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薦讀】《論語戲解》之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讀懂人生道理

子曰:“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老夫子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絕不是“拋開法律的桎梏與道德的約束、為所欲為橫行無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意思,而是指“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喜歡的、想做的、該做的事,絕不違反律法、破壞道德、逾越規矩”。

世上的律法、道德與規矩源於何處?答案只有兩個字:人心。此“人心”,泛指仁者的愛心、善者的良心、寬厚者的包容心、慈悲者的救世心。

老夫子所言“隨心所欲”裡面的這個“心”,其實是指已經完全剝離了“貪嗔痴”的“本心”或“良心”。

中華傳統文化裡有門哲學叫“心學”,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生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他老人家認為一切事物的道理或規律都離不開“心”(人的意識),他還特意申明:“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

隨心所欲,隨的是一顆擁有良知的心。陽明先生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一個人能辨別善與惡,是源於內心的良知。人擇善而從之,去除壞念和惡行,那這個人就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

人活在心,心亡人卒。活著,其實就是活一種心態和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只要心態好,自然心情好;心情好了,一切都好。

隨心所欲,就是放飛自己的心情去追求一種自由,心的自由,靈魂的自由。一個人知道了自己應該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他的心就永遠都是自由的,更是自在的。

知善知惡,為善去惡;遵守律法,不悖道德;自由隨心,自在隨性;隨心所欲,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