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5 億人用過!微信最大對手,涼了

編輯導語:說起“國民級”的即時通訊軟體,你也許會想到微信和QQ,然而在這之前,還有一款能被冠以這一名號的APP——飛信。9月30日,這個歷經15年的“國民級”通訊軟體將正式走下歷史舞臺,你還記得它嗎?

說起“國民級”的即時通訊軟體,大家首先想到,必定是微信和 QQ。

到今年,微信已有近 12。8 億月活躍使用者,QQ 移動終端月活為 5。9 億。尤其是微信,近幾年雖然沒少被因為體驗受吐槽,但活躍使用者一直穩定增加,是無數使用者的生活必備。

在微信之前,能被冠以這一名號的,是

中國移動推出的飛信,後來改名為和飛信。

7 月 15 日,中國移動宣佈和飛信將從 9 月 30 日開始停止服務,意味著這個歷經 15 年的“國民級”通訊軟體將正式走下歷史舞臺。

對於許多年輕朋友來說,飛信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巔峰期的飛信擁有 5 億註冊使用者,2 億月活使用者,那時候智慧手機還沒普及。

這個成績有多厲害呢?拿微信正式釋出的 2011 年來說,這年年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僅 3。56 億,佔手機使用者的 36。5%,使用智慧手機的不過 1。9 億。

功能機時代就創下如此輝煌,飛信是怎麼做到的?

飛信誕生的 2007 年,我們還是功能機、山寨機遍地,日常通訊離不開簡訊。前一年,全國手機簡訊傳送量接近 4300 億條,市場需求可想而知。

飛信提供手機和電腦客戶端,主要的對手是騰訊 QQ 和微軟 MSN。與兩大競品相比較,飛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還有人記得它嗎?

其一是免費簡訊。使用者登入飛信後可以免費發簡訊,堪比前幾年的“無限量流量”。要知道 2007 年那會還是簡訊的天下,用量大的話,每個月那點簡訊包根本不夠用。

其二是裝置門檻低。QQ、MSN 需要雙方連上網際網路方可交流,顯然不如飛信轉簡訊方便,後來中國移動還推出了“飛信 QQ”,支援飛信與 QQ 簡訊互通。

當然,以上的優勢,最終都歸結於出品方中國移動。作為國內三大運營商之首(現在是四大了),中國移動財力雄厚,使用者基數大,一手掌握巨大流量入口。

有趣的是,微信剛剛誕生的時候,

不少人就吐槽“不如飛信”。

那為什麼,手握一手好牌的飛信,最終還是敗給了微信?

最關鍵的一點,在中國移動自身上。當智慧手機和3G 網路快速普及時,中國移動過於遲鈍,沒有及時對飛信進行更新。

微信剛釋出的時候,加入了

對講機功能,表情、圖片、語音、多人群聊,一應俱全,方便易用。

2011 年 10 月,微信 3。0 釋出,加入轟動一時的“搖一搖”功能,可以搜尋到同時搖手機的朋友,成為當年的交友神器。

而這個時候,飛信還在吃免費簡訊的老本。即便到了今天,簡訊仍是剛需,所謂船大難掉頭,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還有競爭關係,飛信早期僅限中國移動使用者使用,與中國聯通、電信使用者並不互通。移動使用者無法新增聯通、電信使用者為好友,也不能向對方免費傳送簡訊,這無疑限制了飛信的使用者增長空間。後來飛信亡羊補牢加入了面向聯通和電信使用者開放,但為時已晚。

與飛信相反,小米的米聊、電信與網易聯合的易信、新浪投資的微米等先後推出,瞄準了即時通訊和社交軟體的風口。拿米聊來說,小米對其相當重視,大有做小米版“iMessage”的意思。

有人會把米聊的落敗歸結到名字上,不無道理。Pichai 第一次使用米聊並不是在小米手機,而是刷入 MIUI 移植系統的其他手機,因為米聊的名字,下意識地認為這是小米手機或 MIUI 專屬應用。

但實際上,微信贏在了投入,騰訊發現微信的價值後,各種資源開始向微信傾斜,優秀的技術人員也雲集微信,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紅包,功能迭代頻繁,又能切中使用者生活剛需,自然贏得了使用者的投票。

2012 年 3 月,微信使用者數突破 1 億,半年後達到 2 億;2013 年 1 月,突破 3 億;2014 年年底,突破 5 億……

微信高歌猛進的同時,飛信不可避免走上下坡路,要不是後來改名“和飛信”的新聞,很多人可能都忘了它的存在。

總的來說,飛信是智慧手機的又一個“刀下亡魂”。智慧手機時代之前,運營商是移動網際網路唯一的流量入口,手機怎麼做、怎麼用,運營商說了算。到了智慧手機時代,選擇權交給了手機廠商、開發者和消費者。

也有業界觀點指出,飛信可能只是簡訊與網際網路通訊交替時,移動所作的一次探索,並未打算做大做強。

在學術搜尋引擎搜尋“飛信”,你可以找到許多圍繞飛信平臺開展多領域服務的構想,涵蓋教育、醫療、新聞、就業等。

如今這些設想的確實現了,只不過,我們管這個平臺叫微信。

作者:pichai;公眾號:ZEALER,每晚十點,首發當天熱門科技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GCJczE2YHTbsYFlegGvyDQ

本文由 @ZEALER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