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范仲淹並不是富豪,留下的遺產卻無與倫比,家族興盛800年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六十四歲的范仲淹強撐病體前往潁州,在途中病逝。訊息傳開,四方之人無不嘆息。在范仲淹管轄過的陝西路,邠州和慶州的百姓早就為他修建了生祠;當地的幾百名羌族首領聽說范仲淹去世了,像失去父親一樣聚集起來號啕大哭,齋戒三天才離去。

范仲淹像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留下的這些句子,和他純粹而高貴的靈魂永遠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供後人景仰。所以有人說,范仲淹最當得起“文正”這個諡號,堪稱兩宋第一“完人”。

范仲淹生前的地位足夠尊貴,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陝西四路宣撫使,身兼資政殿大學士。在歷史上公務員待遇最高的宋朝,范仲淹的薪水是相當豐厚的。但做官之前經歷的貧困讓他保持著極儉樸的生活。

史載,“(范仲淹)其後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就是說,除非招待客人,范仲淹家裡一般不吃肉,妻子兒女的生活只是維持著最低限度。

范仲淹“劃粥斷齏”

那麼,范仲淹那麼多錢都花哪裡去了呢?一是他樂善好施,時常賙濟有困難的親戚朋友,很多鄉鄰也受過他的恩惠。第二個開銷是一筆投資。范仲淹去世的兩年前,擔任杭州知州期間,用大部分積蓄在老家蘇州吳縣購買了千畝良田,開設了一個“義莊”,供養範氏族人。

義莊是范仲淹的歷史性創舉。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范仲淹視為政治家、頗具軍事眼光的戰略家和大文豪,他還是個頂級的理財專家。

孟子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也有古語說“君子之澤,三世而斬”。這兩句話意思一樣:世事無常,君子取來的財富或地位,能傳給子孫的福澤至多不過三五代。這和俗話“富不過三代”一個道理。

以范仲淹的境界,當然沒打算讓子孫們靠他的遺產過上優裕的生活,他的兒子也很爭氣,除了老大因病不能出仕,餘下三個均為高官,老二範純仁還當了宰相。范仲淹考慮的是家鄉的整個範氏家族,貼補族人嫁、娶、喪、祭等事宜的用度,接濟貧困者,總的來說是為了長久保障族人的溫飽。

範氏義莊相當於一個慈善信託基金會,供養了範氏家族800年之久。范仲淹為義莊精心制訂了十三條規矩,很有遠見。

例如,范仲淹規定,凡是範姓族人,每戶按人口統計,五歲以上者,每人每天可分得義莊的白米一升,按月領取;如果領的是糙米,則需加量,一斗糙米摺合白米8升;如果家裡有奴僕的,做滿十五年或者年齡達到五十歲,也可以如數領取白米,但只限一個名額。

範姓族人每年可分得絹帛及縫製冬衣的布料一匹,五歲以上十歲以下的給半匹,奴僕不計算在內;如有婚姻嫁娶、吉凶事宜,家中人口變動,需要及時上報義莊管理層;按人頭髮放的錢物,任何人不得預先支取。

家族有女兒出嫁,可從義莊支取三十貫錢,二婚再嫁的也給二十貫;娶媳婦的一次性資助二十貫錢,再次娶妻不得領取。

如果範姓人家遇到喪事,可以按去世者的年輩預先支取不同數額的錢款。此外,義莊規矩還顧及了範氏族人的姻親、鄰里,其中比較貧困的人家,或者遇到災年陷入困境的,義莊要根據情況拿出錢糧接濟。

范仲淹的最後一條義莊規矩寫得最長。大致是說,從義莊成立的第二年開始,每到收成好的年份,義莊要儲備兩年的糧食;一旦遇上災年,除了基本的口糧供應,其他錢物一概不發放;如果儲備糧比較充足,則優先資助族人的喪葬事宜,然後才是嫁娶。如果還有富餘,由族人共同商議平均分配。

如果義莊的儲備不足,則首先資助族人的喪葬事宜,然後再分配口糧;儲備有盈餘,不得趁災年高價出售,糧食存放三年以上變陳的時候,才可以出售,再購買新米儲存。

范仲淹最初購買的義田都不是本家族的,這樣避免了利益瓜葛引起的內部糾紛和分配不公。范仲淹死後,他的次子範純仁接管義莊,又增加了十幾條規矩。其中規定,範氏族人不得租種義莊的田地,日後義莊擴充套件規模,也不得購買範氏族人的田產。在錢糧分配方面,規定更加細化,增加了資助族人子弟上學、考試等事宜。

范仲淹劇照

範氏義莊開創了一種成功的公益基金模式,對受益者和官府來說都是好事兒,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因此,即便改朝換代,範氏義莊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僅在明朝遭受過挫折,也挺了過去。在清朝,範氏義莊不止一次得到過官府的支援和資助。

范仲淹的後人不斷地購買田產、擴大義莊規模,到清朝宣統年間,範氏義莊擁有的田產有5300畝。上世紀40年代,範氏義莊才宣告解體。

《蘇東坡全集》中有這樣一段話,“君子之澤,豈獨五世而已?蓋得其人,則可至於百傳。”意思是,只要謀劃得法,君子的福澤豈止流傳五世,可以傳到百世之後。這句話原本是說歐陽修,但范仲淹和他創辦的義莊何嘗不是這樣。

宋朝模仿范仲淹創辦義莊的人不少,僅宋史記載的就有好幾位,或許別家義莊經營不善,只有範氏義莊一枝獨秀,延續了800多年。

參考資料:《宋史》、《範氏義莊規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