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1956年郭沫若挖明定陵,徒手上陣取文物,3000多瑰寶損毀大半

文物是一個時代人民政治經濟生活的集中反應,透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瞭解到該文物所在時代人民生活狀況,人民技術工藝的高超程度以及該時代的文化發展程度,是人民智慧的結晶。

每一個文物都閃耀著時代的光芒,沉澱著歷史的滄桑,它們十分珍貴,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每一件文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別是帝王陵墓中的陪葬品,它們是那個世界最頂尖工藝技術的結晶,一旦失去,無可挽回。

而文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自身可以完整地反映一個時代,無法修復的文物就不再具有這個功能,我們只能嘆息它們的消逝。

明十三陵—明定陵

大明從建國至亡國,由盛至衰的百餘年中共經歷了十六位帝王,其中除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英宗皇帝之兄代宗朱祁鈺之外,其餘十三帝的陵墓幾乎建於同一地區—天壽山,形成了一個大型陵墓群,史稱明十三陵。

其中明長陵即明成祖朱棣之墓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而明十三陵之中僅有明定陵開放了地宮,明十三陵是帝王陵墓的典型範例,它們有機統一形成一個整體,又各自獨立,自成體系,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

明十三陵中有一陵公開挖掘,驚豔世界,卻也損失慘重,它就是明定陵。

明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之墓,相傳萬曆皇帝繼位之前,聰敏好學,謙虛,敬重師長,年幼繼位,任命張居正進行改革,實行“一條鞭”法,大大提高了國民收入。

同樣,萬曆皇帝性格中的貪婪也不可忽視,據說賦稅收入全都進了萬曆皇帝個人“私庫”而非國庫,更別提加重賦稅,抄家所得。

可想而知,萬曆皇帝的“私產”有多麼龐大,而這些幾乎都被帶入了他的陵墓之中,再加之皇帝的陪葬品一旦開發,於國於民於世界都有重大意義,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文物瞭解古代皇帝的生活水平,古代頂尖織布,燒瓷等工藝,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瞭解中國,發揚中國文化。

可是在明定陵的開發中,卻因一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徒手取文物,珍寶的消逝

郭沫若是誰,想必大家都知道,郭沫若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文豪,他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巨大,但是他有一個愛好就是考古。

據他說,他一生最想要挖掘的兩個陵墓:

一個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陵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開啟了封建帝制,一統文字,設丞相,創郡縣,這樣一位霸主,他的陵墓意義重大。

另一個則是武則天與高宗合葬的乾陵

,眾所周知武則天夫婦俱為皇帝,且處於盛唐,不需多描述其盛景,僅從今天的陝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便能窺測一二,據傳“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也葬在其中。《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中國書法的巔峰之作,一旦開發,必會震驚世界。

中國文物開發較晚,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局穩定,國家這才大力開發文物,郭沫若開發秦始皇陵和乾陵的要求並未被同意,

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明定陵。

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部分人們對於文物的開發並不瞭解,喜愛並不代表知曉如何愛護,在開發過程中,由於他們不懂保護,對文物造成了巨大破壞,郭沫若便是其中之一。

他對於文物的保護是無知的,不明白文物的開發應以保護為主,面世為次。事實上,郭沫若制定開採計劃時,很多專家拒絕了這一請求,他們一致認為,

新中國的開採技術不夠成熟,容易造成文物損壞,而且是不可逆的。

但是郭沫若將專家的建議拋之腦後,1956年,他選擇帶領團隊從明長陵開始挖掘,一年之後毫無進展,就在他們準備放棄時,長陵西南方的明定陵出現了坍塌,郭沫若當即決定放棄從長陵挖掘入口,轉而從坍塌處開發明定陵。

一年多的開發,磨光了他的耐心,郭沫若用炸彈炸開了明定陵,

甚至徒手挖出文物,三千多件文物由於沒有保護直接接觸空氣,出現了嚴重的氧化變黑

,尤其是龍袍,本該重點關注的物件,卻只能無可奈何地看著它逐漸損毀,甚至這些文物再也無法修復。

更令人遺憾的是,由於開採時間不合適,使得周圍的村民進入陵墓中,造成了更大範圍的破壞。

其中包括萬曆皇帝和妃嬪皇后的棺木,被村民當作柴火使用,暴珍天物,還有珍貴的文化典籍,還未保護便已氧化……這次的明定陵之行損失慘重,成為考古界一道傷疤的同時又提醒人們:文物保護為主,開發不了時,應靜心等待技術的提高,同時考古工作應該耐心細心,急躁毀物傷己。

小結:

評價歷史人物的是非功過應該三七開,七分功,三分過。就郭沫若本身而言,他在新中國初期奠定了新中國歷史教育的方向,是制定新中國歷史教育事業的領導者,參與者,他在歷史教育方面對中國未來歷史教育的發展貢獻巨大。

除了這些,郭沫若在文學界翻譯界也比較有名,貢獻很大。但作為一個考古學者而言,他是不合格的,在不懂得如何保護文物的情況下,用炸彈炸燬陵墓,徒手挖掘文物,對這些文物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失,也造成了中國歷史文化出現了一定的斷層。

我們要明白:有多大的能力便承擔多重要的責任,當自身能力不足時,我們只需原地等待提升自己,而不是強行去做,否則只會害人害己。

後來郭沫若又再次向上請示要發掘乾陵,當時上面批示下來一句話:“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