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王允聯合呂布殺董卓後,為何東漢仍走向覆滅,而沒有因此發展

獻帝劉協是東漢的末代皇帝,自從他七歲登基以來,沒有哪一天是自由的,劉協悲劇的人生來援於一個人,這個人便是手握十萬西涼軍的董卓。有的人把漢末這段亂世的罪責,全部歸於董卓,不過董卓的確是漢末禍亂天下的罪魁禍首之一,他廢少帝立劉協,使得皇權旁落,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不過多行不義必自斃,作惡多端的董卓被王允與呂布密謀殺死,按理來說朝廷應該暫時安全了,可長安馬上又迎來了李郭之亂,那麼為何董卓死後,東漢仍舊不能振興呢?縱觀五千年曆史,一個王朝的覆滅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年累月的積攢。

雖然董卓的死給朝廷帶來了希望,但他並非東漢走向衰亡的主因,東漢內部已經腐朽不堪,外戚宦官勢力當道,各級官員欺上瞞下,這才是亡國的根本原因

其實在董卓死的時候,朝廷在一段時間內是有喘息之機,不過全被王允給敗掉了,董卓在長安死後,西涼軍頓時群龍無首,其舊部李傕、郭汜束手無策,只能單方面等待朝廷的訊息,眼下朝中已無權臣,朝政權力又重新迴歸到王允等士大夫手中,王允身為司徒,作為百官之首的他,面對西涼軍的投降是拒不接受。

他認為李傕、郭汜等人助紂為虐,所以對董卓那些舊臣沒什麼好感,有大臣建議先派人安撫西涼眾將,然後再慢做打算,可王允卻執著地認為袁紹才是可信任的軍隊,如果自己受降西涼軍,恐怕會引起袁紹的不快,再加上李傕他們在董卓在世時,也做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無論出於公還是出於私,王允對西涼軍的態度是不留情面的拒絕。西涼軍面臨解散,如此一來將李傕、郭汜幾個將領逼上絕路,民間又有傳王允要殺光涼州人的謠言,於是這幾人重整軍隊,一不做二不休帶人攻入長安,城破後,王允及其全族殉國,天子劉協也成了二賊的掌中之物。朝政再一次落入西涼軍閥的手裡。

之後李傕、郭汜內部鬧矛盾,兩人自相殘殺讓長安變得混沌不堪,王允的態度成為漢室復興路上的阻礙,但如果說亡國的罪魁禍首的他,那也屬實有些說不過去,王允只能算是雪上加霜,董卓是壓死東漢朝廷的最後一根稻草,東漢會亡是在它根基出現了問題,並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左右的

一個王朝走向覆滅,一定是百弊叢生的,董卓死後朝廷亦不能振興,也很好的從側面表現了這點,東漢的滅亡始於黃巾之亂,不過黃巾之亂也只是導火索,究其原因是大量的土地被兼備,許多百姓失去土地後成為了流民,張角把這些人組織到一起,以人多勢眾來震懾朝廷,即便黃巾起義失敗以後,剩餘的黃巾勢力依舊在影響這個岌岌可危的王朝。

歷史上從來不缺少亡國君,但在這其中,劉協是最不像亡國君的一位,我們回顧劉協的一生,他的魄力與政績可圈可點,可以這麼說亡國跟劉協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為拯救漢室所作出的努力,也足可稱道,在許昌當傀儡時,劉協有三次謀殺曹操之舉,只是可惜失敗了。

大勢已去無力迴天,董卓是東漢朝廷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掀開後是百弊叢生的國家,王允所為也能讓人理解,最可憐的莫過於劉協,他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只不過剛好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他也曾試圖反抗過,但在歷史的滾滾車輪面前,一個傀儡皇帝所做的努力無疑是螳臂當車。漢室不能振興全天下的漢臣皆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