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人物】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陶淵明:廬山隱居記

與世界名山廬山有過因緣的歷史名人數以百計,唯有陶淵明才是地地道道的廬山當地人。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是東晉時期的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他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陶淵明家本在江州柴桑,今九江市柴桑區,位於廬山南麓,近山臨水。1656年前,陶淵明就出生在這裡一個身世顯赫的人家。但他隱居之所卻在星子縣(現為廬山市)境內,起初在星子的玉京山,後因家中失火,又移居南村,總共在這一帶度過了20多年的歸隱生涯。

陶淵明青年時代,其家道已經中落,他深受家庭薰陶,也立志功名,同一般士大夫一樣,抱有建功立業,濟世救民的理想。但是,嚴酷現實制度、腐朽的官場陋俗和紛擾的塵世屢屢使陶淵明的夢想破滅。據《晉書陶潛傳》記載,只是因為他不肯穿上官服去迎接前來視察的官員,留下了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於是他憤然辭去官職,迴歸鄉里,過他那“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去了。在回鄉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歸隱之後的生活其實非常艱難,並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麼瀟灑自如,有時甚至到了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地步。但儘管如此,他那高風亮節的人格,決定他不會為五斗米折腰,也不會向達官貴人俯首。他除了和當地農民“披草共往來”,“共話桑麻長”之外,其生活的樂趣就是遊歷山水、吟詩作賦和飲酒。

陶淵明的詩天然純真,清新淡雅,一反當時文壇上“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的浮豔文風,開創了中國古代詩歌的田園詩風。而陶淵明不足四百字的曠世奇文《桃花源記》,也給千古文壇留下了不解之謎。

《桃花源記》中所記述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和”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諧”的那塊樂土究竟在哪兒呢?自古以來頗有爭論。有人說在贛西的某個地方,有人說在湖南的桃源縣,那兒甚至有從古代就留下來的所謂陶淵明的行跡,當地人們就會在那裡立了建築以示紀念。也有人說桃花源在四川境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據文物專家考證,陶淵明隱居時,“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自公元405年,陶淵明歸來故鄉廬山,從未離開村莊200裡遠,要跑到千餘里甚至數千裡外去遊歷桃花源,來回非有個一年半載才行。故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可能在別處,應就在其隱居地附近。

離陶淵明隱居的地方數公里遠,有一處地方叫廬山壠,那裡有一條峽谷,是廬山的第一大峽谷,名叫康王谷。

如今的大峽谷,早已闢為廬山桃花源景區。此谷東臨廬山的漢陽峰,南接馬耳峰和長峰,幽靜山谷內,林木茂密,一條清澈的溪流從谷內汩汩流出,為了旅遊需要,近些年,沿著溪流已開通公路,雖然道路不算寬敞,但驅車自駕可抵達峽谷的盡頭。

我曾數次與朋友驅車前往桃花源景區採風探訪,車沿著溪水旁的公路,行駛七八公里,進到裡面,但覺地勢豁然開闊,村舍幢幢,炊煙裊裊,房屋依山就勢,田疇縱橫,恍若世外桃源景象。當地村民認定,此處就是陶淵明當年行遊所抵達之處,也是他寫《桃花源記》原型之地。因為,從陶淵明的隱居地慄裡到廬山東林寺,也就10餘公里,這裡又是必經之地,而陶淵明與東林寺慧遠禪師的密切關係是人所共知的,此二人以文會友,彼此欣賞,交往甚密。

大峽谷亦稱康王谷,這一得名,與戰國時楚國亡君有關。相傳秦滅六國,楚懷王之子楚康王熊繹為秦大將王翦所追殺,忽天降大雨,追兵前行受阻,康王以此得以暫避於谷內。以後,楚康王熊繹便隱居於此。從谷底仰望,可見山腰間有一村莊,處於險要之處,該村名叫“半山康家”,這裡的村民均自稱是康王后裔。

康王谷內有一瀑布,叫“谷簾泉”,泉水自數十米高的山崖傾瀉而下,如玉簾垂空,飄灑數十百縷,下墜深潭,四季而不絕。其水清冽澄澈,質地甘甜爽口。唐代茶聖陸羽當年曾品定谷簾泉水為“天下第一泉”,對其讚譽可見一斑。

在康王谷內,陶淵明隱居的地方南村(現叫慄裡村),村頭有一座取名“柴桑”的簡易石板橋。據考證,魏晉時代該橋就已存在,為此,當地村民堅信,當年陶淵明就是從這座橋上進出村莊的。

在慄裡村東南溪澗旁路上,還有一塊橫臥的巨石,平滑如桌。石上有人形凹印,據說陶淵明當年酒醉之後,常躺臥於其上。至今,仍有許多珍貴的摩崖石刻留在石上,其中有朱熹所題寫的“歸去來館”幾個字;有明人鄧澄波撰寫的《醉石》詩:

淵明醉此石,石亦醉淵明。千載無人會,山高風月清。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泉石晉時有,悠悠知我心。五柳今何在?孤松還獨青。若非當日醉,塵夢幾人醒。

今天,廬山腳下,慄裡村仍在。這村子裡住著很多陶姓村民。他們供奉著祖宗家譜,以此證明自己是淵明後人。

文中圖片均為筆者拍攝。讀者有何見解和看法,均可留言,謝謝朋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