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古代十大名醫為何只有張仲景能稱醫聖?

張仲景,名機,東漢時期南陽人,曾做過長沙太守,因此也稱“張長沙”。張仲景早年中孝廉,舉孝廉是東漢時期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因而張仲景應該是一位標準的公務員,行醫反而是他的副業。

古人的處世哲學有一個以小見大的規律,如正心、修身、齊家、治國,進而平天下。商朝名相伊尹曾言:治大國如烹小鮮。所以古人也把預防治療身體的疾病與治理國家進行類比,古代的讀書人都有這麼一種情懷——不為良相,即為良醫。張仲景,原本做地方父母官,但自小又非常喜歡行醫救人,也曾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為師,積累了不少的臨床經驗。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流傳千古,分傷寒與雜病兩部分,其中雜病篇也稱《金匱要略》。此書是張仲景一生行醫經驗之精華,是一部集大成的醫學著作,記載了許多方劑,系統地分析了傷寒感熱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及處理方法,並創造性地確立了傷寒類疾病“六經”(即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與“八綱”(即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辯證論治原則理論,可謂繼往開來,惠及後世。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術。古人所推崇的聖人,僅有拔尖的專業,卓越的貢獻還不夠,還要有一顆仁者之心。他們認為“聖人”以口耳傳道受業,更重要的是有“土德”,即厚德載物,心繫蒼生,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拋去張仲景的業務水平,他總是在為最底層的百姓謀生存,廣積善因,不求回報,僅這一點就難能可貴。

(仲景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