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航空工業鄭飛:我們,一定盡心盡力

中國航空報訊:

“哇!”看著產品三維模型,我鎖緊了眉毛,“咦,這活兒可不簡單啊!”一旁的小夥伴也盯著螢幕看了半天,“你把這活兒幹下來,以後就沒有不會的了。”“嗯,我得給幹出來。”

安排工藝路線需要費些腦筋

隨著裝置精度和整合度不斷提高,產品效能不斷完善,各個零元件的整合度也明顯增加,複雜程度和加工難度越來越大。一個新品集成了三四個零件的效能和結構,外觀結構複雜,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也很嚴格。這個產品,毛坯餘量大,普通加工手段不僅時間長,刀具損耗大,成本也會提高;零件熱處理硬度高,精加工的餘量不能過大;精度要求嚴格,許多尺寸都需要一次裝夾加工完成,對裝置精度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透過徵詢幾個技術專家的建議,我最終確定採用電加工的方式去除大餘量,熱處理後先進行基準的建立,然後由高精度的五軸裝置保證尺寸要求,最後透過自制工裝裝夾到車床上進行高精度環形槽的加工。由於零件外形特徵很多,編制數控程式時需要用到的命令也相當多,許多圓弧、斜面均需採用等引數加工和導向加工,最終輸出了一條12萬行、大小為3。2M的巨型程式。

難點在現場首件加工

由於零件材料為沉澱硬化不鏽鋼,硬度高粘度大,切削效能差,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極為嚴重,因此不得不改變引數,降低加工效率,僅完成第一把刀的加工就花費了22個小時。後面又頻繁出現刀具折斷、引數不合適導致加工效率過低、刀具長度不夠、現場刀具無法滿足加工的情況。於是,急忙聯絡刀具商進廠,與工人師傅共同討論刀具需求問題。整整七天,經過不停地更換刀具、改變引數、調整刀具路線,終於將數控程式調整合適,首件加工完成。

第二件的加工時間真正反映了零件的用時,共55小時。五軸班長於海鵬一邊撓著腦袋,一邊自言自語:“時間太長了,活兒都扎堆在這不行,得拆分!”隨後將一道工序內沒有相關性的內容拆分為兩個裝置加工。五軸班組共安排了4臺裝置進行3道工序內容的流水作業,24小時兩班倒,裝置不停歇,他們說:“放心,一定盡全力!”

每道工序集中精力

近20天的時間,工人、班組長、技術員、工具室、領導幹部,每個崗位上的人員都把精力集中在這項產品上,在現場盯著加工質量、關注著刀具磨損情況、考慮著程式還有沒有最佳化的空間等。工具室的師傅不禁感慨:“咱的人真行,遇上難啃的骨頭沒有一個往後躲的,都在盡力想辦法,一起往前使勁!”做最後修整工作的鉗工師傅也一邊幹活,一邊跟我說:“這活兒確實難,銑工這麼難都趕出來了,接力棒到我們這兒,一定盡心盡力。”

我是航空工業鄭飛的一名工藝員,也是一名工程師,我盡到應盡的責任了嗎?我編工藝程式,也去現場跟產,但所有的工作都真的盡全力做到最好了嗎?思考著這些問題,又打開了三維數模,有一把刀具使用壽命不高,還得把引數再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