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什麼不惜財力、民力、民力,六處岐山直逼魏國?

導語

杜甫曾旅居成都之時,拜訪武侯祠時曾寫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所出的安史之亂的動盪年代之下,旅居成都,使他想到了曾經的蜀臣諸葛亮,為諸葛亮的北伐失敗而感到惋惜。

常言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足以看到古代進入蜀地的通道的艱險,自然而成的天險、土壤肥沃、河流眾多的天府之國,可謂攻守有餘,但是為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卻執意北伐,甚至不惜財力、民力,六處岐山,直逼魏國。

對於當時蜀國眾多的保守派來說,這種大規模的北伐,近乎勞民傷財,而且基本呢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是當時蜀國諸葛亮一人獨攬大權,以一種近乎偏執的態度堅持北伐。

其實這也並非是諸葛亮的意願,但是自關羽丟失荊州之後,曾經平衡的政治形式,以及逐漸開始向曹魏傾斜,蜀國所面臨的威脅前所未有。

一、荊州之失、蜀國之危、諸葛之思

若要談到蜀國北伐的主要原因就要回頭審視北伐之前的政治形式,而真正打破了魏、蜀、吳三國之間平衡的一場戰役乃是關羽與于禁的一場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前期是關羽所率領的荊州軍處於上風,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抓獲龐德,勸降失敗而後殺掉了龐德。這個時候的形勢對於關羽和蜀國來說可謂一片大好,然而事情總是出人意料。

三國疆域

曹操以大敗關羽之後將江南地區劃分給孫權為由,聯合孫權一同出兵荊州,對於荊州孫權一直虎視眈眈,因為荊州本就是被劉備借走,當初說奪下益州便送還荊州,之後又說攻下涼州再奉還,孫權早就不滿。因此孫權便欣然答應出兵,吳、蜀本就是同盟,吳國的出兵始料未及,最終關羽大敗,荊州被魏、吳兩國瓜分。

關羽

而關羽的死,或者說荊州的丟失,徹底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因為關羽,吳、蜀兩國徹底決裂。而當時劉備不顧手下阻攔,執意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但是夷陵之戰中蜀國打敗,傷亡慘重。

在荊州一戰中,雖然蜀國丟失了荊州但是還未傷及元氣,但是夷陵一戰,蜀國元氣大傷,近乎一蹶不振,而且白帝城劉備託孤,蜀國上下人心惶惶。蜀國危亡。

關羽敗走麥城

劉備在四月去世,曹魏在同年八月便乘勢南下伐蜀,這個時候諸葛亮接管蜀國政權,一方面派人同東吳修合,一面派人依靠蜀地天險抵抗曹魏大軍,在艱險之中化解了危機但是卻並未走出危機。這個時候的蜀國可謂腹背受敵,雖然與東吳修合,但是蜀國南方也爆發了少數民族的叛亂,最終被諸葛亮鎮壓平定。

劉備

其實在這個時候蜀國已經猶如困獸一般,軍事實力在夷陵一戰再難恢復到之前的全盛時期,而且還丟失了江南地區的門戶荊州,對於蜀國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在荊州之戰後,蜀國的疆域成為了三國之中最小的,僅僅佔有益州一州;魏國在北方共佔有十二州,而且多是富庶之地,人口眾多;而吳國則佔有三州之地,但是由於南方開發緩慢,雖然疆域較大,但是人口相對來說與蜀國大致相當。

在這個時候,蜀國雖然內部已經得到了安定,但是仍然有著不穩定因素;而在外雖然和東吳修好,但是兩國之間已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曹魏在魏文帝曹丕去世之後魏明帝曹睿即位,也對蜀國不懷好意。

這個時候諸葛亮想要一門心思的躲在蜀地依靠天險發展顯然不可能了,因為魏國在穩定之後,隨時可能南下伐蜀,因此唯有主動出擊,乘魏國內政未穩之時,化被動為主動,才可破除當下的危機。

二、面對日益壯大的曹魏,不得不進行的北伐

除卻蜀國在荊州之戰後所面臨的內外交困的局面,其次就是當時曹魏的崛起,對於蜀國來說可謂威脅巨大。曹魏一直以來都是三國之中將與最大、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政治上控制著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便是荊州之戰後,東吳獲得江南地區的領土時,也是透過漢獻帝下詔受封獲得的,可見當時曹魏政權政治上的正統地位。雖然劉備也是尊崇漢室,以漢室宗親自稱,但是當時真正的皇權正統卻是在曹魏。

曹操影視形象

而且在對外關係上,曹操時期就是一種強硬的態度,雖然在中原內地,魏、蜀、吳三國相互爭霸,但是卻從未放鬆過對邊關的管轄。

在公元207年,曹操採納了郭嘉的意見,帶領大軍北征烏桓,一舉解決了北方的少數民族的隱患,一統北方地區。因此在解決了外敵之後,曹魏得以安心發展內政,恢復經濟。

魏文帝曹丕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大軍閥相互征戰,社會受到了破壞,經濟發展緩慢,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農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曹魏的統治者,採取了各種方式恢復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尤其在那個戰爭頻繁的時代,人口和糧食是國家的根本。

但是魏國鼎盛時期佔絕了十二個州87個郡,是蜀國的四倍之多、吳國的三倍之多,在人口以及農業發展之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因此魏國的發展速度要遠遠超過了吳、蜀兩國。

諸葛亮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蜀國在荊州之戰失敗之後,無異於雪上加霜,僅僅由於一州之地、二十二郡,面對日益強大的魏國,蜀國危在旦夕。

這個時候,諸葛亮不得不選擇主動出擊,北伐曹魏,因為一方面已經和吳國重修於和,南部暫時穩定,北伐沒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面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委以大任,得以獨掌蜀國大權,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有反對北伐之聲,也被迅速的壓下。

北伐的最主要目的在我看來不是為了興復漢室,而是為了鞏固疆土,以攻代守,從祁山出兵,戰之於國門之外,一方面減少了對蜀地的破壞,另一方面還打擊了曹魏的銳氣。

雖然諸葛亮多次出兵北伐,但是並未有過太多的大規模的兵團接觸戰爭,更多的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摩擦,在總體上並未對蜀國的軍力有過大的消耗,更多時候是在掠奪人口和糧食。

三、為何蜀地雖險峻、卻很難走出大一統的政權

反而眾多時候猶如困獸掙扎

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諸葛亮是一個不世之材,其為政,政績卓越、治軍,軍紀嚴明、為臣,鞠躬盡瘁。在我國古代乃賢臣、能臣之典範,但是其依舊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最終未逃脫失敗的命運。

有人說是蜀地內政不問、劉禪昏庸,但是歷史是勝利者的渲染,失敗者的貶低,對於劉禪,我們不能一味說其昏庸。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於當時蜀國所處的蜀地,雖然蜀地艱險,易守難攻,但卻並非是一個可以角逐天下的地方。

四川盆地

成都常常被譽為天府之國,土質肥沃,極為適合開展農業,而且蜀地四面皆為天險,受到戰爭的影響也較小,尤其是經濟、農業基礎在各個時期都較為完善。

但是即便如此,蜀地終究是一州之地,所養之民、所產之需,終究是少數的,尤其在農業生產上,即便適合農業開展,但是其仍舊難以支援大規模的戰爭所需。

諸葛亮北伐多次,其中大部分原因均是由於糧草供應不足所致,而且這也是諸葛亮在與魏國對峙時,經常選擇夏秋之交,也是為了乘機割取魏國邊軍屯田所種的糧食。

蜀道之艱險

而且我們會發現,蜀地的存在在各個時代對於統治者來說都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因為蜀地易守難攻,雖不足以逐鹿中原,卻守禦有足。

但是卻因為地形以及面積限制,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兵團,這也是歷代割據蜀地之人所面臨的巨大的問題,農業的規模決定了軍隊的數量。

諸葛亮一二次北伐路線

在劉備登基稱帝之時,蜀國僅一州之地,人口九十六萬,兵力大約十餘萬;而同時期的吳國人口二百三十萬,兵力二十三萬有餘;魏國則有人口一千三百多萬,軍事實力遠遠高於其他兩國。

這是由於魏國人口眾多,在邊疆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墾,在軍隊的糧食供應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得以大規模養兵。

而且蜀、吳之所以得以和魏國對峙,其中很大原因是蜀國佔據蜀地的天險,而吳國依靠長江天險和魏國對峙,所以三國之間對峙良久。

諸葛武侯——蜀國的支柱

諸葛亮的失敗,絕非個人的原因,雖然諸葛亮在晚年疲於用兵,接連不斷的北伐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蜀國的根基,但是更多的原因就如上分析一般,蜀地雖富,卻不足以養一國之兵;蜀地雖險,卻不足以角逐天下。這也是諸葛亮最終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

總結

晚年的諸葛亮,接連不斷的北伐,現在看來雖然有些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蜀國的根基,雖然諸葛亮之後,費禕、董允等人也絕非庸才,但是就進取的銳氣以及決心來說,卻遠遠難以和諸葛亮相比。

諸葛亮的北伐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荊州一戰,蜀國已然丟失荊州,夷陵一戰,蜀國元氣大傷,損失眾多文臣武將,雖然經過諸葛亮的努力,但是依然無法恢復至鼎盛時期。

而曹魏又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攻蜀,因此只有以攻代守,才有可能轉敗為勝,一旦陷入被動,蜀國可能萬劫不復。而且也正是由於諸葛亮的決然,數次北伐,成功的打擊了魏國的銳氣,在一定程度上可謂延續了蜀國的國祚。

參考資料:

《三國志》陳壽

《歷代兵制》

《資治通鑑》司馬光

《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