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同音文是什麼?同音文是怎麼來的?同音文是怎麼來的?

1958年2月11日,我國頒佈了《漢語拼音方案》,將西方的字母與東方的漢字拼寫聯絡到了一起,將漢語學習簡單化,從此普通話走進了千家萬戶之中,而現代漢語標準的同音字也就如此出現。

所謂的同音字,是除了聲調不同之外韻母和聲母都相同的字,比如雞、急、擠和記就是一組同音字,只是聲調有所不同而已。可即使聲調相同,對應的字卻有很多,將四個聲調的字全都統計起來,就更加多了,而字多則成文,於是“同音文”就這樣出現了。

在網路上流傳盛廣的“同音文”——《季姬擊雞記》,看起來讀起來就十分有趣,它的原文是這樣的: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這篇《季姬擊雞記》總計只有78個字,卻講出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一個叫做季姬的人,有一天感覺寂寞無聊,就去荊棘叢中抓了一些野雞來養。野雞餓了就一直嘰嘰地叫,季姬就拿著竹箕裝小米來餵養它們。

雞吃飽了之後,就跳到了季姬的書上。季姬怕雞弄髒自己的書,就連忙把雞趕走。雞急了,又跳到了桌子上,季姬也急了,就用竹箕來打雞。結果竹箕卻把桌上的陶俑打碎了。而雞卻躲在桌子下面不停地叫喚,季姬就脫下木屐把雞都打死了。季姬回想起這段養雞的事,心中十分激憤,就寫出了這篇《季姬擊雞記》。

但事實上,這篇《季姬擊雞記》並非是季姬所寫,而是一個叫做趙元任的語言學家所創。趙元任出生於1892年的天津,從小生長於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曾經考中過舉人,對他的教育也以漢學經典為主,因此給趙元任打下了十分堅實的漢語言知識的基礎。

長大之後,趙元任在哈佛大學學習了物理和音樂,後來回國也是在清華大學教授物理等課程。因為留美的原因,趙元任的英語說得很好,哲學家羅素來到中國的時候,趙元任就給他充當翻譯,而這次翻譯工作,卻讓趙元任重拾了擱置多年的語言研究之路。

1921年,趙元任去再次去到了哈佛大學中學習,只不過這次是研究語言學,並且語言學水平快速增長,甚至可以媲美梁啟超、陳寅恪等國學大師,成為了當時的清華“四大導師”之一。

後來在拼音和漢語和簡體中文的標準制定和推廣上,趙元任也做出了很多研究和貢獻,他是中國第一批真正對拼音瞭解透徹的人,腦海中的詞彙量極其豐富,文言知識也十分淵博,因此能夠作出《季姬擊雞記》這樣的文章。

而除了這一篇同音文之外,趙元任先生還有《施氏食獅史》一文,也是十分有趣的同音文,其原文為: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一篇主要講的是一個姓施的人,喜歡吃獅子而買獅子,最後卻賣到十座石獅子的故事。至於其中的細節就不多贅述,如果感興趣的話,各位讀者老爺可以自行搜尋,保證有趣。

同音文的出現,其實也展現了中文的博大精深之處,而且以這種有趣的方式展現, 能夠勾起更多人對國語的興趣。後來也有其他人在深深構思之後,寫出了同音文,譬如棟軒的《帝弟敵狄》:

磾,帝嫡弟。媂,帝娣。磾締堤低地,媂詆磾的帝。帝遞弟娣詆,弟睇媂,帝提弟。狄抵,滌帝地,帝弟砥鏑敵狄敵,嚁嚁,抵狄邸。帝低抵弟第,磾迪帝諦,帝低嘀,媂怟。

程陽的《吏李立蒞》:

吏李立蒞,赲邐屴岦峛瀝俚黎,立艃漓裡叕鯉禮黎,罹沴厲離,俚黎蠣鸝歷嚦。

是不是發現裡面的很多字我們已經不認識了呢?但這樣反而能夠很多人的求知慾,想要探求這些不認識的字的真正讀音和意思,自然也就在不知不覺之間增長了漢語知識了。

漢語是我國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工具,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歷史瑰寶。而我們應當將其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在平時不僅只是在手機電腦上看看這些有趣的東西,在閒暇之餘,拿起紙筆,慢慢書寫描繪,靜靜體會包含在漢字之中的意韻,也不失為一種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