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網紅玻尿酸食品,能火過夏天嗎?

夏天一到,給肌膚補水的方式五花八門,玻尿酸市場也開始騷動。從前陣子密集上市的玻尿酸食品,如玻尿酸口服液、氣泡水、軟糖,再到玻尿酸T恤。沒錯,從吃到穿,由內到外給肌膚補水。

對於玻尿酸,我們已經不陌生,這種物質廣泛應用在醫藥、化妝品和食品領域。第三方資料顯示,在全球市場中,日化產品和食品級的玻尿酸原料,已經佔到95%以上的份額。但最賺錢的,還是在醫藥市場。醫美常用的玻尿酸注射劑,售價和毛利率遠高於前兩大類,從整個市場大盤來看,其4%的銷量卻對應了70%的銷售額。

從產業端來看,全球玻尿酸原料銷量排名前五的企業,都在中國,其中華熙生物的份額就佔到4成左右。產業化規模優勢推動成本降低,順勢而來的還有“玻尿酸自由”的口號。

事實上,玻尿酸食品已在海外盛行多年,只是今年才在國內市場爆發。而玻尿酸入食的訊息剛剛傳開,就很快被劃入功能性食品的範疇。自此,玻尿酸食品開啟了網紅之路,在各大電商平臺和社群種草筆記中頻頻曝光。

不過雖然宣傳的風很大,但目前食品級玻尿酸在To C市場的滲透率依然較低。從外用到內服,玻尿酸面臨不少爭議。核心在於,口服玻尿酸的吸收效果如何、能否到達真皮層,至今還沒有標準答案。即使品牌方信誓旦旦保證質量,大眾也未必買單。

化身功能性食品

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功能性食品,益生菌、膠原蛋白、玻尿酸等都是熱門成分。產品標榜黑科技,包裝顏值高,加上達人種草、明星帶貨,連Z世代都追趕這波潮流。0糖、0脂、低卡,又逐漸成為功能性食品的標配。

過去,對於玻尿酸在食品領域的應用,行業內一直是作為保健品推廣。 至於玻尿酸入食開始受到關注,是在今年1月7日,國家衛健委批准華熙生物申報的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於乳及乳製品、飲料類、酒類、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製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這些普通食品。

頭部品牌的示範,隨即引發了其他玩家跟隨。以口服玻尿酸為賣點的產品批次冒出,搭配玻尿酸的口服液、軟糖、飲用水、酸奶等花式出圈,宣傳的的功能有美容養顏、護眼、助眠等。

拿華熙生物在1月推出的品牌“黑零”來說,目前有兩款玻尿痠軟糖。其中一款宣稱能實現“玻尿酸自由”,每盒含270mg的玻尿酸,核心成分包括:能吸附自身質量1000倍水分的玻尿酸,提升肌膚彈性的膠原蛋白,保護視網膜的葉黃素酯,以及野櫻莓。產品功效是護眼。

還有另外一款起助眠作用的軟糖,含有氨基酸GABA,以抑制神經細胞過度興奮,還有玻尿酸、膠原蛋白和維生素C。兩款軟糖皆具備低糖、低熱量的特點。

跟隨華熙生物腳步的,還有代餐品牌WonderLab,在2月初上市口服玻尿痠軟糖。WonderLab解釋的作用原理是,大分子玻尿酸透過腸道消化酶分解成小分子玻尿酸,一直到面板真皮層吸收。也就是透過一顆軟糖,實現從內到外給面板補水。除了補水,剩下的賣點是零脂肪和低糖。

再來看玻尿酸和飲用水的搭配,拿漢口二廠推出的玻尿酸氣泡水“哈水”來說,產品添加了玻尿酸和赤蘚糖醇,一瓶裡有68mg的玻尿酸,補水且0糖0卡0脂。還有一款品牌“水肌泉”,每瓶含玻尿酸83mg,作用原理大體相同。

玻尿酸被批准加入食品後,一直被當作功能性食品提高身價。但實際上,玻尿酸只是作為新增劑,進入到這些普通食品中。口服玻尿酸的吸收率和功效,至今尚無定論。

根據市面上這些產品,玻尿酸的主要作用無非是保溼補水。而其他成分的加入,無非是為了標榜更多的功能來吸引消費者。

玻尿酸食品是不是智商稅

功能性食品說白了就是保健品,總要發揮點作用,否則就是交智商稅。曾經火過一陣的膠原蛋白食品,宣稱補充膠原蛋白,因為人體的膠原蛋白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流失。而這一波宣傳玻尿酸食品的商家,套路也基本相似,告訴你人體的玻尿酸會隨著年齡增長流失,得趕緊補。

先來講講玻尿酸。玻尿酸又叫透明質酸,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粘多糖,廣泛存在於脊椎動物結締組織和體液中,如眼玻璃體、關節、臍帶、面板等部位。這種物質人體自身能夠合成,因而很早就有專家判定,玻尿酸不需要額外補充,且口服玻尿酸無法直接對面板產生影響。

但來自業界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口服玻尿酸經過代謝,是能夠被吸收的。口服高分子量的玻尿酸,其中大部分轉化成能量消耗掉,少部分被輸送到了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起到改善面板水份,增加骨密度,抗氧化,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作用等。

對比海外市場品類豐富,規模更大,國內的玻尿酸食品普及程度還很低。因此頭部原料供應商和品牌商家們,爭相用相關研究和資料背書,掀起萬物皆可玻尿酸的熱潮。

一位玻尿酸食品行業人士向36氪-未來消費透露,根據多年生產玻尿酸原料的經驗,加上現階段研究逐漸深入,在具備理論基礎的條件下,將其轉化成產品,只需要一兩年時間。如今市場熱度逐漸提升,預計未來會有七八個SKU上線。

結合目前幾家行業龍頭的營收情況,由於毛利率高、研發費用佔比低,玻尿酸生意被貼上暴利的標籤,一些玻尿酸代工模式已經出現。來自業內的觀點認為,很多產品搶佔玻尿酸食品的風口,僅僅是概念性新增,對所謂的吸收和補水功能,沒有太大的意義。

總的來說,大眾對於玻尿酸的認知,仍聚焦在醫美產品或護膚品。含玻尿酸的各類產品如面膜、精華、水乳等,發揮補水保溼的功能,得到普遍認可。而玻尿酸食品,則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處境。一邊是資本熱捧,而另一邊則是不夠爭氣的銷量表現。

在天貓上搜索一些玻尿酸食品,月銷量達到上千的產品,寥寥無幾。更多的還是月銷量幾百、幾十甚至個位數的產品,評論中不乏直指產品收“智商稅”的聲音。

消費者認知度不高,對品牌而言,市場開發也遇到不少阻力。“目前玻尿酸食品市場,的確處在上熱下冷的狀態。可能廠商這 邊比較熱,都來追逐概念,但消費者這邊確實是比較冷。銷售資料對大家來說,可能都相對比較慘淡。”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那麼,玻尿酸食品能否獲得更廣的受眾,成為一個大賽道?

時間拉回到上世紀90年代,玻尿酸的研發成本高,產量少,如同黃金一樣珍貴。得益於技術突破帶來成本下降,玻尿酸的產量和應用場景更加豐富,上游的原料廠商也開始轉型,切入更細分的終端產品市場。

拿行業龍頭華熙生物來說,最初是從玻尿酸原料供應商,發展到推出醫療終端產品,包括醫美和醫藥兩大類,帶來更高的利潤。再接著走向B2C模式,開發功能性護膚品和功能性食品,把孵化的子品牌一一推向市場。

食品級玻尿酸對技術門檻要求較低,市場也相對空白,商家們都在快速佈局。一方面是推出新品,另一方面加大營銷,品牌扎堆B站、知乎和小紅書,宣傳產品特性和功效。但就目前來看,消費者層面的反饋,顯然不及預期。

玻尿酸食品未能佔據消費者心智,低價效比可能也是一大原因,價格貴,但卻看不到相應的顯性效果。

價高者如湯臣倍健的玻尿酸口服液,10瓶50ml的果味飲品,價格為300多元。 在軟糖一類中, WonderLab的玻尿痠軟糖,每盒售價99元,含20粒共80克,平均一粒軟糖要5元。再來看玻尿酸飲用水,水肌泉每瓶420ml,單價約7元,是農夫山泉的3倍左右。部分消費者對口感的評價是“喝起來和普通水基本一致”,或者直呼價格“太貴了”。

鑑於從原料到產品檢驗,都缺乏標準體系,加上市場充斥著大量概念性新增的產品,消費者們對玻尿酸食品的接受度仍然較低。即使出於一時獵奇而購買,但總歸會因貴但看不到“療效”而失去復購的動力。

處在玻尿酸食品元年,銷量上卻未迎來真正的爆發。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階段,在大眾認知層面,品牌們仍需要不斷投入。而目前火熱的賽道,預計還會吸引更多品牌入場。至於玻尿酸食品到底能走多遠,只能說至少當下,消費者已經用銷量,給出了階段性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