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唐太宗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周王李元方去世,死因不明不白的真相

貞觀二年,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周王李元方去世,死因不明不白。《新舊兩唐書》只是記載說:“周王元方,武德四年始王,與鄭、宋、荊、滕四王同封。貞觀三年薨,無子,國除。”

皇帝的兒子貴為親王,親王有封國,確確實實有王位繼承。一般情況下,親王即便是沒有兒子,也不會除國。而是會從宗室裡面,過繼一個孩子給他當兒子。過繼的兒子,可以繼承封國社稷,讓親王后繼有人。

以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們為例,隱太子李建成、巢刺王李元吉、衛懷王李玄霸、楚哀王李智雲、彭思王李元則,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兒子,他們都從宗室中過繼兒子繼承香火。

李建成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兒子趙王李福,被過繼給李建成當兒子。李世民的兒子曹王李明,被過繼給李元吉當兒子。李世民的兒子魏王李泰,被過繼給李玄霸當兒子。李世民的兒子楚王李寬,被過繼給李智雲當兒子。霍王李元軌的兒子李絢,被過繼給李元則當兒子。

李泰越長越出息,李世民又把他收回來當兒子。李世民再次把侄兒李保定,過繼給李玄霸當兒子。楚王李寬早薨,李世民又把侄孫李靈龜,過繼給李寬當兒子,也就是過繼給李智雲當孫子。

周王李元方死了,李世民沒有找一個孩子過繼給他當兒子,就說明李元方不受李世民待見。跟李元方一樣,酆悼王李元亨,也是在貞觀初年,不明不白就死了。李元亨死後,李世民也沒有給他過繼兒子,而是直接撤銷他的封國。

李元吉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元方和李元亨,為什麼都不受二哥李世民待見呢?這就得說一說他們的母親了。李元方是李淵的庶子,他的母親是張氏。李元亨也是李淵的庶子,他的母親是尹德妃。

《舊唐書》記載說:“萬貴妃生楚王智雲,尹德妃生酆王元亨,莫嬪生荊王元景,孫嬪生漢王元昌,宇文昭儀生韓王元嘉、魯王靈夔,崔嬪生鄧王元裕,楊嬪生江王元祥,小楊嬪生舒王元名,郭婕妤生徐王元禮,劉婕妤生道王元慶,楊美人生虢王鳳,張美人生霍王元軌,張寶林生鄭王元懿,柳寶林生滕王元嬰,王才人生彭王元則,魯才人生密王元曉,張氏生周王元方。”

李玄霸(李元霸)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淵有二十二個兒子,除了嫡出的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之外,還有十八個庶子。其中的十七位庶子,生母都有封號。唯獨李元方的生母,只有姓氏,沒有封號。這就只能有一個解釋:“李元方的生母張氏,被剝奪了封號。”

李淵有位張婕妤,此女跟李世民是死對頭。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爭鬥中,張婕妤和尹德妃一起,為李建成代言。她們整天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李世民吃了張婕妤和尹德妃的大虧,跟兩位庶母勢同水火。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晚上,李世民密謀發動玄武門之變。《資治通鑑》記載說:“張婕妤竊知世民意,馳語建成。”

尉遲敬德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建成沒有聽張婕妤的話,不相信親弟弟李世民會殺他。李建成依然前往玄武門,結果被李世民殺了。李元吉也跟著倒黴,被尉遲敬德殺了。

玄武門之變以後,史書沒有記載張婕妤的下場。筆者推斷,就憑她給李建成通風報信的事情,最輕也得剝奪封號,重一點就可能要殺頭。周王李元方的生母沒有封號,肯定就是那個通風報信的張婕妤。

李元方的生母是李世民的死對頭,他能得到李世民的優待,那就不正常了。同樣的道理,李元亨的母親,也是李世民的死對頭,他能得到李世民的優待,那就見鬼了。

貞觀初年,李元方和李元亨,被李世民趕出京城,去封地就藩。兩個親王離開父母的時候,還不到十歲。過了沒多久,李元方李元亨相繼離奇死亡,死因是千古謎團。

李世民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淵的十八位庶子,李智雲死於隋軍的刀兵。李元方和李元亨死因不明。其他的十五位庶子,都活到了成年。我就納悶了:“李元方和李元亨,他們的母親都是李世民的死對頭,他們都早夭,難道是巧合嗎?”

天家骨肉最無情,皇位的爭奪,是殘酷無情的事情。皇家的兄弟,為了爭奪天下只有一把的椅子,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為了斬草除根,把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殺了,又把李元吉的五個兒子殺了。

李世民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不僅殺了十個親侄兒,還殺了親生兒子李祐。對於李世民來說,任何可能對皇權構成威脅的人,都必須斬草除根。哪怕是親生兒子,也不能放過。

李淵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李元方的母親是李世民的死對頭,李元亨的母親也是李世民的死對頭。李世民的臥榻之側,豈能容得下兩個死對頭的兒子?

在我看來,李元方和李元亨的死,極有可能是李世民下了黑手。李世民有足夠的動機,也有足夠的能力,可以不動聲色要了李元方和李元亨的命。

要不然,就無法解釋:“其他十五位庶出的親王,都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就李世民死對頭的兩個兒子會夭折呢?其他的親王死而無後,都過繼了兒子。為什麼李元方和李元亨無後,就除國呢?”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