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人類無臭不歡臭豆腐,鯡魚罐頭,螺螄粉,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

在人類的感官系統中,臭味相當奇怪。我們可以聞到臭味,但卻嘗不到臭是什麼感覺。實際上,在世界各地都有以臭味主打的美食,在西方有鯡魚罐頭,醃海雀,在東方有臭豆腐和螺螄粉,還有老北京的豆汁兒。這些美食雖然用臭味讓許多人避而遠之,但這些臭味美食竟然傳承千年,讓許多人慾罷不能。

人類的DNA決定了對臭味的天然排斥,在最直接的反應中,臭味就意味著腐敗,只有腐敗的東西才會散發出這種讓人噁心的味道。但對於遠古時代的人類來說,這種臭味已經跟食物聯絡在了一起,比如腐爛的動物屍骸。

在那個能量很難獲取的時代,腐肉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許多食肉動物都對腐肉有格外的偏愛,只要是輕微腐敗的肉類,在人類的消化系統內都會被消化掉,並不會因此患病。但這要求胃酸PH值較低,如果PH值很高,就不適合吃腐肉了。

人類文明進化的一開始,其實根本離不開腐肉,一直到人類學會種植農作物,進入了農業社會,人類才跟腐爛食物劃清界限,以食物的“色香味”作為判斷的主要標準。現如今,這些臭味美食的發源地,一般都很難獲取新鮮食物,只能採用發酵的方式儲存食物。

比如鯡魚罐頭的故鄉瑞典,當地經常冰天雪地,不適合發展種植業,於是乎當地人祖祖輩輩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魚類,但魚類並不是穩定的食物來源,當捕撈魚類足夠多的時候,為了預防下一次食物匱乏,當地人只能將食物儲存和發酵。鯡魚罐頭雖然臭,但蛋白質和能量依然得以保全。

這種因環境而形成的飲食文化,逐漸發展成為固定的記憶。似乎沒人覺得鯡魚罐頭好吃,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些,因為已經習慣了。

發酵食物在人類社會中很常見,但澱粉類發酵食物更多,這類食物發酵後一般會有酸味,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發酵後則會產生臭味。但尷尬的是,人類的味覺器官卻對臭味無感,反而會對發酵蛋白質產生的穀氨酸,感受到鮮味。

人類的無臭不歡,其實是在回憶自己的艱苦歲月,也是味覺和嗅覺兩大感官的一場戰鬥。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