支援。

這種添油戰術非但沒能剿滅黎利,反而讓自己損失慘重,黎利也乘機擴大了自身的勢力。不得已成祖令王通為徵夷將軍,率軍十萬前往叛亂,不過成祖並沒有看到戰爭的結果。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成祖病逝於北征返京的途中。同年十月王通在崒洞之役慘敗於黎利,明軍陣亡五萬餘,被俘萬餘。

說明:明仁宗繼位後就暫停了安南戰事,開始收縮防守。明宣宗做了最後一次嘗試,宣德二年令柳升率軍十萬增援安南,結果慘敗,柳升也被陣斬。從此明朝正式放棄了安南。

由上可以看出,成祖確實將安南納入了版圖。但是錯誤的戰略,導致明朝並不能穩定地控制安南,而是讓自己陷入了戰爭的泥潭。如果不選擇直接“郡縣”,而是透過扶植陳氏先加深控制,可能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事實上,永樂收復安南的十七年間,一大半的時間安南都在叛亂,明朝非但不能從安南收穫錢糧賦稅,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固守和平叛。朝廷最終又因為負擔過重不得不放棄安南。

那麼北線對蒙古又是什麼情況呢?

永樂七年二月,明成祖派使節赴韃靼,要求“

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

。”不料韃靼部的阿魯臺並不領情,反而殺死了明朝使節。

說明:阿魯臺原是北元知院,後自稱太師。永樂時期的蒙古可汗是阿魯臺扶持的本雅失裡,本雅失裡並不算是傀儡,他只是部屬實力不如阿魯臺,無法命令並指揮他。

當年七月,朱棣令淇國公丘福為徵虜大將軍,率師十萬征討韃靼。但是丘福輕敵冒進導致明軍在臚朐河遭遇埋伏,近乎於全軍覆沒。這也是成祖將正在南征安南的明軍主力召回的原因。

永樂八年二月,成祖親率五十萬大軍北征蒙古韃靼部復仇。因為明軍陣勢過於浩大,自身無法快速機動,蒙古也畏懼並避戰。導致明軍出塞後三個月也未能獲取什麼戰果。

不過最終運氣站在了明朝這一邊,雙方在斡難河(今鄂嫩河)偶遇。明軍前鋒擊敗本雅失裡部,本雅失裡僅以七騎逃遁。隨後明軍又在興安嶺遭遇到阿魯臺部,阿魯臺不敢交戰,率部眾逃散開去。

但是此時明軍糧草也將耗盡,“

致軍士乏食者多死,上聞之震怒

”,無法繼續追擊並擴大戰果,只得搬師還朝。

這次北征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明朝,而是蒙古瓦剌部。因為明朝對韃靼部的進攻,打破了韃靼和瓦剌之間的平衡。很多蒙古部族也因忌憚明朝的懲戒,而脫離韃靼倒向了瓦剌。

結果就是瓦剌部的實力迅速壯大,並不斷地蠶食韃靼部,大有一舉統一蒙古之勢。

永樂十二年三月,面對實力不斷膨脹的瓦剌部,成祖率五十萬大軍二徵漠北。六月雙方在忽蘭忽失溫決戰,三萬瓦剌軍與五十萬明軍混戰,竟不落下風,明軍數位大將陣亡,傷亡並不比瓦剌部小。

說明:因為明軍中軍火器威力大,瓦剌騎兵主攻明軍兩翼,都指揮使滿都陣亡。後朱棣親率精騎支援,穩住了陣腳。

最終,明軍依靠神機營的火炮發揮威力,擊敗瓦剌軍,一路追殺數十里,殲滅數千人,俘虜十幾位瓦剌王子,瓦剌部遭受重創,實力大減。由於明軍同樣損失巨大,並且糧草告急,此戰之後遂班師回朝。(這次是永樂時期六徵蒙古戰果最大的一次)

說明:關於明軍的出征人數,很多學者認為是戰兵加後勤役夫的總和。不然明軍出塞總動員的規模會突破百萬,這對於明朝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此後明蒙邊境暫時安靜了下來。不過到了成祖時期,明蒙之間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元末明初時的地盤爭奪,而是貿易矛盾以及因此而產生的邊境衝突。

因為蒙古部族日常所需的很多物資自身並不能生產自給,需要從明朝獲取。而明朝則以這些物資為手段,一是誘使蒙古各部接受明朝的“封貢”,二是試圖透過這些物資的供給來控制蒙古部族。

其最終的一個結果就是蒙古各部族無法獲取到足夠的物資,於是不少部族就選擇南下劫掠。明朝與蒙古一百多年的摩擦基本都是源於此,直到隆慶年間的“俺答封貢”,雙方才正式用貿易換和平。

基於這個原因,成祖雖然透過親征分別擊敗了蒙古實力最強的韃靼、瓦剌部,但是並不能讓邊境真正的平安無事。瓦剌部的馬哈木比較理智,主動向明朝謝罪重新獲取了封貢互市的機會。面對物資不足他也選擇了隱忍,約束部族不去招惹明朝,在沉默中積蓄和壯大力量。

韃靼的阿魯臺雖然也向明朝派出使節示好,並希望朝貢互市,但是物資不足時他會南下掠搶。這就招來明朝取消朝貢回賜、關閉互市的懲罰,導致所需物資更加不足,進而增加南下掠搶的頻率。由此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

永樂二十年三月,為了教訓韃靼部,成祖率三十萬大軍三徵漠北。這個時候韃靼部的阿魯臺領會了“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反正就是死活不跟明軍主力交戰,一直迂迴躲避。

明軍也沒有辦法,到七月糧草將要耗盡也沒能有什麼斬獲,心中不平的成祖就拿依附於阿魯臺的兀良哈部出氣。親率精騎二萬,分五路突襲了兀良哈部,斬殺數百人,隨後大軍班師還朝。

沒什麼損失的阿魯臺繼續“敵退我進”的戰術,明軍撤回後他又接著在邊境掠搶。

氣憤地成祖於永樂二十一年四月,率軍三十萬,四徵漠北。阿魯臺跟上次一樣,避而不戰。明軍在塞外與之周旋幾個月也未能覓得戰機,糧草耗盡只得班師還朝。

不過這一次明軍倒是有意外的收穫,阿魯臺雖然躲過了明軍的追擊,卻在逃遁中意外撞到了瓦剌部馬哈木(也先的爺爺)的槍口上。阿魯臺大敗,實力大損。

因為連續北征沒能取得什麼實際戰果,並不甘心地成祖於永和二十二年四月率軍三十萬,第五次出塞北征蒙古。由於擔心阿魯臺又四處逃竄,難覓戰機。成祖向蒙古諸部傳詔:“

王師只罪阿魯臺一人,願歸附者一律優待

”。

然而這一次阿魯臺比前兩次逃得更徹底,明軍完全把握不到阿魯臺的一絲蹤跡:

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明史·明成祖三》

不過這一次明軍還沒有耗到糧草將盡,成祖自己的身體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七月十八,成祖駕崩于歸途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

我們回看成祖的數次北征,征伐更多的是出於上位者對臣屬的懲戒,而缺乏全盤的戰略考慮。成祖的最後三次親征,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戰術上沒有戰果,戰略上也沒有實現任何改變(瓦剌悶頭髮展,韃靼遊擊掠搶)。

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改變戰略思維,將前後十幾年的六次北征,轉換為經營深入蒙古核心的河套之地,並以此為基地對蒙古進行威懾和進攻,結果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成祖其後的仁、宣二帝都選擇了在皇朝兩北兩線收縮防守,息兵讓天下休養生息的策略,這也旁證了成祖長期、高頻率的大軍遠征,勞而無功,並讓明朝自身也不堪重負。(這個時候戰略龜縮的鍋扣不到文臣或者閹宦頭上)

另外六次北征,五次都是針對韃靼部,在事實上幫助了瓦剌在蒙古實現獨大,打破了蒙古原來瓦剌、韃靼、兀良哈三方平衡的態勢。

雖然起因是韃靼拉攏兀良哈破壞平衡,但是在不能消滅或者徹底控制蒙古各部前,戰略上還是應該以恢復平衡為主。成祖的後三徵,實際是有可能用互市這個武器來代替的,一是可以免去大軍出塞的海量消耗,二是可以維持瓦剌、韃靼的均勢。而瓦剌、韃靼的均勢,對於明朝來說就是和平和勝利。

在實際的歷史中,由於瓦剌的“順服”和韃靼的“刺頭”,成祖在貿易互市上也更照顧瓦剌,這導致韃靼在和瓦剌部的爭鬥中更加的被動(實際貿易的損害甚於戰場上明朝的打擊),最終在宣德年間,韃靼被瓦剌徹底擊敗。壯大的瓦剌,自然對明朝就不再那麼“順服”了。可以說其後土木堡這個大坑,明朝從永樂時期就開始挖了。

所以成祖的南下北征輝煌麼?看上去確實挺輝煌的,尤其是和其後任皇帝們去比更顯得的輝煌。但是實際細看,金光之下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成績,而且明朝後期的內斂、保守,多少都有他前期太過於張揚、消耗過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