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Twitter 能在西方成為另一個微信嗎?

一款超級APP的誕生,需要有適合其發展的土壤環境,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像微信這樣的風口已經不再了。在西方國家中,Twitter能否成為像微信般成為國民APP,本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一起來看看。

馬斯克一直以來對微信都非常推崇,心心念念想把Twitter打造成西方的微信。

日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佈的檔案顯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提議繼續以每股54。20美元的價格收購社交媒體公司推特(Twitter),即價格仍為440億美元。推特表示接受馬斯克以原價重啟收購,但並未明確表示是否撤訴。

馬斯克在Twitter中表示:“購買Twitter是建立‘X’的加速器,這是一個超級App(everything app)。” 而馬斯克描述的“X”是一個類似微信的“一站式社交平臺”,使用者可以在這個App上實現幾乎所有的日常生活與消費功能。

美國彭博社也撰文稱:“馬斯克的萬能應用程式‘X’聽起來很像中國的微信。”

很早之前,馬斯克就曾表示:只有學習微信的模式才能實現推特10億日活的使用者目標。

問題來了,馬斯克能做出西方的微信嗎?

一、微信崛起,契合了當時國內天時地利人和優勢條件

我們會發現,微信這樣的超級App或者類微信應用適配的是儒家文化圈國家。

比如在亞洲的其他地區也誕生了類似的應用,例如日本、韓國的Line,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Grab等。Grab也在模仿微信,在社交聊天功能之外,加入打車服務與消費金融等功能,而Line也在不斷擴充套件其他生活服務功能。

一款超級APP的誕生,要有適用於該土壤的環境。2011年1月21日,微信的誕生恰恰處於移動網際網路爆發之初,iPhone4已經引爆全球,當時國內智慧手機處於大爆發的前夜,國內使用者亟待一款國民級的即時通訊APP。

當時大量使用者通訊方式依賴是電話與簡訊,微信橫空出世,走的是流量通道,是一款比QQ更加簡潔、適合行動通訊的社交產品,而微信打出的營銷殺招是——免費簡訊。

“免費簡訊”這種營銷話術可以說在當時快速風靡全國,直擊當時絕大多數國民的手機使用痛點。因為微信之前,簡訊可是要收費的,1條簡訊1毛錢,由於當時使用者的簡訊收發量大,這個價格對於當時的使用者而言,並不便宜。

而微信聊天走流量通道模式相當於降維打擊了簡訊收費模式,尤其是微信很快又推出了語音通話、影片通話模式,這些新的社交模式本身就讓大量使用者有了使用微信的強大動機,讓大量使用者拋棄了簡訊,快速轉移到了微信陣營。

而當時微信的崛起另一個客觀條件,它依賴於騰訊QQ的龐大使用者體量來轉移使用者。QQ的龐大使用者基礎好友匯入功能為為微信的熟人社交網路的快速成型與增長提供了強勁的使用者基礎與動力。這是騰訊社交體系獨一無二的優勢條件,這也是當初微信擊敗米聊的關鍵因素。

其實當時中國移動飛信也打出了免費簡訊的口號,但飛信的昏招是遮蔽了其他運營商,只能中國移動使用者才能互相通訊,也因此被大量使用者拋棄。因此,當時國內的移動網際網路環境給了微信崛起天時、地利、人和等一系列天然條件。

隨著使用者量的增長,微信不斷擴充套件新的功能,從影片聊天、朋友圈、小遊戲的火爆到微信紅包開啟支付市場,再到微信公眾號、小程式、電商購物、打車等一系列功能的推出,微信已經成為一個容納國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超級APP。

當微信首次拓展社交功能以外的服務時,中國並沒有那麼多成熟的應用,這使得微信能夠迅速佔領市場,而在微信不斷拓展社交功能以外的服務與能力之時,中國市場上並沒有對等的競爭對手來阻止它發展壯大,這使得微信能夠迅速佔領市場。

放在今天的全球市場,已經沒有了誕生微信的這種天然土壤與環境,從客觀條件來看,無論國內海外,也沒有第二家公司能夠提供PC時代即時通訊(QQ)這樣的使用者習慣的長期培育,在微信崛起之初,擁有了前期使用者匯入的龐大使用者基礎。

簡單來說,無論是國內海外,都沒有做出微信這種超級APP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而且微信崛起的時代風口也已經不再了。

二、Twitter沒有變身微信的基因

事實上,在西方國家,並不是只有馬斯克想做一個西方的微信,過去加拿大Kik創始人兼CEO泰德·溫斯頓(Ted Livingston)表示,曾經在西方不被認可的聊天應用現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泰德·溫斯頓認為,真正能開發“西方的微信”的企業可能並非Facebook,甚至不會來自矽谷。

在他看來,Kik才有潛力成為“西方的微信”。但事實證明,Kik並沒有發展成為第二個微信。

早在2019年3月份,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就曾經宣佈Facebook要從開放性的社交平臺轉向私密的同學方式,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出通話、影片聊天、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等服務。

從後來的做法來看,Facebook也在一系列功能上都在模仿微信。WhatsApp、Facebook等都在試圖成為超級應用,但都沒有成為第二個微信。

馬斯克曾表示:“在中國,基本上你可以活在微信裡,如果推特可以再現這樣的狀態,就能夠取得巨大成功。”

從Twitter這款應用的基因來看,作為社交媒體,它的基因是更傾向於廣場社交,而非圈子社交,不具備成為一款即時通訊的潛質。

即時通訊是封閉性的私密社交,而Twitter是開放的廣場社交媒體,所謂廣場社交,是一種圍觀名人的社交場域,這種社交平臺是主打熱點內容圍觀,其內容生產又主要依賴於名人與媒體,名人或大V是主角,可以參考微博,普通使用者充當看客、圍觀動機強,生產內容的動機非常弱,因為沒人看。

有資料顯示,推特上釋出的90%的資訊,是由10%的使用者釋出的。而大部分使用者只是進來看看名人和熱點事件的熱鬧,自己並不製造內容,從基因來看,推特其實是一個內容資訊釋出平臺而非社交平臺。

即時通訊的基因是圈子熟人社交,熟人社交注重私密性與圈子,這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交基因與場域,本身是衝突的。

如果把Twitter想私密熟人社交的方向引導,在Twitter的主角——10%生產內容的名人與媒體機構等將遭受擠壓,主場使用者會流失。

問題的關鍵是,西方使用者習慣層面,對即時通訊社交併不感冒,即時通訊也不具備吸引力,如果西方使用者喜歡天天泡在即時通訊軟體中,MSN就已經是西方的微信。

此外,一款產品,不斷迭代更多的功能,轉向私密社交、再加上電商購物到支付等功能,這事兒Facebook們早已做過,但效果並不好。

這本質是西方的社交土壤與使用者性格不匹配微信的社交模式,這裡後面詳談。

當然,馬斯克非常眼饞微信支付的成長速度與體量,畢竟,馬斯克也是做支付行業起家的,有支付情結。他在1998年與合夥創辦了PayPal,2002年,他將PayPal轉賣給eBay,一舉賺了1。5億美元,獲得第一桶金。

但從今天來看,無論是西方的社交領域、支付領域,都是巨頭環伺,在美國,支付市場的選手有Apple Pay、Google Pay、PayPal、Venmo等。

在社交領域的競爭對手,有TikTok、WhatsApp、Facebook等。尤其是後面的社交巨頭,都想成為微信,Twitter無論是要重走微信路,還是要重新建立支付功能,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難度。

也許在一些人看來,馬斯克非凡人,有其過人之處,也有不同於早前的巨頭的創新思維,但人們可能忽略了,做網際網路超級應用與做一款汽車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三、西方的文化、國民性格與微信不匹配

一款即時通訊社交APP成長為超級APP,其實在天時地利的環境之下,也糅合了更多政策、國情、文化、國民性格的因素。

在中國市場,人們注重熟人社交與圈子社交,更多傾向於文字、語音社交,對於融合眾多功能的超級APP有著較高的接納度。

在PC時代,QQ就已經培育了中國網際網路網民的超級APP的使用習慣與偏好,QQ則從即時通訊工具屬性不斷擴殖,向新聞、遊戲、支付、社交等業務不斷擴充套件與捆綁,構建出娛樂社交平臺,到了微信這裡,一切順理成章。但在國外並非如此。

西方的社交更注重線下聚會、電話或者影片化社交,簡言之就是直接聊,社交更加直接、簡單。

而文字溝通這種偏好其實更加適合內斂含蓄的亞洲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與中國都是如此,因此,我們看到類似微信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在日韓市場,也活的挺好,成為當地的主流社交產品。

西方的社交APP都追求極簡,社交追求簡單、快捷、高效,是西方使用者所習慣的模式。

西方的極客精神裡面,有著對於使用者體驗的極致追求,對隱私保護更加嚴格,在西方的移動,WhatApp是單一的聊天類應用,Snapchat做的又是閱後即焚的社交通訊應用,而Instagram又是主打圖片社交分享,甚至還出現了YO這種只能發一個“Yo”的奇葩社交App。使用者習慣與偏好,使得西方的社交產品往往都有著單一的通訊工具的侷限性。

MSN鼎盛時期即在2007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M工具,但隨著社會化網路興起,MSN作為單一的通訊工具的侷限性開始顯現出來,衰落就在情理之中。

而馬斯克所要打造的超級APP往往需要獲取眾多的隱私許可權,這是西方使用者無法容忍的,也是眾多歐美國家的政策相違背。歐美有著更為嚴厲的反壟斷法和隱私保護等法案。

也就是說,微信這種產品,其實與西方的文化、社交性格、使用者習慣偏好等層面都是相違背的,有衝突的,這也是為何微信早早就在開闢國際市場,但是一直無法打進歐美社交圈,一般都侷限在華人群體,這其實源於微信的文字、語音溝通習慣更加契合儒家文化的使用者心理。

比如日本的Line,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Grab等都類似微信,在亞洲儒家文化圈發展的很好,從一款聊天工具發展到打車、金融消費、遊戲等諸多領域,都是迎合了不適合西方國家的國民性格與文化土壤。

此外如前所述,微信之所以能撬動大規模的使用者群加入,核心在於免費簡訊在智慧手機的初期的剛需性與痛點非常強,在智慧手機初期,它具備非常大的吸引力,過去在西方,Whatsapp的免費簡訊也已經普及過一輪了。

但在目前,免費簡訊的重要性在逐步降低,在西方大量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與Whatsapp作為社交工具的情況下,說服使用者轉移到Twitter聊天,難度非常大。

畢竟,先入為主的效應,西方使用者社交習慣已經非常穩定,也找不到要轉移平臺的理由。這類似於,你在微信上與好友說,我們去微博聊天吧,好友無疑是一臉懵。

因此,儘管馬斯克非常欣賞微信,之前也強調:“在中國,你就像住在微信裡一樣,如果推特可以再現這樣的狀態,就能夠取得巨大成功。”

但要強行改版Twitter,想在西方世界複製一個微信,但忽略了普遍性的西方國民性格、文化層面要扭轉過來的難度,也忽略微信的強大平臺吸附力與附加價值大多是建基在本地化的使用者需求與文化性格層面的,不同的土壤,都有適合它生長的物種,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馬斯克是一個自信到自負的人,特斯拉的成功也讓其有點飄,但馬斯克不妨去嘗試改造Twitter,其難度或許能讓馬斯克認識到,一個人再強大,也總會有自己搞不定的事兒。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後的本質,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