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圍魏救趙”實為以趙為餌,孫臏挖了一個大坑,等著龐涓往裡跳

“圍魏救趙”是一個常用的成語:魏國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孫臏指揮齊軍直奔魏國都城大梁而去,魏軍急忙回救,在桂陵被齊軍大敗,邯鄲之圍隨之也解了。所以是“圍魏”而“救趙”。但是問題真的有這麼簡單麼?

沒有這麼簡單。因為“趙”其實沒有被救,邯鄲城被魏軍攻破了。《史記·趙世家》上說:“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鄲,齊亦敗魏於桂陵。” 邯鄲城破在前,齊國敗魏在後。齊國雖然打敗了魏國,但是並沒有能夠救到趙國。

事實上,從這時起魏國就一直佔領著趙國的都城,趙國也因此不得不向魏國屈服,三年後兩國在漳水簽訂盟約,魏國才把邯鄲還給了趙國。齊國雖然在桂陵獲勝,但是卻並沒有直接救到趙國。

那麼魏國的都城大梁被圍了麼?按照《史記》上的說法,其實也沒有圍,孫臏的建議是“ 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 也就是說派兵直指大梁,佔據有利的交通的要道,等待魏軍回救時殲滅魏軍,所以齊軍也並沒有圍城。

這個成語背後的歷史駁斥了成語本身:魏沒有被圍,趙也沒有被救。

但是,孫臏卻正確的預料到魏軍會急急忙忙的回大梁,那麼促使魏軍返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史記》裡並沒有仔細回答,但是從司馬遷的記述來看,他比較傾向於“攻其必救”這個解釋,這也是“圍魏救趙”這個成語現在的含義。但是魏軍回救的原因真的是擔心大梁被攻克麼?

“圍魏”的矛盾

從理論上講,“圍魏救趙”是一個非常難操作的策略。因為圍城的目的並不在於攻城,而是在於等待魏軍回救,從而解除趙國的危機。

但是“圍魏”存在一個矛盾:如果圍而不攻,虛晃一槍,魏軍未必會長途跋涉的來救援,並不能達到救趙的目的;退一步,魏軍即便是來但也並不匆忙,可以帶著輜重慢慢的趕來,這樣的結果等於是齊國代趙國受兵,自己沒有半點優勢。

如果實實在在的攻城,這下子魏軍可能匆匆忙忙、疲憊不堪的趕來,甚至連輜重都來不及帶上,但是這卻又有一個問題,春秋戰國時攻城的傷亡是非常慘重的,孫子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去攻城。

正是因為攻城困難,所以後來秦國屢次圍大梁都沒有攻下,直到統一全國時也是引黃河和大溝的水灌大梁,泡了三個月,直到大梁城壞,魏王才投降。如果齊國用力攻城,雖然能解趙國的圍,也能迫使魏軍馬不停蹄的趕來,但是齊國自己的力量也因攻城損失了不少,對魏軍並仍然沒有優勢。

簡單的說,虛攻,魏軍不回救;實攻,自己損失太大。不管虛攻實攻,最終都要陷於“其次伐兵”的境地。這顯然是兵家孫臏所不取的,因為“上兵伐謀”。

另外從事實上看,魏軍仍在圍困邯鄲的時候,齊國就已經進入魏國。而此時統率魏軍的龐涓也表現出了大將的軍事素養,他沒有理會齊軍,一心一意的攻打邯鄲,因為他也知道攻打邯鄲的代價,如果開始攻城,絕對不能中途放棄,所以不久邯鄲城就被攻破了。

可是,在攻破邯鄲之後,龐涓卻拋棄輜重,兼程回師,最終在桂陵被孫臏大敗。孫臏究竟是如何在沒有實際攻打大梁的情況下讓龐涓急速返回的?

這個問題從《史記》上找不到解釋。直到1972年銀雀山漢墓《孫臏兵法》殘卷出土,這個問題才有了答案:孫臏其實根本就沒想救趙,趙國不過是他的一個誘餌,不僅趙國,他甚至還犧牲了齊國兩個大夫性命做餌,為的就是讓龐涓急急忙忙的跑來送死從而擊破魏軍。孫臏破龐涓,不是“攻其必救”,而是“誘敵輕進”。

陰謀

魏國是戰國初年的第一強國。它的底子本來就不差,三家分晉的時候拿到了餡餅最大的一塊,同時它又是最早進行變法改革的,魏國李悝的變法要比後來比較影響力的齊國鄒忌變法和秦國商鞅的變法早九十年左右,比不徹底的楚國吳起變法也要早五十年左右,所以魏國在戰國初年一躍成為強國。

但是從地緣政治上講,魏國卻不佔優勢,首先它處在中原腹地,戰略發展空間有限;其次它的“幾”字型的領土使它東面和齊國相鄰,西面和秦國相鄰,南面和楚國相鄰,同時它還和趙國,韓國,宋國等國家相鄰,因此經常背腹受敵,所以在秦國和齊國逐漸強大起來以後,魏國的光輝就慢慢的黯淡了。

而魏國衰退的開始,其實是一場陰謀。

公元前三五四年,秦國和齊國的變法都已經開始幾年,國力逐漸增強,因此兩國也日益不滿魏國的地位,但是兩國又不願直接去和魏國對抗。

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集體行動”的困境:如果齊國首先和魏國直接對抗,那麼秦國就可以趁齊魏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同樣的如果秦國先和魏國對抗,齊國也會佔便宜。所以齊秦都在等待雙方首先向魏國發難,相互觀望,甚至相互算計。

齊秦雖然都不願意先對魏作戰,但是相比之下,齊國的處境更惡劣一些,因為秦國的東進雖然受阻,但是西面還有廣闊的天地,不僅有西戎,還有巴、蜀。而齊國的東面是大海,向西發展就必須解決魏國的問題,所以齊國策劃拉攏韓、趙。趙國此時正在擴張領土,於是在齊國的支援下,趙國開始攻打衛國,而衛國是臣服於魏國的。

趙國自然也知道攻打衛國的後果,“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春秋戰國的每一場戰爭背後都有著複雜的外交活動。趙國是得到了齊國的承諾之後,才敢出兵伐衛的,所以魏國出兵報復,包圍了邯鄲,趙國就馬上向齊國求救。

如果齊魏大規模的衝突,趙國正好可以從中獲利,趙國知道齊魏的關係與國力對比,所以趙國是把自己作為一根導火索,來引爆齊魏之間的正面戰爭,利用自己的一個強鄰解決掉另外一個。而齊國這邊,孫臏指導下的一場陰謀也同時展開。

誘敵深入

齊國不願在對等的情況下與魏國打上一仗,因為這樣的戰爭即便是勝利了,齊國的損失也會很大。所以齊國慫恿趙國攻打衛國,從而激怒魏國報復。

如果攻打魏國的是齊秦一樣的國家,魏國自然不敢貿然行動,但是對於趙國,魏國是很不屑的,所以龐涓帶了八萬人的軍隊很快就圍了邯鄲。這正是齊國希望看到的:圍攻邯鄲這樣的大城可以大大的消耗魏軍的實力。這是第一步。

趙國來求救,齊國馬上出兵,但是第一支軍隊不是朝向大梁的,而是魏國的襄陵,這是在告訴趙國:齊國已經出兵,要趙國死守待援。趙國死守的結果就是進一步消耗魏軍。這是第二步。

當然齊國也知道魏國在密切的注視著齊國的軍事部署,在安撫了趙國之後,齊國必須進一步堅定魏國圍邯鄲的決心,所以齊國派出了第二支部隊,但不是朝向大梁方向的,而是指向魏國的平陵。

這隻軍隊是去送死的,因為平陵是魏國東陽地區的軍事重鎮,不僅易守難攻,並且齊軍的糧道也非容易被切斷。這樣一來魏國就會認為齊軍的統率無能,將會一心一意的在邯鄲和趙國消耗。這是第三步。

但是這還不夠,除了讓魏軍一心一意攻打邯鄲以外,齊軍還要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無能,是一隻任人宰割的肥羊,這樣才能完全解除魏國的戒心,為後面引誘魏軍做好鋪墊,但這樣做就需要下血本了。

於是孫臏問田忌,齊國的都大夫中誰最不善於指作戰。田忌說是齊城和高唐的都大夫。於是孫臏派遣這兩個倒黴的都大夫去攻打平陵,結果還沒有到平陵就他們就兵敗身死,魏國更加輕視齊軍的力量。這是第四步。

這時,龐涓終於攻破了邯鄲,魏軍也已疲憊不堪,通常,這是需要休整的時候了,但是孫臏需要龐涓迅速的趕來送死,於是就走了第五步:派輕快戰車跟隨少量計程車兵直指大梁,主力則分路跟進,顯示自己兵力薄弱。

到這裡,網已經織好了:以魏軍剛攻克邯鄲的驕傲自大;以齊軍的無能愚蠢、孤軍深入、勢單力薄,這一切看上去就像一塊肥肉擺在了一隻兇狠的惡狼面前。

這裡再次重申一下,龐涓也是一員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是不會直接回大梁攻打齊國在大梁城外的軍隊的。他的經驗告訴他,那只是“先鋒”,並非“主力”,齊軍的軍事指揮部一定在後面,那裡聚集著一群無用低能、等待宰割的軍隊,於是他拋棄輜重,日夜兼程,直撲他計算過的齊軍大本營,不幸的是布這個棋局的孫臏,也知道龐涓要走這條路,在桂陵集中主力設伏。結果魏軍大敗。

但是這一切能怪龐涓麼?從他角度看,剛打了勝者,意氣風發,士氣高漲,種種跡象也表明齊軍不僅愚蠢無能,而且莽撞冒進。龐涓在齊軍剛入境的時候保持了冷靜,在決定追擊齊軍的時候判斷出了需要打擊的最佳位置 —— 但是這一切卻一步一步鑄就了他的錯誤。所以“圍魏救趙”實質上不是“攻其必救”,而是“誘敵輕進”。

從趙國的角度講,雖然齊國出兵緩慢,導致邯鄲失守,但是卻達到了齊魏交惡的目的,這對趙國來說是很有益的,趙國極力想避免的是齊魏聯合攻打趙國。這和戰國中後期縱橫家的一句箴言:“齊秦不合,天下無憂”是一樣的道理。

從齊國的角度講,趙國完全是一個棋子,它有兩個作用,第一是消耗魏軍,第二是使魏軍驕傲輕敵,所以救不救趙國並不是齊國最關心的問題——趙國要救,主要是為了防止趙國放棄抵抗,投入魏國的懷抱,這樣一來,不僅沒有消耗魏國,反而資助了魏國,這是齊國不能容忍的。

正是因此,齊國對趙國的承諾是可靠的,趙國也正是確信這一點才出兵攻打衛國 —— 但是趙國大概沒有料到齊國的後手是這麼的複雜。

魏國始終處在一個比較被動的地位。趙國攻打衛國,魏國不能不救,因為桂陵之戰前兩年,魏國周邊勢力比較弱小的魯、衛、韓、宋曾入朝於魏,相當於承認了魏國在中原地區的霸主地位。

如果不救援衛國,魏國不僅信譽以及威懾力會受到影響,它拼湊的這個聯盟也會瓦解。當然最主要的是魏國沒有正確的估算齊趙之間的關係,並且低估了齊國的力量——但是這樣的低估其實是合理的。

所以齊、趙兩國在桂陵之戰中都是受益者。在齊軍大勝魏軍的同時,秦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秦軍在元裡打敗魏軍,佔領了少梁,並在魏軍無法干涉的情況下出兵伐韓,雖然沒有攻克韓國的焦城,但是把觸角深入了韓國與魏國交界的地方,並在那裡築城,為今後的軍事行動奠定了基礎。同時,楚國也沒有閒著,從南面攻佔了魏國的睢水等地,這一切再次凸顯了魏國的地緣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