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諸葛亮不聽劉備的勸告,那麼器重馬謖,為何最後又要揮淚斬馬謖?

諸葛亮與馬謖沒有親戚關係,但是他們的關係卻勝似親人。在街亭之戰失敗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來平息眾怒。馬謖在死前給諸葛亮寫信,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這麼器重馬謖,他們的關係為何會發展到這一步呢?

一、出身名門的馬謖。

如果說諸葛亮和龐統是荊州士族投靠劉備的傑出代表,那麼馬氏則是他們堅定的追隨者。馬氏是襄陽宜城人士,兄弟五人在鄉里都有才名。其中,馬良的名聲最大。由於這兄弟五人的字中都帶有常字,馬良的眉毛中長有白毛,鄉里的諺語說“馬氏五常,白毛最良”。

馬良也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讚譽,他投靠劉備後,為劉備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此期間,馬良和諸葛亮的關係很好,兩人結為兄弟關係。由於諸葛亮的年紀大,馬良在各種場合都稱呼諸葛亮為兄長。

在諸葛亮的推薦下,馬良被劉備任命為左將軍掾,在治理地方、外交東吳等工作中表現出色。在夷陵之戰中,馬良擔負了聯絡武陵地區少數民族,起兵反抗東吳的任務。馬良單槍匹馬深入敵後,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武陵當地少數民族起兵攻打東吳,牽制了大批東吳的有生力量。

讓人感到惋惜的是,在夷陵之戰後期,由於劉備的主力遭受了慘敗,孤立無援的武陵少數民族武裝遭到了吳軍的鎮壓。馬良在這場戰鬥中奮戰到底,不幸陣亡。痛失好友的諸葛亮,自然對他的親族關照有加。和馬良有著兄弟血緣關係的馬謖,自然得到了諸葛亮的優待。

二、擁有一定才能卻不可大用的馬謖。

如果說馬謖是因為馬良的陣亡才得到了諸葛亮的優待,那麼他得到諸葛亮的重用,則是由於他自身的才能。馬謖作為“馬氏五常”之一,他的才能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馬謖的年紀較輕,被諸葛亮選定為重點培養物件,準備日後委以重任。

在歷史上,對於馬謖的才能也有著正面的記載。馬謖才氣過人,喜歡議論軍國大事。由於他的真知灼見,得到了諸葛亮的特別看重。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任命馬謖為參軍。馬謖和諸葛亮在一起進行探討研究時事,總要從白天一直談論到夜晚。

在此期間,馬謖也確實為諸葛亮出了很多好的主意。在諸葛亮南征南中的時候,馬謖就為諸葛亮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策略。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七擒孟獲,一舉平定了南中的叛亂,穩定了後方,為北伐創造了條件。

即便是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對於殺他還是感到不忍。諸葛亮雖然下了殺掉馬謖的命令,但是自己也為此痛哭流涕。而馬謖的同僚對於殺掉馬謖也感到不以為然。當時蔣琬就為此當面指責諸葛亮,說殺掉馬謖是自己除掉自己的智謀之士,如同戰國時楚國殺掉打敗仗的功臣,白白讓敵人高興,是不應該的。

不過,雖然馬謖的才能得到諸葛亮和他的同僚們認可,可是劉備對馬謖的評價卻大相徑庭。在劉備去世前,他看見了與諸葛亮形影不離的馬謖。他熟悉諸葛亮的作風,知道諸葛亮對馬謖的厚望,於是劉備私下對諸葛亮進行勸告,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我們看劉備的說法,他並沒有說不讓諸葛亮使用馬謖,而是說不能重用馬謖。這是因為劉備作為一代梟雄,有著自己識人用人的辦法。馬謖最初並不是跟隨諸葛亮的,而是跟隨劉備的。劉備在入川的時候,第一批人員中不但有黃忠、魏延、龐統、法正等人,還有馬謖。

但是在戰役結束後,以上的這些人都得到了劉備的封賞和重用,馬謖卻被派去當了個地方官員,排除出了中央政權。這中間的原因耐人尋味。究其原因,應該是在長期的戰爭中,劉備在實戰中對馬謖的真實才能有了清楚的認識。正是馬謖在戰場上的表現,使得劉備決定讓他擔任地方官員,不讓他參與戰爭行動。

這是因為在戰爭中,對人才的考驗是極為殘酷的。在軍事行動中,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軍事素養,還需要敢於拼搏的性格與勇氣。馬謖雖然喜歡談論軍國大事,但是在戰場上卻看不到他的出色表現,這正好印證了劉備所說的言過其實的觀點。

三、諸葛亮殺死馬謖的原因。

劉備臨終的時候雖然對諸葛亮進行了勸說,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在心上。相反,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對馬謖進行了重點培養,想讓他擔負起北伐的重任。可是現實是十分殘酷的,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馬謖的表現給諸葛亮帶來了災難。

在這場北伐中,曹魏派出了張郃率領的中央機動軍團,不遠千里的救援隴西。佔據主場之利的蜀軍,只要守住街亭,就可以把張郃所部圍困在方圓二十里的地區內,加以圍殲。為此,諸葛亮在派出街亭的守將時,沒有采納大家提出的魏延、吳懿這兩位人選,而是派出了馬謖擔任前軍的統帥。

誰知道馬謖在守衛街亭的時候,他擅自改變了諸葛亮的作戰方案。他沒有率軍守衛街亭原有的城寨,反而帶領蜀軍上了沒有水源的南山。張郃在進行觀察後,派兵切斷了蜀軍的汲水之路。因為乾渴大亂的蜀軍,被張郃輕易打敗。諸葛亮也因為前無所據,只得撤回漢中。諸葛亮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北伐,落得個黯然失敗的下場。

馬謖在作戰中擅自改變諸葛亮的作戰方案已經是錯誤的,在戰鬥中他無力挽回敗局,於是便拋棄軍隊獨自逃跑更是錯上加錯。不過僅僅是因為作戰失敗,諸葛亮還可能不會殺他。因為馬謖沒有作戰經驗,他無力約束部下。作戰的失敗責任,他的部下也應該承擔大部分。諸葛亮在戰後處罰、處死了一批將領,足以分擔馬謖的罪責。

可是馬謖做的一件事,卻觸碰了諸葛亮的逆鱗,讓諸葛亮無法放過他。馬謖在戰場逃跑後,他並沒有回到諸葛亮的大營請罪,而是私自逃回了蜀地。在幾個月後,走投無路的馬謖才被抓獲,此時的他,已經讓諸葛亮無法再包庇了。

馬謖在逃往蜀地的時候,和向朗有過交流。為了包庇馬謖,向朗對此事隱瞞不報。向朗當時是諸葛亮的長史,被諸葛亮委以重任,負責後方的事務。在得知此事後,諸葛亮十分憤怒,將向朗撤職送回成都。這是因為向朗表面上是包庇馬謖,實際上是害了他,讓諸葛亮無法對他減輕懲罰。

諸葛亮任命馬謖守街亭,已經是讓大家多有非議。馬謖在失街亭後,不敢承擔責任,竟然採取了逃跑的辦法,更是讓大家難以原諒。同時,馬謖的所作所為,正與諸葛亮的“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做事原則相牴觸,自然遭到了諸葛亮的嚴懲。

結語:

諸葛亮與馬謖的年紀相差很大,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相互之間的關係卻勝似親人。馬謖是“馬氏五常”之一,在馬氏兄弟中,才能最出眾的馬良與諸葛亮關係極好,馬良對諸葛亮以兄長相稱。馬良陣亡後,馬謖自然得到了諸葛亮的優待。

馬謖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才能,讓諸葛亮刮目相看。馬謖的年紀較小,他說諸葛亮把自己看作兒子,自己也把諸葛亮看成父親,這也說明了兩者的親密關係。可惜在街亭之戰中,諸葛亮對馬謖使用不當,再加上馬謖自身的錯誤,造成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