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反常!杭州14歲男孩午夜怪叫,半身抽搐......醫生提醒:作息不規律易誘發...

【來源:杭州網】

近日,杭州一位男孩半夜

突然怪叫,一側手腳抽搐,醫生診斷為癲癇發作,認為與其熬夜玩遊戲有關。

暑假來臨,“神獸”放飛,醫生因此特別提醒,

長時間或熬夜玩遊戲盯影片易誘發癲癇,

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望家長及各方面予以關注。

午夜驚魂

男孩突發怪叫,半邊抽搐

“醫生,快幫我兒子看看,他之前都好好的,今晚熬了一下夜,就突然這樣了。” 凌晨近一點,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急診室內,一位睡眼朦朧的男孩依偎在母親身旁,母親含著淚水,父親眉頭緊鎖。他們急切地向接診的神經內科癲癇專科副主任醫師金搏,講述著兒子的發病過程。

男孩小晶(化名),今年14歲。幾小時前,他提出玩會遊戲,但一玩上往往難以結束。已經11點了,父母好說歹說,小晶才戀戀不捨上了床。可沒多久,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我們躺下快接近零點,

突然聽到怪叫聲,‘嗚嗚’地,像是哭泣,又好像在呼叫,三更半夜,起一身雞皮疙瘩,”

後來發現竟是從兒子房間傳出來,夫婦倆推門進去一看,大吃一驚:

躺在床上的小晶嘴巴歪向一邊,一側手腳抖動、抽搐,話說不出來,只含糊不清地發“嗚嗚”聲……

過了幾分鐘才緩過來,片刻後,小晶又閉上眼睛。“不會更嚴重了吧!”父母趕緊喚醒小晶,帶著他往醫院趕。

腦腫瘤?還是……來醫院的路上,小晶父母腦中不停閃現曾在網上看到的新聞,越想越害怕,做母親的禁不住流淚。

金搏主任仔細詢問其病史後,

初步考慮該患兒為“癲癇性發作”,

但要進一步檢查來確診。入院後,完善癲癇序列頭顱磁共振、24小時影片腦電圖等檢查。

金搏主任仔細閱片及讀取腦電圖波形,該患兒無顱腦結構性病變,但影片腦電圖上卻發現了可疑之處,即中央區、中央顳區有典型的高幅棘慢波,在夜間睡眠時更顯著,真相顯現,該患兒為伴中央顳區棘波的良性兒童癲癇(BECTS)!當聽到“良性”二字,患兒父母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熬夜玩遊戲是此次癲癇性發作重要誘因。”

金搏主任囑咐,

患兒出院後儘量避免巧克力、咖啡等攝入;也需避免過度疲勞、熬夜、情緒大幅波動等。

避免長時間電玩

適當戶外運動與活動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介紹,當前我國約有900多萬癲癇患者,其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佔了2/3。良性兒童癲癇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癲癇綜合徵,約佔兒童癲癇的15%-25%,男女患病比例為3:2,多數患者5-10歲起病。主要特點是:面部和口咽部局灶運動性和感覺性發作,大部分病例僅在睡眠中發作,發作頻率較低,腦電圖特點表現為中央顳區棘波放電,尤其於睡眠期放電明顯增多。

“首次發作,或每年只有1~2次發作且很輕微的,如只是睡眠中流口水,口角抽搐一下的患兒,可暫時觀察,不急於藥物治療。但發作頻繁或全身抽搐的患兒應服用抗癲癇藥物。”

耿主任

說。

耿主任表示,部分患兒可能存在閱讀、語言、執行功能等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發作的頻率較高(特別是全身抽搐)或者有腦電持續狀態的患兒。

如家長髮現患者智力顯著下降,需要及時複診。

絕大多數BECTS患兒預後良好,一般到16歲左右緩解,成年後極少復發。

期末考已結束,暑假來臨。學生們平時讀書壓力大,約束緊,慾望被抑制;一到長假期,若疏於管理,他們很可能“報復性”上網玩遊戲看影片,作息極其不規律。

“聲光刺激、長時間及熬夜過度疲勞等,精神高度緊張,會導致大腦皮層異常興奮,這往往易引起癲癇發作。”

耿昱主任建議,在暑期,青少年,尤其癲癇患者(按時服藥)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儘量避免長時間或熬夜看電視、玩遊戲;適當戶外運動與活動,如去圖書館、展覽館等有益活動。

編輯:陶英卓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