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五代十國中的“國”和“代”怎樣區別?

五代十國時期是夾在唐宋之間的一個短暫但黑暗的混亂時期,雖然只有53年,出現的皇帝、發生的事卻是非常多的,正因為更迭太快,所以這一段時期相對而言於國於民都是相當不利的。

實際上五代十國這個詞的出現是為了更方便的說明這一時期的局勢,而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五代,十國只是在這五代時期出現的一些割據政權,而且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十國,但絕不僅僅只有十國。

“代”這個詞指的是具有正統性的能夠承前啟後的朝代,唐之後是後梁,再之後是後唐,再是後晉、後漢、後周,然後宋朝取代了後周建立了統一的政權。

既然如此,為何又說五代十國最能表述這一時期的局勢呢?就是因為中原的這些朝代並不能實現真正的統一,而僅僅是區域性的統一。在中原王朝控制之外,還有別的許多割據政權的存在,他們有的願意奉中原王朝為正朔,有的不承認中原王朝的正統性,索性自己稱帝。但不論是哪種形式,它們都只是割據政權的存在。稱帝也好稱王也好,政權僅僅是地方政權,並不具有正統性,因此統稱為“國”。

其實五代十國這種局勢早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就有了雛形,安史之亂被壓下去之後,帝國就出現了藩鎮問題,尤其是安史舊部河朔三鎮,基本就是常年處於自治狀態,準確的說應該是半自治。朝廷的政令是到達不了這些割據的藩鎮的,更不用說徵收這些地區的賦稅了。朝廷自然也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很明顯的是有心無力,或者即便有力卻後繼無人。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真正的統一了,它能控制的地區是有限的,這種情況越往後越嚴重,即便有幾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試圖改變這種局面,但是帝國面臨的問題並不僅僅是藩鎮問題,還有各種各樣別的頑疾,比如宦官干政,比如朋黨之爭,這些都讓唐天子疲於應付。

後來的黃巢起義更加加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皇權更弱,皇帝還要靠著節度使幫自己打仗,給自己遮風擋雨。而在黃巢起義中起家的那些節度使更是加緊爭奪地盤,互相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皇帝都被他們奪來奪去。但最後還是朱溫佔得先機,控制了唐昭宗和朝廷,最終處死了唐昭宗和唐哀帝而建立了後梁。

但是朱溫實際上也不能改變藩鎮割據的局面,他沒有力量實現全面的統一。朱溫曾經的老對手們李克用、李茂貞、王建等都不承認後梁政權,當然也有不少割據政權是奉後梁為正朔的。但是不管這些割據政權承認還是不承認,都沒法否定後梁的正統性。

當然最不服朱溫的大約就是李克用,後梁建立的第二年,李克用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李存勖又接過了打倒朱溫的大旗,並經過不屈不撓的努力,終於在923年從後梁手中奪過了部分“天下”,後唐就此建立。之後還有後晉、後漢和後周,都不長久,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只懂得奪天下,於治理天下上並沒有多少天分,而且繼承人又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

大約只有郭威的繼承人柴榮是最優秀的了,他幾乎就要實現全面的統一了,但卻英年早逝,將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留給了才六七歲的兒子。即便沒有趙匡胤來撿便宜,也會有別的人來撿這個便宜,而且這個便宜不是一般的大,它奠定了後來全面統一的基礎。從這裡來說,柴榮真的是死的太可惜了。

趙匡胤的宋朝一建立,實際上五代就已經結束了,但屬於十國之內的幾個割據政權還在苟延殘喘。趙匡胤則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步伐,南方和北方的割據勢力挨著一個個滅亡或者投降。但趙匡胤在世的時候,燕雲十六州卻並沒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中來,之後終宋一朝,燕雲十六州都是中原的隱痛,也因此戰爭從未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