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古代酒文化喝酒前要溫酒,問什麼到了現在沒有持續下去呢!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是非常悠久,從古到今,喜歡喝酒的人也都很多,關於喝酒有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就是在古代喝酒以前都要先溫酒,就是先把酒加熱一下,然後再喝,而現在人基本上都是直接喝,這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酒的種類不同,在元朝以前,白酒還沒有盛行的時候,主要都是喝黃酒和米酒,很多人都聽過范仲淹的《漁家傲》裡面有一句詩詞,叫做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裡的濁酒應該指的是黃酒,因為黃酒顏色深黃,不像白酒那麼透徹清亮,而在水滸傳裡,武松打虎的章節,武松要喝酒時出現了,店小二篩酒這個詞,說明當時喝的很可能就是米酒,因為米酒裡有很多糙米,所以需要篩一下才能喝,不論米酒還是黃酒酒精的度數都比較低,大約在10到20度左右,能喝的話,口感比較差,尤其是冬天,喝一肚子涼水很難受,但是加熱一下就完全不同,酒精散發出來,喝著勁大,味道也好聞,空氣中彌散著淡淡的酒味,顯得更有氣氛。

其次,釀酒技術不同,古代的釀酒技術不成熟,釀出的酒裡還有很多雜醇,類比如說甲醇和乙醛這兩種物質喝了傷身體,但是透過加熱可以解決,因為甲醇沸點是64度,乙醛沸點是21度,稍稍加熱就可以讓這類物質揮發了,古人雖然不知道它們的成分,但是透過長久的經驗總結,知道把酒溫熱後口感會變得更好,而且不傷身體,但是又不能煮得太熱,否則酒精也會揮發掉,喝著就沒味了,所以古人用了溫酒這個詞,意思是溫一下就可以喝,真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古人的智慧,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隨著蒸餾酒的興起,加上釀酒技術的不斷完善,的確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且雜醇類物質也透過各種技術排除掉,所以現在的白酒根本不需要加熱,完全可以直接喝了,不過還有一些上年紀的老人在喝黃酒,還是保留著溫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