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這不是風景畫,畫中有感性表達,趙少昂繪《秋林霜影》

清代揚州畫派中有個叫新羅山人的畫家,他的有些作品包含了山水、人物、花鳥,讓人一時之間覺得無法進行歸類。到了近代,有一個叫潘天壽的大畫家,他畫過一個雁蕩山寫生系列。這個系列的作品,也無法按照傳統方法進行歸類,畫中既有山水也有花鳥。

這幅趙少昂畫的《秋林霜影》同樣有這個特點,畫中有山水畫的技法,也有花鳥畫的技法,呈現出的效果還有一點像西方風景畫。這種看上去“無法歸類”的作品,往往給人有一種新鮮感。看一幅畫,就能瞭解到畫家的全面能力。

趙少昂是嶺南畫派中的名家,他的作品中有淡淡的西畫味道。比如這幅畫背景中的晚霞與林中的水沼,很像用水彩色渲染出的效果。前景是幾棵枯樹,中景是白鷺掠過水麵,遠景是夢幻迷霧。透過虛實對比,把畫面空間推向無限遠方。

仔細看畫中遠景處的幾棵枯樹對峙排列,明顯有個透視角度。如果沿著這兩排枯樹拉上直線,就會產生一個透視焦點。在國畫中這樣明顯運用透視,還沒有違和感。這一點相當厲害。近代畫家中懂透視、用透視的國畫家也不乏其人,但沒人像趙少昂這樣直截了當。難道他不怕別人說,這是西式風景畫嗎?

從作品的完成度來看,趙少昂不怕別人誤解他。求新求變對畫家來講是永恆的追求,至於中西繪畫的區別不能僅看技法的運用,更要注重畫中的韻味。

西方繪畫中有個門類叫風景畫,這類作品往往是對自然世界的客觀描繪,作品中充滿了理性的表達。而國畫作品,更多展現感性。畫中有真情,畫中有逸趣,才是好的國畫作品。由於創作意圖不同,最終呈現出的作品風格也有差別。

《秋林霜影》在用色、構圖上有很強的西畫風格,但是到了畫中主體部分——枯樹,還是保留傳統技法中的皴染。他用筆灑脫,皴出龜裂樹皮,再用幻美顏色,染出樹幹向背。仔細看,樹幹上還有幾個零星的苔點,增加樹幹的質感。

趙少昂用西方繪畫技法,同時還保留國畫技法中的精華,這樣的創作方法叫“折衷中西”。這不僅是趙少昂的特點,也是嶺南畫派的創作宗旨。融合借鑑,洋為中用,有了這樣的眼界才能畫出這樣新奇的作品。

趙少昂特別喜歡畫“秋林黃葉晚霜影”這個主題,他在創作中可以完成致敬傳統,也能展示出他的探索與追求。換一個角度想一下,是不是也有點不服老的精神。對於畫家而言,年齒漸長不是一個劣勢,可以幫助畫家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