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你只需要看懂十幅圖,就可以看懂孔夫子的一生

兩千多年前的聖人孔子,在當世就已經聞名列國,而到後來儒家興盛更是成為萬世師表,只要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孔子的。中國人多少都受到過孔子的教誨,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畢業,再到進入社會,孔子的言論貫穿於一生。要說誰能代表中國,或者說誰最中國,那絕對非孔子莫屬。那麼,如果我們要去追尋聖人往事,可以從何入手呢?有館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10幅圖,或可解答這個疑惑。

第一張,是“尼山致禱”。這幅畫傳自清朝,講的是孔子出生前後之事。孔子先祖是商王族後裔,一直在宋國為官,後來因宋國內亂,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逃奔到了魯國,在魯國當了大夫,大概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

叔梁紇是魯國著名的猛將,常年帶領魯國的軍隊在外征戰,後來晚年的時候回到陬邑,與當地望族顏氏結了姻親,娶了顏氏小女兒顏徵在。因為叔梁紇前面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叔梁紇就非常想要個兒子,於是就帶著顏徵在去尼山祈禱求子,其後不久顏徵在果然懷孕,便是有了孔子。孔子的名中有個“丘”,字為“仲尼”,這就是孔子的名字的由來。

第二張,是“職司委吏”,講的是什麼故事呢?說的是孔子年少時受到過好的教育,又因為得到了父親叔梁紇積攢下的魯國聲望,便是很受到朝堂權臣的認可。孔子20歲的時候就為魯國三桓之季氏看中,派孔子專司掌管季氏賬目。在孔子任職期間,季氏的倉廩充盈,季氏的一應對內對外開支,都被孔子管理得清清楚楚。

第三張,是“職司乘田”,講的是孔子因為管理賬目管得好,季氏又安排孔子掌管畜牧養殖之事,這雖然是個類似於弼馬溫的小官,可是要知道在春秋亂世,因為戰爭不斷,牛馬之事就往往很是重要,比如秦國的先祖們就是依靠畜牧之事而受到分封的。而這個時候孔子也不過才21歲,內管了賬目,外管了牛馬,孔子既掌握了季氏核心,又接觸了季氏對外之事,因此後來季氏家臣陽虎要與孔子相爭,或也有嫉妒的成分在內。而且,這個時期季氏處於巔峰時刻,在朝中掌握了重權的陽虎,僅僅是季氏的家臣而已。

第四張,是“退修詩書”。這大致描繪的是孔子40歲左右的事情,說的是因為季氏越來越是強盛,就發生了很多僭越公室專權的事情。而孔子作為推崇禮樂的人物,又是季氏的臣子,就極為看不慣魯國的情況,而終於辭官在家,開始著書立說、開門受徒。當時的魯國對教育之事還是非常開放的,魯國除了孔子,還有少正卯等人也在開壇授課。

第五張,是“夾谷會齊”。對於孔子而言,開壇授課也好,傳播禮樂也好,終歸都是要復興魯國的做法,而在朝中為官是最為接近權力高層的方法,因此孔子是沒有完全放棄自己建功立業的理想的。孔子51歲的時候,終於受到魯國高層的認可,成為魯國的司空、司寇,“攝相事”,可說除了魯國國君,孔子已經算是魯國的二號人物了。

孔子陪同魯定公去夾谷會盟齊景公。齊景公本來想的是藉此會盟之機,派萊人挾持魯定公後,齊國人再從中調解,以贏得最大的利益,結果孔子不僅自己陪同,還帶了魯國的軍隊過來,而且會盟上孔子據理力爭,齊國要魯國附庸齊國,孔子則“不返我汶陽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直接在會盟上要求齊國退還以前侵佔的魯國土地。這場會盟,魯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不僅魯國國君安然無恙,齊國最後還退還了過去侵佔的土地,可謂是弱國強外交的典範。

第六張,是“因膰去魯”。孔子在魯國為證,推崇的是復興舊禮,那就是要絕對的服從國君,可是當時的魯國格局已經是三桓當政,孔子想要改革,那就是侵犯了三桓的利益,不只是陽虎會反對孔子,就是三桓對孔子也絕對沒有好感。因為孔子是魯國的執政官,按照禮制來說,在郊祭大典後,祭肉應該分一部分給孔子,結果三桓直接無視孔子,“未致祭肉”,孔子一怒之下便辭官遠遊,開始了這一場浩浩蕩蕩的周遊列國。這個時候,孔子55歲。

第七張,是“作猗蘭操”。歌手王菲唱過一首歌,名字叫《幽蘭操》,其淵源來自孔子,是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卻“諸侯莫能任”後,途經衛國過山谷之間,喟然自傷不逢時而作了一曲琴曲,是為《猗蘭操》。可以說,這首《猗蘭操》是傳承最為久遠的流行歌曲了。孔子周遊列國,一方面是為了逃避魯國的三桓之亂,一方面則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可惜的是,春秋紛爭,禮樂崩塌,孔子前前後後後遊歷了七國,都沒有被重用,反而還在多地被人驅逐,這是孔子最終決定要回魯國的原因。

第八張,是“杏壇禮樂”。可能孔子游歷列國而後才是發現,復興禮樂終究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或是說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才會退而求其次,找個更單純的事情來做,那就是以前自己曾經做過的開壇授課。於是,孔子學堂就又重新在魯國開課了,這裡叫杏壇,也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個教室,也是最為神聖的一個教室。在這裡,詩書禮樂,中國人數千年來生生不息,從小學到老的東西,就在這裡慢慢的產生出來。

第九張,是“夢奠兩楹”。孔子的晚年,不算悲,不算憂。孔子身邊的最親近的人,自己的兒子孔鯉,還有最喜歡的弟子顏回、子路等都已經去世了,垂老病重的孔子行走於泗水之濱,拄拐嘆歌,回看這一生風雲往事,回看這一朝亂世紛爭,孔子也便卸下了所有放不下的東西,閉上了雙眼。

第十張,是“治任別歸”。這幅畫說的是孔子死後的事情,孔子的家人和徒弟們把孔子葬在了泗水河邊,這裡是魯國,是孔子成長和著書立說的地方。當前三千門徒,此時繁衍得更多,無數的門徒們得知孔子逝去,紛紛來到孔子墓前守墓三年,而正是在這三年之間,魯國人在孔子的墳墓周邊築造了房舍,有的人想離聖人近一些,便是以此地為家,多年而後,此地遂成為“孔裡”,是為孔子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