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馬未都:我去上海吃飯,看到端上來的帶魚,有一種受侮辱的感覺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可以說”吃”是人生頭等大事。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除了氣候差異很大,飲食文化也有很大的不同。

馬未都,著名作家,收藏家,中國首個私人博物館一一光復博物館創始人,當今社會知名人士。

有一次,他在參加了一期竇文濤主持的一檔節目一一圓桌派,節目中他說起一件往事。他之前在上海一家飯店吃飯時,點了一道上海名菜一一紅燒帶魚,可是當這道菜端到桌子上時,馬未都卻說他自己彷彿受到了侮辱。

要知道,馬未都可是吃過國宴的人,而且作為社會名流,他可是見過大世面的,他說出這樣的的話肯定有他自己的分析。作為祖籍山東,出生,成長生活在北京的馬未都來說,他可以稱是一個地道北方漢子。

他是這樣解釋的,他說這道紅燒帶魚,是切的斜刀塊,而且菜碼很小,切成斜刀,會給顧客一個視覺差,覺得是似乎量很多,這種欲蓋彌彰的操作,以為顧客看不出來,真的是小覷了顧客的智商,於是馬未都覺得自己受了侮辱。

這個節目一播出,一時間社會輿論沸沸揚揚,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斷章取義,擴大引伸甚至於加入某些臆想的成份,把馬未都本來帶有幾分調侃的“吃魚”軼事,定性為上綱上線的“吃魚”事件。

我們說馬未都作為當今知名人士,他自然懂得南北飲食習慣的不同,北方人吃刀魚要剁成大塊,碼滿大盤,上海人形成巨大反差,他敘述見到上海的刀魚上桌的的感受,並非認真批判,而是用調侃的語氣,說明南北方在飲食形式上的不同罷了。

上海人的飲食,隨著時代發展也從以前的高油赤醬改變成了清淡,低油低鹽的高品質的海派飲食特色,憑藉臨海就港的優勢,豐富的海產品成為老百姓桌上的常見菜品。

除了人們注重食材的選擇搭配,上海人飯菜還提倡少做,精做,色相考究。這正是馬未都在上海吃刀魚所見,他們把刀魚切成斜刀,是為了讓刀魚塊看上去更美觀,過油時炸的過程得中過油麵積更大,從而把魚炸得更透徹,而並非馬未都說的用視覺“欺騙”顧客的摳門的奸商所為。

這樣的飲食特點,也造就了與眾不同的上海人。上海人吃得精緻,活得也精緻,有品味。他們的衣著打扮永遠引領中國潮流。作為中國屈指可數的的大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大都會,上海人是一定要有“腔調”的。

這讓我們想起舊上海的那些梳著分頭,打著鋥亮的髮油和鞋油的上海男人,還有那些燙著捲髮,裹著緊身旗袍的上海女子,名副其實的上海灘舊照,散發著上海人的氣息。

而如今的上海人,依然拿捏著上海人的腔調,他們會精打細算,凡事都很“拎得清″。

話說回來,馬未都講述上海吃魚之事,雖然不是惡意批判,但從他調侃的語氣中,我們也能看出一個北方漢子對上海人的飲食特點的不合心意。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那江南的暖風細雨,圓潤了上海人的溫柔細緻,而塞北的朔風寒雪,砥礪了北方人的粗曠豪情。我們不應彼此看不上。上海人,你可以聽著吳越之曲,品你的咖啡,北方人,也可以就著大蒜喝你的啤酒,人生快意,各自為歡!

中國,作為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的國家,真可謂地域廣袤,幅員遼闊。同時,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們的飲食文化淵遠流長,祖國各地飲食文化也豐富多彩。從地理方位上講,素有南甜北鹹,東辣西酸之說。

當然,這只是一個籠統的定義,我國各地飲食差異很大,甚至有”百里不同食”的說法。除了地域不同,造成人們飲食習慣的不同之外,還有就是中國是一個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飲食傳統不同,也造成了人們不同的飲食習慣。所以世人評價中國人飲食口味之雜,堪稱世界之冠,當之無愧。

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同時隨著現代化交通的迅捷發展,使我們去嚐遍祖國各地的美食成為可能。所以說生逢今世的你我,是幸運的。但與此同時,我們享受美食不應該只是滿足於唇齒,舌尖。飲食習慣我們應學習和提倡,不好的飲食習慣我們應改正和摒棄。

比如上海人吃飯精細,量少,低油,低鹽,多年下來,據報導,上海人的平均壽命已達到80。26歲,位居全國之首。飲食習慣與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質量也是息息相關的。

當今時代,人們的物質世界充實了,飲食文化也處在高速發展時期。對於地域性飲食文化的差異,我們也會更多地瞭解和融合。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口腹之慾,人皆有之。享受美食,可謂人生一大快事。讓我們一起吃出健康,把祖國的飲食文化弘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