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明朝海禁與清朝的閉關鎖國到底有何不同

清朝身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因為入關以後沿襲了明朝很多制度,所以被人稱之為清承明制。

關於這兩個朝代,相同點自然是很多,所以也有人稱這段時期為明清時期。更因為如此,有很多朋友認為,明朝的海禁跟清朝的閉關鎖國是一樣的。

其實並非如此,明朝的和海禁與清朝的閉關鎖國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首先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閉關鎖國,都是以防範敵對勢力,鞏固統治為主。

但是明朝的海禁,只是禁止民間私人出海貿易,並沒有拒絕外國人來華貿易,當然這種海外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之下采取對外貿易的政策,海外貿易只有朝貢貿易一條渠道。

這種朝貢貿易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達到了鼎盛,鄭和下西洋,不僅是加強了與世界各國聯絡,還攜帶了大量貨物到亞非各國進行交易,而且吸引各國使臣及其商人來華貿易。

當時海上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潤,使不少沿海居民便犯禁出海,“有私下番貿易及出境與夷交通者”。出現了“比年民往往嗜利忘禁”的現象,到了明孝宗在位時期,隨著白銀貨幣化浪潮的興起,民間商人的海外活動更是日益頻繁,兩廣總督都御史奏稱“廣東沿海地方多私通番舶,絡繹不絕”。

正因為這些民間私下的海上貿易,所以到了明穆宗在位時期,看似是巨大的嘗試,違背了祖制,實則是順理成章的將其民間的海上貿易進行了公開化,進行了隆慶開關。一時之間民間的海上貿易進一步迅速發展起來,中國的絲織品和瓷器源源不斷的出口到海外,換來了大量的白銀。據統計,從1570年到1644年的,美洲所產的白銀,差不多有一半透過各種貿易渠道進入中國。

當然明朝的海禁也不是說說而已,因為海禁在於防倭寇之患,所以隨著有明一代倭寇之患的嚴重程度,民間私下的海上貿易也發展的波瀾起伏。像明世宗嘉靖年間,倭寇之患嚴重,海禁自然嚴格,民間私人海上貿易大受影響,到了明穆宗隆慶年間,因為倭寇之患的基本平息,所以開始了隆慶開關。

而清朝的閉關鎖國呢,則是全面的禁止海外貿易,民間不能出海貿易,外國商人更是不許來華貿易。僅僅是允許廣州進行海上貿易,還規定外國商人一切商務均需透過特許“行商”之手,對於出口商品的種類和數量更是實行了很多限制等,是真正的閉關鎖國。

閉關政策雖然在鞏固統治上面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自封自閉之下,阻礙了中國的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和學習,使中國的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最後被打上國門。

而且不同於明朝隨著海禁的不同程度鬆弛,民間的海上貿易不斷的發展。清朝的閉關鎖國是從清初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之後,而且明朝是主動的隆慶開關,清朝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被人打上了門,被動的結束閉關鎖國。

所以再說起明之海禁與清之閉關鎖國,真沒有必要武斷的下定義說沒什麼區別的,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

當然海禁和閉關鎖國都是自封自閉的表現,只不過海禁的程度輕一些,閉關鎖國的程度比較嚴重,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屬於是封建社會的弊端之一。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喜歡說說那些不一樣的歷史,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