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茶文化】茶文化:茶從中國走向世界,茶文化是如何發展與發展的?

茶,這一片小小的葉子,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象徵。直到今天,茶依然是我國一張亮麗的名片。那麼,我國又是如何與茶結下不解之緣的呢?

茶在中國出現的較早,戰國時期的《爾雅》中,便有關於茶的記載,其《釋木》一篇,講到

“檟,苦荼”,“荼”古音正是cha,湖南古縣荼陵(今茶林)正因產茶而得名。

到了西漢,士人王褒在《僮約》中,寫有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

,可見其時飲茶之風已逐漸興起。同時代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隻竹笥在其標籤牌上寫有“檟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葉的器具。

一、粥茶法

西漢到六朝時期,國人大多采用此種頗具喜劇效果的方法飲茶。首先要將茶葉和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物一同滾煮,其間用勺舀出浮沫,然後再盛出飲用,所謂

“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

一頓操作猛如虎,和煮菜湯相仿,再加上各種調料,想必入口味道格外酸爽。唐代茶聖陸羽便吐槽這種粥茶

“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也!”

六朝時期,這種粥茶在南方比較盛行,吳主孫皓常在宴會上以茶代酒,桓溫也曾用茶宴客標榜自己節儉。北方人民表示壓力山大,實在難以欣賞,普遍飲用牛乳類飲料,並嘲諷茶為

“酪奴”

。權貴宴飲時,僅有南方歸降士人方才飲茶,歸降北魏、官至尚書令的琅琊王肅酷愛飲茶,相傳每次都要飲茶一斗,得了一個“漏斗”的綽號。茶在北方的尷尬地位,可見一斑。

二、末茶法

直到唐代,飲茶之風方才盛極大江南北,

“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

,中唐以後,茶已經進入民間,和米鹽無異。

北方人逐漸放棄對茶的抵抗,一方面是因為盛唐開元年間,佛教禪宗一派於北方大行其道,學禪之人需要少睡參禪,古人又不吃晚飯,為了提神抗餓,北方人只好煮茶來喝,

“從此轉相效仿,遂成風俗”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時出現了改變茶葉命運的劃時代大師——茶聖陸羽。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事學春茶。”

陸羽著有《茶經》三卷,對茶道論述詳盡。《茶經》中提倡飲用的茶已不再是粗放的粥茶,而是逐漸向精緻的末茶轉化。陸羽提倡飲用以茶餅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為宜,先將水在茶釜中煮至冒小氣泡,再投入茶末,用竹莢攪拌,等茶末鋪滿水面時,便可舀出飲用。《茶經》成書短短數十年後,陸羽便登上神壇,受到賣茶商人供奉。賣茶人將瓷質陸羽像供在茶灶旁,生意好賺錢時候用茶供奉,生意不好就上開水澆。

晚唐時,唐人又興起一種

“點茶法”

,即將茶末放在茶盞中,再將開水注入衝飲。點茶法能發揮末茶特點,加上注水時對水流、水量、落水點有頗多講究炫技之處,在兩宋時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

三、散茶法

元朝後期,隨著飲茶群體擴大和胡風浸染,精細的末茶逐漸隱退,原汁原味的散茶大行其道。明代洪武帝提倡節儉,下令禁止製作高階茶餅,由此,散茶徹底取代了末茶的地位。

散茶飲用與今日飲茶相似,採茶後將茶葉焙乾,直接在茶壺裡沏茶喝,茶葉不再摻澱粉、香料,也不再製餅、碾末。隨末茶一併消失的,還有用來製作末茶的一系列複雜茶具,只有裝開水的長嘴茶瓶搖身變為茶壺,繼續笑傲江湖。曾風靡一時的吉水窯黑色建盞在元末停止燒製,明代

“建盞

”一詞轉而專指德化窯的白瓷茶盞。

文:清涼山居士

參考文獻:《茶錄》《茶經》《爾雅》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