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張愛玲母親黃逸梵為何如此仇視自己的母親?張愛玲母親的結局如何?

現代作家張愛玲,她的文字優美,感情細膩,在文學史上留名。她本人也思想開放,文采卓越,但童年時經歷了悲慘的家庭變故,以及青年時在香港體驗到戰爭的恐怖,讓她整個人都蒙上了一層悲觀的心態。

但她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女子,八十年代,大上海興起了一股“張愛玲熱”的潮流,張愛玲也像當今的明星一樣收穫了無數的粉絲。人們欣賞她,支援她,所有人都喜歡她的作品,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女子,卻深深憎惡一個人,就是她的母親。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也是一位不同尋常的女性,她給了張愛玲驚世的才情和美貌,張愛玲卻曾經恨透了她。

黃逸梵出身傳統的官宦世家,她是清末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軍門黃翼升的孫女、廣西鹽法道道臺黃宗炎的女兒。雖然有這樣出身,但她的思想卻十分開放,因為當時盛行民主自由再加上五四風潮的薰染,所以她的意識極為開化。作為那個時代的新女性,雖也纏過腳,但她極度開化的思想“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從清朝走到了民國,走向了現代。在張愛玲四歲的時候,黃逸梵因想和丈夫的妹妹一起出洋留學而離開了年僅四歲的張愛玲,那時張愛玲便失去了母愛。因此,她的童年的灰色的、冷漠的、無助的、淒涼的。

張愛玲記得,母親臨走的那日,上船前還伏在竹床上痛哭,她站在母親的竹床前看她哭得如此傷心、撕心裂肺,雖手足無措,卻沒有哭。在她的回憶中,母親一直以一種模糊的印象出現在她的生命中,她愛她的母親,但她很少與母親接觸,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會見到母親一面,但機會少之又少。

而黃逸梵的丈夫,也就是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他是清朝重臣李鴻章的外孫、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張佩綸的兒子。張廷重在張愛玲母親走了之後,生活更加貧困潦倒,由於無節制地吸食鴉片、注射嗎啡,張廷重身體極度羸弱,看上去隨時會死去。無奈之下,黃逸梵只能回國發展。

但因西歐的影響,黃逸梵更加厭惡丈夫的作風,於是她便選擇了與丈夫離婚,為了讓女兒張愛玲受到更好的教育,她把女兒送進教會學習,讓女兒可以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這為張愛玲以後的思想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張愛玲的學習,黃逸梵曾打過她,張愛玲曾跟母親吃過苦受過累,但黃逸梵非常希望女兒成為生活的強者。母女兩人處在一種微妙的、十分尷尬的境況之中,關係還一度惡化。

張愛玲曾經恨透了自己的母親,恨她在自己童年時期拋下自己狠心出國,恨她在自己最需要母愛的人生階段卻那麼冷漠,恨她從沒真正愛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