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對“原生家庭”反感的90後和00後, 將成為60後和70後晚年的劫

隨著內卷的出現,有一個詞也屢屢被人提及——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跟“內卷”又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它會被人提及呢?

因為所有的內卷,與其說是個人之爭,不如說是原生家庭之爭。

以往,普通人還能透過個人的努力,祛除原生家庭的烙印。而到了今時今日,我們發現,這原生家庭的烙印,貌似愈發難以祛除了。

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90後和00後的做法,就一清二楚了。

有太多的90後和00後,都甘願成為“家族”的終結者,不再傳宗接代了。還有些年輕人,特別反感父母的一套,總跟父母鬧矛盾。

身為父母的60後和70後,原以為這只是孩子在叛逆期的舉動。未曾想到的是,有些兒女差不多三十歲了,還有這種想法。

因此,

就有教育學家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兒女對於“原生家庭”的反感。

原生家庭,將這些孩子養大,為什麼他們會對原生家庭反感呢?這不就是“不懂得感恩”的體現嗎?一切,都跟淺層次的問題無關。

02

某乎上,有這麼一個爆款問題:為什麼如今某些年輕人越來越怨恨“原生家庭”了?

這個問題,引發了無數年輕人和中年人的議論。

其中有超過八成的回答,都跟原生家庭的消極影響有關。

有些年輕人認為,祖輩、父母,到了自己這一代,基本就是

越生越窮,越窮越生。

到最後,每代人都活得不夠幸福。

有些年輕人認為,自己出生在農村,奮鬥一生,也達不到城市孩子的起點。

這家庭之間的差距,就決定了每個人的命運走向。

有些年輕人認為,

父母的觀念落後

,而且特別喜歡管孩子,不讓孩子有其他的想法,從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

當下,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在“原生家庭”這個問題上,萌發出了厭惡和反感的心理。

特別是家境不太好的年輕人,這種厭惡的心理會更加嚴重。

其實,這些問題很好理解,就是

原生家庭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和下限

,那些起點極低的孩子,連結婚生子的都成問題,又何談奮起直追,改變命運呢?

因此,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年輕人都產生了單身不婚的心理。

03

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

如今的兒女,越來越不喜歡聽父母的話了,而且對父母的態度也不太好。

有一位幹了大半輩子苦力活的60後,跟年已30歲的孩子說了這麼一句話:“孩子,你都三十歲了,怎麼就不結婚呢?給我們家留個後代也好啊!”

聽了父親的話,兒子只回了一句:

“我大學畢業,也只是賺著能養活自己的工資,幹著996,連休息都沒有的工作,沒房沒車的我,誰會看得上呢?”

父親就很生氣了,說道:“當年我沒有錢,還不是找了物件,生下了你。不就是多雙筷子的事兒嘛,怎麼你們就想那麼多呢?”

孩子覺得父親不可理喻,說道:

“一隻手掌是拍不響的,時代早就發生改變了。更何況,難道我要讓後代來到這個世界,跟你一樣做牛做馬嗎?”

這一次,父子兩人不歡而散。直到今時今日,兒子和父親的關係,也越來越差。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沒有回家過年了,這讓年過55歲的父母特別擔憂。

像這種孩子,以往可能不太常見。如今,在大城市當中,那是數不勝數的。

一般來說,這些孩子都來自於小城市,或者農村,艱難地考上大學,然後在大城市打拼。

他們的人生,也很無奈。

04

談到這裡,相信我們就會明白“年輕人憎恨原生家庭”的真相了。

有些時候,不是他們想要憎恨,而是現實的壓力,以及父母對他們的不理解,讓他們逐漸產生了這種心態。

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其實都很難說,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那每個人的看法和選擇也就各不相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

那些選擇一個人過日子,不再聽父母話的孩子,他們早已對原生家庭無感。

如果父母還繼續強迫,也許,晚年的父母,就真的只能孤獨終老了。

那些來到大城市打拼,看透了人間真相的孩子,他們知道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跟能力和才華無關,而跟家庭、背景和人脈有關。

如此,羨慕嫉妒恨之心,就出現了。

我們也不好批判什麼,只能說,

人性如此,生活如此,現實如此。

為什麼60後和70後的養老會很難,為什麼不孝且叛逆的孩子會越來越多?說到底,

原生家庭的矛盾和隔閡太多,阻礙了這個家庭的發展。

到最後,無數家庭,都會到此為止。說得現實一點,這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