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蓋碗沖泡不是完美,這樣泡茶才最有效!這樣泡茶,你也可以很完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泡茶神器,非蓋碗莫屬。

最大的優勢之處在於,不限茶類。

不管是綠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熟普,用蓋碗沖泡,總不會出錯。

況且,蓋碗的可塑性極高。

不同的造型、花紋圖案、容量,便能打造成獨具個性的茶具。

可遺憾的是,蓋碗似乎並不能稱之“完美”。

用慣了的茶友,感嘆相見恨晚;而被燙過手的茶友,則是避之不及。

漸漸地,出現了兩極分化。

在某些影片中,高手使用蓋碗時,往往出湯呈瀑布狀,出水順暢。

動作乾脆利落,一氣呵成,不僅給人極大的視覺享受,也是一種專業的表現。

而一些茶友在日常操作時,卻總是出水不暢,拖泥帶水不說,還容易燙手。

大多數人會把原因歸結於“不熟練”,可是即便多加練習也效果甚微。

這其中的原因,真的只是因為不熟練嗎?

事實上,出水不暢的問題,和蓋碗本身有著一定的關聯。

《2》

原因一:使用了無碗沿,或碗沿窄的蓋碗(如果正確掌握了嫻熟的握蓋碗技巧,也是可以輕鬆駕馭的)

蓋碗是由泥料高溫燒製而成,因此可塑性極強。

開口大的或是小的,碗身矮胖的或是細長的,都能做到。

至於蓋碗的碗沿是寬是窄,自然也能控制。

在正常情況下,更推薦茶友們使用寬碗沿的蓋碗。

碗沿寬,弧度大,不僅有助於散熱,還能讓茶湯順著碗沿乖乖流進公道杯裡。

當沸水剛剛注入蓋碗中時,溫度極高。

熱量會順著碗壁緩緩上升,再均勻地向四周散去。

若是蓋碗的碗沿較寬、較平,就可以把熱量順利地分散出去,便不容易燙手了。

並且,寬碗沿就像一座直通的大橋。

讓蓋碗內部的茶湯,跟隨著寬闊的“平面”,順利地倒出,呈現完美的瀑布狀。

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快速出水。

反之,如果遇到了一個沒有碗沿,或是碗沿很窄的蓋碗。

就像是平日裡吃飯的碗,開口大卻無沿。

這種器型的缺點之處在於,會使沸水的熱量大量凝聚在碗邊。

不管如何抓握,都會感受到超高的溫度。

除此之外,少了寬碗沿的幫助,蓋碗中的水容易四溢流出,不受控制。

一不小心,就灑到了桌面或是茶席上,影響美觀不說,還被燙成了紅酥手。

浪費了大半的茶湯,簡直是得不償失呀。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無沿的蓋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但日常用於泡茶的蓋碗,還是應當以實用為主,美觀其次。

《3》

原因二:使用了碗沿不規則的蓋碗

出湯不暢的原因,大抵是和碗沿脫不開關係。

除了無碗沿的蓋碗之外,葵口形、花瓣形的蓋碗,也頗受茶友們的喜愛。

前段時間,去一位朋友家喝茶。

只見茶桌上擺著一個淡粉色的瓷質蓋碗,碗口呈花瓣形狀,素雅浪漫。

即便只是放在那裡,也是一件極為精緻的物件。

朋友大概是看到了自己好奇的目光,於是介紹道,

“這是我託人從景德鎮買回來的,一次都沒用過呢。今天試試。”

聽說要用它來泡茶,心裡暗暗擔心。

果不其然,在進行出湯的步驟時,湯水分流,並非呈瀑布狀出水。

由於掌握不穩,朋友還險些將蓋碗打碎。

進行到一半,還未徹底出湯結束,朋友便先把蓋碗放下了。

握著蓋碗的大拇指和中指,已經出現了淡淡的泛紅。

當下便立即提議,“還是換成普通的蓋碗泡茶吧,這個就放著當工藝品好了。”

朋友並不是一個新手,喝茶已有多年的經驗了。

平時在使用標準的白瓷蓋碗時,也少有這樣尷尬的情況發生。

顯然,這一次的出湯不暢,絕非偶然。

如果說普通的寬碗沿是一座暢通無阻的大橋,那花瓣形的蓋碗就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

遇到了岔路口,茶湯便出現了分流的現象。

原本可以達到瀑布狀出水,卻被奇形怪狀的碗沿所影響。

若是在招待客人的過程發生,該有多麼的尷尬啊。

茶圈中不缺乏創意,將茶具塑造成各式各樣的模樣,也無可厚非。

畢竟,一款漂亮的茶具,能夠大大提升喝茶者的閒情雅緻。

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脫離了實用性。

華而不實,是大忌。

若單純為了追求外觀,而忽略了泡茶真正的意義所在,便成了捨本逐末。

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是少做為妙。

《4》

原因三:用法不對

當然,並不能全部歸結於蓋碗本身的結構缺陷。

出湯不暢的原因,和泡茶者個人的使用方式,密不可分。

一般情況下,大體上可以歸結為兩種情況。

第一,開口太小。

蓋碗的優勢之一,就在於靈活。

可以根據不同茶葉的條索或條形大小,來相應地調整蓋碗開口的大小。

比如,遇到一些條索或條形粗大的茶,開口便可以大一些。

而遇到較碎,或細小的茶葉,開口便可以控制得小一些,防止葉片掉落。

所謂的“小”,也不是越小越好。

既要保證出湯流暢,呈瀑布狀,又要儘量使得茶葉不掉出。

這樣看來,必然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

但對於新手茶友來說,正是因為經驗不足,因此害怕開口過大。

秉持著“大不如小”的原則,便把開口控制得極小極窄。

受此影響後,容易造成茶湯斷斷續續,出水不暢。

有些茶友在出湯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位置不對,甚至會重新放下蓋碗,調整合蓋的大小。

一來一去,就導致了悶泡,出湯後的滋味苦澀、濃烈。

第二,手腕翻轉的角度不對。

在正常情況下,注水結束後,迅速合蓋,再平穩地端起蓋碗。

出湯的時候,手腕應該要翻轉130度左右,而手肘則與身體平行。

在這樣的理想狀態下,才能保證瀑布狀出水,一氣呵成。

且出水的位置處於大拇指和中指之間,不會燙傷左右的手指。

但如果手肘的位置不正確,或翻轉角度不到位,很有可能導致茶湯“四處亂竄”。

從意料之外的地方傾瀉而出,不小心燙傷嬌嫩的手指。

這沸水的威力,是真的不低啊。

但為了保證茶湯的滋味,又不得不用沸水沖泡。

故而,為了不燙手,也為了茶葉的原汁原味,熟練使用蓋碗是當務之急。

《5》

比起實而不華,大多數人會選擇華而不實。

畢竟,對於外表的評判,一眼就可以看出。

而“實”的判斷,則需要更專業、更深入的理解。

依據外在來選擇事物,是我們的通病。

誰都無法拒絕一個看似精美、華麗的東西。

因此,當一個工藝品性質的蓋碗,和一個簡單的白瓷蓋碗擺在眾人面前時。

相信大多數人會忽略實用性,選擇前者。

但是,對於泡茶來說,樸實無華才能長久。

茶具是為了茶葉服務,而非單純滿足視覺體驗。

絢爛至極,最後歸於平淡。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更多關於蓋碗的原創知識

用蓋碗泡巖茶覺得燙手?那是你的蓋碗出問題了

沖泡武夷巖茶時,如何挑選一款不燙手的蓋碗?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三招教你輕鬆辨別景德鎮蓋碗?不再花冤枉錢

白瓷蓋碗,為何適合泡茶?今天講講應該如何挑選稱心的蓋碗?

選容量,看碗沿,定器型,挑蓋子,4招教你選對好蓋碗,泡茶無憂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