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正七品的知縣,一個縣的最高長官,到底為何不想去省城?

在明清時期的官場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這句話主要針對各個地區的知縣,在朝廷六部九卿的眼裡,知縣一級的官員僅僅是一個符號。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知縣堪稱是自己能見到的最高官職。在明清時期的歷史上,為何知縣最不願意去省城和京城,情願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段歷史的原因。

首先,聊一下明清時期的選官制度。在明清時期,朝廷每隔三年會進行一次科舉考試,肯定會有大量的文人參加。那些考中科舉的文人被稱為進士,又分成了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三等。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前幾名,被留在京城,分配到翰林院工作,主要是庶吉士。

至於那些名次一般的進士,則會分配到各個地區擔任知縣等官職。對於進士們來說,自己最不願意去西北和西南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比較貧瘠,而且民風彪悍,農民起義時有發生。近視麼最喜歡江南地區,因為江南地區經濟發達,而且氣候始終。分配知縣的講究很大,每個縣設立七品知縣、八品縣丞和九品主簿三個官員。但有一半以上的縣,都沒有縣丞,知縣負責全縣的所有事務。

知縣一般是正七品或者從七品官,雖然品級不高,但作為全縣的一把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屬於絕對的權威人物。因此,出現了“破家的知縣,滅門的府尹”這個說法。一般來說,地方上的鄉紳對於知縣大人都畢恭畢敬,因為知縣管理全縣各方面的工作,很容易被知縣抓住把柄。當然,江南地區除外。因為江南地區的文風很盛,很多家族的子弟在外做官,根本不怕什麼知縣。

在自己的管轄區內,知縣大人出門可以前呼後擁、鳴鑼開道,地方上的優勢非常明顯。但知縣們也有自己的苦衷。我們用河南許昌為例子,各個地區的知縣都非常滋潤,但府城所在地的知縣除外。許昌府是河南下轄的8府之一,許昌府下轄的各個縣中,包括了許昌縣。許昌府城和許昌縣城,其實是一個城市,這就出現了府縣同城的尷尬局面。

知府大人是知縣的頂頭上司,屬於五品官。其他地區的知縣距離府城比較遠,知府大人鞭長莫及。但由於就在知府大人的眼皮底下,作為上級,知府大人經常“指導”知縣的工作。知縣的處境非常尷尬,雖然是七品官,但基本上成為了知府大人的屬官。河南省原省會在開封府,河南巡撫、開封府知府和祥符縣知縣在一個城市辦公。如果巡撫大人有什麼“建議,”知府和知縣不敢不聽。

尤其是知縣,知府畢竟屬於中級幹部,巡撫需要給知府留點面子。但知縣就不同了,二品巡撫指導七品知縣的工作,知縣基本上屬於被呼來喝去的模式。在省會城市擔任知縣,絕對非常命苦。我們在看看湖北的情況,湖廣總督、湖北巡撫、武昌知府、武昌知縣在一個城市工作。面對總督和巡撫兩位頂級大佬,估計知府和知縣都淪為了上級的屬官。

當然,這並不是地獄模式。如果附郭京城,這些地區的知縣幾乎沒有任何希望。按照明清時期的規矩,京城附近的地區有順天府衙門管理。順天府尹屬於三品官,但是下轄的各個知縣,仍是七品官。京城堪稱是高官如雲,例如軍機大臣、六部尚書、各個衙門的堂官,還有皇親國戚、親王貝勒、八旗將領等等。如果不是三品以上,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語權。在京城周圍擔任知縣,簡直如同走鋼絲。

因為一不留神,可能就會得罪某位高官。幾天以後,知縣可能被分配到西北或者西南地區。即使是那些家奴,知縣也不敢輕易得罪,因為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在其他地區,知縣能夠前呼後擁的出門,甚至鳴鑼開道。在京城內,連軍機大臣和鐵帽子王都沒有這樣的條件。因此,考中進士以後,最不願意在京城附近擔任地方官,因為吃苦受累不說,風險太大。

在影視劇《大明王朝1566》中,雖然海瑞僅僅是七品知縣,但是後臺非常硬(親王和內閣大學士),因此,連布政使、按察使這個級別的高官都要給海瑞面子。如果換成普通的知縣,布政使直接下達“不稱職”的考語,知縣就此下崗。由此可見,那種附郭府城、省城、京城的知縣們並不順心。由於自己不屬於標準的京官,不可能出現越級提拔的情況。在這方面,那些在翰林院熬資歷的庶吉士們,擁有非常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