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紅山文化古玉皮殼鑑定法,學習工上自然態,提高鑑定眼力

工上自然態是鑑定要點,尤其對生坑古玉,至關重要。本文針對紅山古玉,總結幾點皮殼特徵,以供參考。

大多選擇上好的河磨黃玉,好玉難沁,除了有原料自帶的顏色,其他地方乾乾淨淨。這樣的美品,可遇不可求,遼寧博物館藏玉豬龍跟玉人,就屬於這種,大美如新。

看似如新,仔細觀察,表面仍有土咬痕跡、小的圓坑、殘留打磨痕等。整體會顯現非常漂亮的寶光,熠熠生輝。

這種古玉的皮殼,往往附著黏土,有的形成結實的嘎巴,難以清理,這與土壤的鹼性有關。鹼性土壤零星分佈在我國的東北、西北等半乾旱地區,土壤中含有碳酸鈉與重碳酸鈉,土壤膠體中含有交換性鈉,PH值較高,在赤峰出土的紅山玉器中,常常出現鹼殼。

這種奶油皮,特別漂亮,深淺過渡自然,如同牛奶傾倒於水泥地面,俗稱奶油皮,美不勝收。

隨著玉質蛻變逐漸深入,白化面積也會越來越大。白化與青黃色呼應,形成紅山古玉特有的魅力,讓人著迷。我想,這種白化的紅山玉器,幾乎無人能抵擋。

歲月如梭不停歇,白化逐步加深,直到整體成為雞骨白。紅山雞骨白玉器,有的雖白化但仍有寶光,非常漂亮,有的卻白化嚴重,狀如朽骨。

紅山玉器由於玉材、埋藏環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皮殼狀態,但有其規律性。我們學習古玉鑑定,就是要多看真品,找到規律,才能辨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