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同樣都帶餡,餛飩和水餃有啥區別?原來區別不止一點,知道別吃錯

餛飩和水餃都是我國的傳統美食,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我們平時常見的家常美食。餛飩和水餃的做法相似,一般都是用麵皮包餡煮熟食用,所以不少人就產生了迷惑: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餛飩和水餃的這些事。

『餛飩和水餃的區別』

雖然水餃是從餛飩演變而來,而且它們的做法相似,都是裹餡食用,但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它們逐漸演變出不同的特點,產生了區別。具體如下:

1、【麵皮的形狀不同】餛飩皮的形狀一般為方形或梯形;而餃子皮的形狀是圓形。

2、【麵皮的厚度不同】餛飩皮比較薄,而且厚薄均勻;而餃子皮中間稍厚,四周略薄。

3、【包法不同】餛飩是將餡料放在皮上,然後把皮對摺捏緊,再把兩端捲起捏緊,一般呈元寶形;而餃子是將餡料放在皮上,只需把皮對摺捏緊即可,一般呈月牙形。

4、【做熟的方法不同】餛飩一般是用水煮熟食用;而餃子既可以煮熟食用,也可以蒸熟食用,方法比較多樣。

5、【吃法不同】餛飩一般是帶湯食用,注重湯底的製作;而餃子多是直接蘸蒜汁等醬料食用。

6、【寓意不同】餃子作為傳統美食,尤其是在北方,與餛飩相比更有幸福、美滿和團圓的寓意,每逢年節和家有喜事的時候都會食用。

『餛飩和水餃的由來』

在古代,餛飩與餃子最開始的時候是同一種食物,最早出現在漢代,被統稱為“湯餅”。湯餅是用肉餡做成的餅,用湯水煮熟食用,故得此名。因其類似一個麵糰,沒有七竅,所以又被稱為“渾沌”,經過演變逐漸變成今天的“餛飩”。

餃子的出現是在唐朝,當時被稱為“偃月形餛飩”,其形狀已經跟今天的餃子十分相像了。到了宋代,稱這種“偃月形餛飩”為“角兒”,這就是“餃子”名稱的起源。時間來到明朝,在當時的文獻中已經出現了春節吃餃子的習俗。清朝的時候,年三十晚間吃餃子有“更歲交子”之意,更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至此,在春節喜慶的時候吃餃子的習俗,就在民間一直流傳至今,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