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備一生最大的亮點就是善於用人,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這是為何?

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劉備無疑是一位英雄。縱觀劉備一生,平黃巾、討董卓、佔徐州、收諸葛、下荊州、奪益州、爭漢中,可謂叱吒風雲,一世之雄也。也正因如此,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故能終成帝業。

可以說,劉備一生最大的亮點便是善於用人。這一點,恐怕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吧。自古雄主愛賢臣,劉備也不例外。事實上,在三國諸多頂級謀士中,真正令劉備欣賞有加的,除了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外,還有以下三位:

第一位:徐庶

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他原是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著名謀士,後歸曹操,並仕於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是一位寒門子弟。他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舍。初平三年(192年),因董卓作亂京師而導致中州四處兵起,徐庶為了避亂,與同郡石韜南下至荊州居住。到了荊州之後,徐庶結識了諸葛亮,關係友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劉備被曹操擊敗而南下依附劉表,劉表讓劉備於新野駐紮抵禦曹操。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而且信義著於四海,前往投奔,劉備見徐庶後,非常器重他。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於是,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然而,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此事被《三國演義》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並廣為流傳。

事實上,徐庶是劉備一生中第一個遇到的真正的頂級謀士。而徐庶對於劉備最大的作用,便是向劉備推薦了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當初徐庶因老母而離開劉備,劉備心中是極其不捨的。基於此,劉備對徐庶無疑是極為欣賞的。

第二位:法正

字孝直,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頂級謀士,被譽為劉備的“謀主”。

此人原為劉璋部下,但既不受重用,又受同事誹謗。在出使拜訪過劉備後,他便暗中與張松策劃擁戴劉備,並利用再次出使劉備的機會,私下向劉備提出藉機取蜀的計劃。由於他的獻計,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成功取蜀,法正被賜予高位,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法正分析形勢,鼓動劉備進攻漢中,並建奇策斬殺了曹魏名將夏侯淵。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法正被任命為漢中國尚書令、護軍將軍。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劉備稱帝前,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連哭泣數日。

縱觀法正一生,善於奇謀,深受劉備所器重,可以說劉備對他是言聽計從,格外欣賞。法正在蜀漢政權的作用,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三國志》記載法正為:“外統都畿,內為謀主。”由此可見,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確實是舉足輕重。

第三位:陳登

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東漢末年著名謀士、將領。

陳登為人爽朗,性格沉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並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在他二十五歲時,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東陽縣長,撫養老人,養育孤兒,視民如子。後來,徐州牧陶謙提拔他為典農校尉,主管一州農業生產。興平元年(194年),陶謙病死,陳登主持由劉備繼任徐州牧,傾心擁戴。建安元年(196年),呂布趕走劉備,襲奪徐州,自稱徐州牧。陳登在名義上改屬呂布,但對呂布為人深惡痛絕,極其思念劉備主政的時候。

而劉備之所以對陳登欣賞不已,則主要是因為陳登對劉備的大力支援。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陶謙死後,劉備擔心諸侯不服,不願領徐州。陳登卻對劉備說:“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支援並。”但是劉備還是猶豫不決,於是陳登又說:“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可是劉備還是下不定決心,於是陳登又想到袁紹,說服了袁紹。於是袁紹便支援劉備統領徐州。有了袁紹的大力支援後,劉備這才全領徐州。

可以說,如果沒有陳登的全力支援和奇特計謀,劉備是當不上這個徐州牧的。因此,劉備對陳登有著極高的評價,大讚其為:“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由上觀之,徐庶、法正和陳登三人,都是劉備極其欣賞的三國頂級謀士。劉備對此三人的欣賞,某種程度上並不亞於對諸葛亮和龐統的欣賞。各位若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