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專家:暴殄天物啊!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元朝鎮國之寶失蹤三百年,竟被道士當了鹹菜缸,專家:暴殄天物啊!

眾所周知,中國經歷千百年的傳承後,老祖宗們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奇珍異寶。它們不僅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也承載了中國的記憶。不過,這些國寶有的在朝代的更迭中遺失,有的還深埋在地下還未被挖掘,有幸出世的,不是家傳之物,就是被盜墓者沾手之物。

瀆山大玉海,中國元代玉器。又名玉甕、玉缽。器體呈橢圓形,高0。7米,口徑1。35~1。82米,最大周圍4。93米,約重3500公斤。當年忽必烈定都大都時,繳獲了無數的稀世珍寶。在這些珍寶中,有一塊重達5噸的天賜奇石。忽必烈認為這是祥瑞之兆,便讓能工巧匠用了長達五年的時間,把這塊特大的玉石雕刻成一個巨大的盛酒器皿。

瀆山大玉海原來被放置在廣寒殿中,元世祖忽必烈大宴群臣時所使用的酒器經常是它。隨著朝代的交替,瀆山大玉海的主人也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明朝萬曆七年端午前一天的一場大火,使廣寒殿突然倒塌,“瀆山大玉海”及其底座才被迫運走。“瀆山大玉海”被緊急轉運了出去後,世事變遷,此後又不知經歷了幾番周折,最後才流落到北京西華門外的真武廟中。

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高士奇在北京城西華門的真武廟遊玩,意外發現一件大甕。這件大甕高三尺有餘,兩人合抱粗細,外形奇特,材質細膩,雕刻精美,氣度不凡。一問之下,道士說是用來醃鹹菜的大缸。高士奇回到家後,查閱了大量典籍記載,驚得拍案而起:這哪是是什麼鹹菜缸,這是元朝的鎮國神器“瀆山大玉海”。

不知觀裡的道士是不知其來歷,還是其它原因,這個名噪一時的瀆山大玉海竟然被他們用來醃鹹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近一百年,直到康熙的時候,真武廟重修,才有人發現這醃鹹菜的“缸子”為玉製,道觀改名為“石缽庵”。

除了本身的價值之外,瀆山大玉海,經歷了元明清三代,見證了元代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預示著明清玉品製作高峰的到來,因此被評為我國鎮國玉器之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