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如何過中秋?在焚香拜月乞巧之餘還少不了觀戲賞月!

“長空萬里,見嬋娟可愛,全無一點纖凝。十二闌干光滿處,涼浸珠箔銀屏。偏稱,身在瑤臺,笑斟玉斝,人生幾見此佳景。惟願取年年此夜,人月雙清。”這是崑曲《琵琶記·賞秋》中的名句。當古人將目光投向夜空時,看到的月亮並非遍佈環形山與荒漠的星球,而是園林格局的宮苑。在西安出土的一面唐代月宮嬋娟銅鏡背面,鐫刻的場景大概可以反映唐代人“看到”的月亮:一株桂樹生長在中間,樹下蟾蜍跳躍,左側是玉兔搗藥,右側則是嫦娥舞翩翩。

資料圖 新華社發

古人賞戲有應節之例,尤其是清代,每到節慶,總會應景大演與節日有關的戲劇,比如中秋節,就少不了演繹月亮裡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下凡等,彼時地上的人群在焚香拜月乞巧之餘,觀戲賞月,也別有一番人間情味。但是賞戲也有雅俗之分,在街市高臺、商業茶園或者堂會里,大多演的是熱鬧戲,而家庭小宴則更注重情緒與氣氛。在《紅樓夢》裡,賈寶玉對於熱鬧的神怪戲就很是厭棄。精於賞鑑的賈母,中秋賞月則要靜聽遠處的笛聲,追求的就是一種雅緻的情趣。

在中秋例戲裡,從清代乾隆時期到民國,最為熱鬧的一部當數《天香慶節》。《天香慶節》的故事雜糅了月亮神話、清朝宮廷與帝國外交,說的是月宮裡的道仙宋無忌與搗霜仙子玉兔奉太陰元君之命,去向中國皇帝進獻月中丹桂,以祝賀中秋。途中玉兔逃走。與此同時,陽精大聖金烏,派遣赤兔向玉兔提親,聘禮是其所盜暹羅國主的夜明珠。不料,玉兔與赤兔定親,於是金烏與赤兔玉兔打鬥。二兔敗逃緬甸,將夜明珠獻給緬王,引發暹羅與緬甸兩國交戰。宋無忌進獻丹桂後,與金烏追至緬甸。太陽帝君收回金烏,宋無忌收回玉兔。緬甸和暹羅修好,共同上表皇帝,並且進獻夜明珠、赤兔和金烏。這是一部二本十六出的大戲,一般在圓明園同樂園裡的清音閣三層大戲臺演出。從情節來看,這部戲裡出現的緬甸與暹羅向清朝皇帝進貢的歷史事件,正是發生在乾隆三十三年至四十五年(1768-1780)間,也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之一種。按照清宮編劇的慣例,這一類時事隨即就會編入宮廷戲劇上演,不僅誇耀皇帝的功績,而且在節慶宴會場合增添吉祥氣氛。

這部戲的完整版一般只在中秋前後演一到兩天,但是所需演員眾多,臺上群兔禽鳥海怪紛紛打鬥,煞是鬧熱,而且劇中情節涉及天上地下,在三層戲臺之間用雲兜穿梭,還使用船隻、日月光等大型道具,可謂是一部前現代時期可以讓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舞臺劇。

到了民國時期,內廷劇本流落民間,曾在宮廷演戲的王瑤卿等人將《天香慶節》稍加改編,以清宮舊戲相號召,仍然在中秋節時作為“應節戲”演出,頗受歡迎。

劇評家張聊公在《聽歌想影錄》裡描述看戲場景,“民國六年中秋夕,至第一舞臺,觀《天香慶節》,聞是劇編排,悉照前清大內所演,故欲一觀其內容,王瑤卿與王長林,飾玉兔夫婦,李連仲飾金烏大仙,範福太飾……扮相光怪陸離,情節滑稽倜詭,皆莫可稽詰……觀其緬甸王欲進貢,兔兒夫婦,遂以夜明珠進諸節,皆足表見當時天朝尊嚴之觀念,宮掖神怪之理想,其為大內之老本子,殆無疑義,惟諸伶科諢,不免有隨意增減之處,故尚能引發人笑耳。”由此可見這出《天香慶節》的賣點就在於熱鬧與清宮戲。當然更應節的是祝語,從“恭逢皇太后夙與勤恩夜寐勤政”改為“恭逢總統至德光昌”,也體現了時代之變。

隨著民國取代清朝,“啟蒙”與“救亡”的理想將中國帶入現代社會,對於月亮的感覺也隨之發生變化。還在《天香慶節》作為應節戲流行一時之際,新近崛起的名伶梅蘭芳正在引領新一代劇壇的潮流,他的梅黨智囊齊如山曾在法國居留,觀看流行歐陸的“小仙兒劇”,認為中國的神話劇只是“妖魔鬼怪”和“婆婆媽媽”,但歐洲的神話劇卻有“高潔雅靜”之精神。於是,在齊如山的建議下,因中秋節演劇之需,梅蘭芳創演了《嫦娥奔月》。與《天香慶節》相比,《嫦娥奔月》沒有那麼熱鬧的場面,也沒有演繹奇詭的神怪故事,只是以嫦娥與后羿的故事作為框架,亮點則在於“古裝”與“梅舞”。

從《嫦娥奔月》開始,梅蘭芳陸續創演了《天女散花》《上元夫人》《洛神》等“古裝戲”,將舞蹈作為戲劇的重要元素,被稱作“梅舞”,之後形成“梅派”。“古裝”與“梅舞”提供了一種“復古”式的視覺經驗,宛如古代仕女畫在現代舞臺上的立體呈現,又加入了現代的舞臺美術,譬如新式的燈光運用,給觀眾提供了新穎的觀劇體驗。更重要的是,《嫦娥奔月》製造了一種“熱鬧下的寂寞”的心理感受,在最後一場戲裡,嫦娥嘆息:“碧玉階前蓮步移,水晶簾下看端的。人間匹配多和美,鮮瓜觶酒慶佳期。一家兒對飲談衷曲,一家兒同入那繡羅幃。想嫦娥獨坐寒宮裡,這清清冷冷有誰知?”

在這部新劇裡,雖然套用的是嫦娥千載以降的“寂寞心”,但是在熱鬧的戲院裡,以“寂寞”達成與觀眾的“共情”,無疑是一種在現代劇場觀劇的“現代體驗”。尤其是和充斥插科打諢、神仙妖怪等舊式體驗的《天香慶節》相比,同在中秋時節競演,給人的新舊之感受應當會很強烈。就如張聊公的感嘆“同一應節戲,雅俗之判遠矣”。相比以前的雅俗之分,《嫦娥奔月》這種型別的戲劇其實是一種新型的雅俗合流,製造了一批新的城市戲劇觀眾和戲劇趣味。

如今的中秋佳節,應節戲的慣例早已蕩然不存。除了少數民俗展示場合,中秋拜月的習俗似乎也絕跡了。一輪明月照窗前,除了阿波羅登月飛船、月球車的現代科技和科幻大片,關於月亮的古典愁思仍然會縈繞現代人的心間。在城市的樓群裡偶然瞥見明月時,或者當你驀然念起古詩文裡的月亮,或想起崑曲、京劇或其他的什麼戲劇所演繹的中秋故事,譬如梅蘭芳、馬連良……那就不妨與古人一般“應節”且聊解這“萬古愁”吧。

(原標題:中秋應節戲的變遷)

文/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