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趙武靈王那麼厲害,為何還會被自己的兒子給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晚年被活活餓死,怪不了別人,都是他自己作的!

關於趙武靈王這個人的一生,不可謂不傳奇。趙武靈王名叫趙雍,少年繼位,帶領趙國於亂世中崛起。他戰功赫赫,胡服騎射,滅中山,取代地,為趙國拓地千里;他眼光長遠,整合三晉,制強秦,壓燕齊,把趙國推上關東六國之首。

毫無疑問,單就功績而言,趙雍絕對算得上是戰國時代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一代大師梁啟超先生,甚至稱其為“黃帝之後的第一偉人”。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為之君,最後的結局卻是令人唏噓。公元前295年,趙國爆發沙丘之亂,趙雍被困沙丘行宮,最終因糧食斷絕而被餓死。

那麼問題來了,趙武靈王那麼猛的一個人,為何最後的結局會如此之悲慘。

其實這都還得從一個夢說起。

公元前310年,趙雍巡遊大陵,有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裡是一位姑娘在彈唱歌謠,令趙雍痴迷不已。對於一般人而言,美夢一場算不得什麼,醒來之後估計也就算了。但是這趙雍不一樣,他就給這夢中的女人迷住了,即便是醒了之後,依然是留戀不已。

在一次酒宴上,趙雍還把自己這個夢拿出了給大臣們分享,甚至還細細描述了夢中女人的大致相貌。參加酒宴的大臣吳廣在聽到趙雍的描述之後,發現這個讓大王念念不忘的夢中女人,很像自己的女兒孟姚,於是便把孟姚獻給了趙雍。夢中情人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遊大陵。他日,王夢見處女鼓琴而歌詩曰:“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異日,王飲酒樂,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夫人而內其女娃嬴。孟姚甚有寵於王,是為惠後。

當然了,天下竟然有這麼好的緣分,我是不大相信的。你趙雍隨便夢到一個女人,結果就是你底下臣子的女兒,哪有這麼巧的事兒?估計是趙雍早就看上了人家姑娘,然後又不好意思直接納入後宮,這才搞出一個“夢中情人”的故事來。

而吳廣也是個明白人,知道大王這拐彎抹角的就是看上了自家女兒,於是就投其所好,把女兒給獻了出去,大致就是這麼一個事兒。

孟姚入宮之後,百般受寵。她一連給趙雍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次子趙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三子趙勝,也就是名列戰國四公子的平原君,以及四子平陽君趙豹。正所謂愛屋及烏,出於對孟姚的寵愛,趙雍自然也很喜歡孟姚所生的三個兒子。尤其是次子趙何,簡直就是趙雍的心頭肉。

相較之下,趙雍對於自己的正妻,以及和正妻所生的長子趙章,就不是那麼喜歡了。沒辦法,趙雍正妻乃是韓國宗室女子,二人屬於政治聯姻,談不上有多喜歡。

趙雍想到自己百年之後,要把基業傳給趙章手裡,而孟姚母子則將淪為臣屬,心裡是一萬個不願意。於是便不顧長幼有序的原則,直接武斷的廢掉了趙章母子,轉而立孟姚為王后,立次子趙何為太子。

不過即便如此,趙雍依舊不放心。一方面是因為長幼有序,趙廢長立幼讓趙何上位,名不正言不順。另一方面則是趙何年幼,又不像趙章那樣有著韓國宗室背景,根基上也遠不如趙章。如果自己駕崩之後,趙章趁機發難,趙何很可能王位不保。

趙主父封其長子章於代,號曰安陽君。安陽君素侈,心不服其弟。

事實上,類似的事情就在趙國發生過。當初趙國的奠基人趙襄子,明明自己有五個兒子,卻因為自己是庶子出身,便否掉了他們的繼承資格,非要讓自己哥哥伯魯的後代當繼承人。即便是當時伯魯的兒子們都已經死了,趙襄子還是找來了伯魯的孫子趙浣繼位。

結果趙襄子死後,趙浣便被趙襄子的弟弟趙桓子驅逐,等到趙桓子死後,又才被國人給贏回來。經過這一趟折騰,原本三晉最強的趙氏一家,反倒是被魏氏給壓了一頭。在三家分晉之後,更是積弱近百年,直到趙雍這一代才好起來。

所以說,選擇繼承人是有風險的,搞不好就是一場內亂。趙雍是個比較有遠見的人,看到有著趙襄子的前車之鑑,便想著找辦法來化解未來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公元前299年,正值壯年的趙雍退位,傳位於太子趙何,自己則稱主父,代攝國政。

趙雍的這一手迷之操作,表面上是為了放下治國負擔,以便讓自己有著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開疆拓土。畢竟前不久趙雍才搞了一個從北面繞過函谷關天險,襲取秦國的計劃。

趙主父謀自雲中襲秦

而且在經歷了胡服騎射變革之後,趙國國力大漲,號稱“時趙之強,甲於三晉”,正是擴張的好時機。

但實際上,專心外事只不過是藉口,趙雍的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兒子趙何。趙雍考慮到自己百年之後,趙章有可能起兵奪位,便提前傳位於趙何,想著趁自己還有點兒權勢的,先幫助兒子打好基礎,以便於日後的順利接班。

在趙雍看來,在經過自己一段時間的保駕護航之後,即便日後自己掛掉,趙何也已經擁有了穩坐王位的實力。

不得不說,趙雍的這個想法是不錯的,既可以保證太子的順利接班,又可以對其加以培養,自己還能騰出些時間去實現理想,可以說是一舉三得了。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朝著趙雍設想的那樣來。原本趙雍想的是,自己雖然退位了,但是實權還得要把握在自己手裡。但是,在趙雍退位之後,底下的臣子公卿們卻很快就改換門庭,為新君馬首是瞻了。

趙雍看到自己權勢旁落,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看兒子趙何也沒有之前那麼順眼了,於是父子二人也逐漸走向了對立面。

趙雍為了挽回權勢,便開始著手扶植廢太子趙章。他計劃著立趙章為代王,把趙國國土一分為二,由此引發趙章和趙何二人的爭鬥,待到兩個兒子兩敗俱傷之後,自己便可坐收漁利,順勢東山再起。

然而,此時的趙何早已經羽翼豐滿,趙雍說的話根本就不管用。他這個關於立趙章為王的計劃一提出來,便遭到了趙國君臣的一致反對,連曾經那個被趙雍視為左膀右臂的肥義,都表示“國無二日、百姓方寧”。

如果趙雍此時接受現實,激流勇退,那也就罷了。但是趙雍不甘心啊,他不想這麼早就放下權力,於是他決定鋌而走險。

公元前295年,趙雍打著找墓地的藉口,把兒子趙何給帶到了沙丘。而後再讓長子趙章帶兵逼宮,企圖以政變的方式奪回權力。然而,在相國肥義和趙王親兵的拼死保護下,趙雍和趙章的陰謀未能得逞。

最終,公子章兵敗被殺,趙雍則被圍主父宮,斷水斷糧三月之後,氣絕身亡。

很明顯,趙雍落得如此結局,完全就是自己作的。他先是廢長立幼,後又想廢幼立長。明明壯年退位,卻貪念權勢,最終趙國內亂,兄弟鬩牆,沙丘宮上,骨肉相殘。一代雄主趙雍,也被自己兒子給活活餓死,可謂是晚節不保。

趙雍死後,大臣追諡“武靈”,意指其前明而後昏,趙武靈王之名便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