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貧窮美女”的悲劇人生:其實可以有辦法改變

週末刷到了

一部名著改編的電影:英國作家哈代的《苔絲》。

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苔絲生於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姦

後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相戀並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後,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後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

少爺

亞歷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萊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後她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影片最後幾個畫面,苔絲和愛人在逃亡途中的一處神蹟醒來,巨大的石柱、微熹的晨光、苔絲像一個古代神話中純潔的、殉難的少女一樣,躺在冰冷的石凳上,躺在愛人的懷裡。而遠方,劊子手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

看到這裡,感到

深深

震撼,深深

憐憫,也激起了

更多的思考。

01

是什麼造成了苔絲的悲劇?

苔絲生活的時代,是英國走向世界之巔的維多利亞時代,大規模的工業取代了傳統農業和手工業,財富迅速積累;經濟基礎的變化反映在社會層面,就是人們道德墮落,拜金主義盛行,貧富差距加大。而神權和男權仍然統治社會,婦女的地位仍然低下。亞力克這樣的無賴、混混,姦汙了苔絲卻得不到懲罰,反而成了宣揚善良美德的宗教佈道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社會的悲哀與極大的諷刺。

苔絲生活的家庭,是社會的最底層,窮困潦倒。苔絲是最大的,下面還有五個弟弟妹妹,最小的才一歲。如前面所說,農民只耕種土地是養不活自己的,只能出去打工。與本書作者哈代同一時代的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

因為祖上算是有產者,還有機會接受基礎教育,所以後面能做家庭教師;但哈代筆下的苔絲,除了出賣勞力,別無它法。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苔絲明知亞力克是個惡魔,但為了讓父親死後的一家人能生活下去,不得不委身於他。

而且苔絲的父母頭腦簡單,愛慕虛榮,就是她們慫恿女兒去認本家才導致了苔絲悲劇的開始。苔絲本來是不去的,但因為偶然原因弄死了自家的馬,覺得愧疚才答應了父母。在苔絲的父親看來,只要有貴族的血統,本家闊親戚就會來請他們

……

愛慕虛榮使他們驅使女兒去認本家,雖然自己家窮,但只要有貴族血統,再窮也是高貴的

……

然而這有什麼用呢?哈代在小說中寫到:

“德伯家的高貴的血統,沒有國王的財力作支援,一文不值。”可見作者對虛無的貴族血統的嘲諷。

苔絲最愛的人,牧師的兒子克萊爾,真誠地愛著苔絲,但是,當他在新婚之夜聽說苔絲已經失身後,仍然不能擺脫男權社會的觀念,自己曾經與人同居

48

小時,卻不能接受苔絲由於少不更事而失身,可以說,他不是一個清醒和勇敢的人。他沒有將苔絲做妥善的安排,就甩手離去,間接成了苔絲悲劇的重要推動。雖然他一年後幡然醒悟,但已經為時已晚。

苔絲自己,聰明美麗、純潔無瑕、勤勞善良、孝順擔當,她可以說是最純潔的天使,她有唯一的一項弱點,就是稍顯懦弱。她屈從於父母,屈從於社會陳規陋習,在被玷汙失身後,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心理揹負了沉重的罪惡感。直到最後,她才徹底認清和覺醒,毅然作出反抗。假如她能夠在第一次感受到亞力克的不軌心腸後就堅拒父母,假如她在被誘姦之後認清不是自己的錯而果斷抓住幸福,應該就不會出現最後悲慘的結局。

我們說,文學作品是虛構的,小說《苔絲》中除了這幾個主要因素,作者也設計了各處巧合,比如前面提到的苔絲家馬死亡、克萊爾的繼母扣留了苔絲的信、苔絲去找克萊爾父親求助路上聽到克萊爾兄長們的談話、苔絲最窮困潦倒的時候又遇到了亞力克等等。所有的巧合,加上時代、社會、家庭、男友等各個因素,最終構成了苔絲悲劇的原因。

02

那麼苔絲的悲劇給我們現代女性的啟示是什麼呢?

先來說一說歷史。西方從

19

世紀以來,就開始了女性主義運動,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一次又一次的爭取,才換來了今天西方女性的男女平等,得到繼承權、受教育權、婚姻自主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等。而我們國家的女性,從辛亥革命開始,也逐漸跟上了世界範圍內的男女平等運動。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直接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宣佈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包括婚姻自主權、男女平等的工作機會等等,後來還有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高考這一出路。

所以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比起苔絲來,已經好了太多太多

……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不愛借鑑歷史,並總是喜歡橫向比。別人的天生容貌比我好,別人的原生家庭比我好

……

如此反覆,

卻忘了拉開人與人之間最大差距的,是見識。

設想,假如苔絲雖然生活貧困,但生活當中好歹得到了一些書,看書讓她有了見識,那麼她就能夠識破亞力克的花言巧語,並且意識到被他誘惑的巨大後果,她就會堅決拒絕再去養雞場,也就不會遭受到亞力克後面的玷汙。還有苔絲稍顯懦弱的個性,其實也可以說是見識不足。如果讀書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她就能意識到父母的狹隘,不再一味地愚孝;如果讀書喚起了她自我覺醒的意識,她就不會在被玷汙後一直覺得自己是罪人,從而讓本可以獲得的幸福從眼皮底下溜走。苔絲的命運,會因為見識改寫。

03

那麼提升見識的渠道是什麼呢?

答案是多讀書。

不管我們今天每個人的本來條件如何,多讀書,提高見識,是改變命運最最重要的因素。

很多大山裡的窮苦孩子,靠著九年制義務教育,發奮讀書,最終走出大山,走進城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讀書是給予我們新世代的孩子們最系統的教育,最公正的機會。

曾經是保安,後來卻考上了北大,這個北大保安的故事相信已經家喻戶曉。不管你是小孩還是成年人,只要想上進,發奮讀書,一定不會辜負你的夢想。

一直是外賣員,卻因為喜歡詩詞而奪得中國詩詞大賽的總冠軍,這個外賣員的故事同樣勵志。如果讀書只是你的一項喜好,那麼它將豐盈你的生活,使你的人生有更多精彩。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自然科學讓我們瞭解這個世界執行的客觀規律,社會科學讓我們瞭解歷史、社會規則、為人處世,藝術科學給我們帶來繪畫、音樂、雕塑等各種美的薰陶

……

人生的船,要經過風平浪靜的海面,也要經過狹窄暗灘,很可能還要在狂風暴雨中前進,我們需要掌握基本的航海知識,應對急流險灘的技巧,還要有面對暴風雨的定力和安排。

04

魯迅說

悲劇的力量就在於它將美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100

多年來,這部小說的聲譽日勝一日,因為它將最美的東西,放到個人、時代、命運的車輪下碾壓,以似乎無法改變的宿命,讓人們看到美麗破碎而無比痛心

……

感恩我們所生活的時代,給予我們可以透過努力奮鬥向上的土壤和階梯。姐妹們,

拿起你的書本,讀經典、讀好書,武裝自己,接受生活的錘鍊,收穫奮鬥的果實

秋姐姐說

一個後知後覺的中年少女,理工科出身,卻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療愈自己,也希望用文字溫暖他人。

2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