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旅遊

明朝共有帝王16位,為何只有明十三陵呢?明十三陵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明朝共有帝王16位,為何只有明十三陵呢?明代帝王的陵寢坐落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自永樂7年,公元1409年5月開始做長陵,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入葬思陵為止。期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13座帝王陵墓,埋葬了大明王朝的13位帝王,所以稱之為明十三陵。

可是問題就來了,史書記載明朝自建國以來共立帝王16位,而且各個都是名正言順的皇帝,那麼為什麼明代帝陵當中只有十三陵呢?另外三個皇帝的陵墓在哪裡呢?

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有三位皇帝。第一位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是開國皇帝,陵墓不可能沒有,只不過他的陵墓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稱為明孝陵,那為什麼他的陵墓如此獨樹一幟的沒有歸入十三陵之內呢?主要是因為大明王朝在建立之初將南京設為了首都,當時稱作應天府,公元1368年,朱元璋南京稱帝,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在建立大明王朝逐漸穩定之後,朱元璋也有過將首都遷徙的念頭,還曾經派自己的皇太子朱標代替自己到全國各地進行考察,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朱標還沒有勘察完所有的地區,就不幸的早於朱元璋去世了。之後朱元璋就把太子朱標葬在了現在的明孝陵東側。朱元璋因為朱標的離世,遷都之心也受到了打擊,再加上當時他已經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了。古人常言:“人活七十古來稀”,60歲的朱元璋已經沒有了遷都的時間和精力。在公元1382年登基15年的朱元璋失去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馬皇后,馬皇后也埋在了孝陵,從兒子到妻子的過世讓年邁的朱元璋深受打擊,並且兩個人都葬在了孝陵,為了死後不孤獨,朱元璋最後還是選擇了葬在南京,來陪著他的兒子和妻子。

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第二位皇帝就是朱允文,朱允文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沒葬在十三陵之中。因為朱允文登基之後,害怕藩王權利日益增大,他就產生了削藩的念頭。也正是因為這次削藩得罪了很多權貴,其中就有他的四叔朱棣,朱棣曾為朱元璋駐守北邊邊防,他不甘心自己被削翻,起兵謀反了。這一次起兵謀反,在歷史上稱為靖難之役,朱棣只用了三年時間就殺入了南京皇宮,靖難之役之後朱允文下落不明。而朱棣在南京稱帝是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允文下落不明,這一點讓朱棣是一直耿耿於懷,畢竟他的皇位的確是靠謀權篡位得來的,而對於生死未卜的朱允文,朱棣是不可能會在明十三陵給他安排陵墓的,因為只要安葬了朱允文,那麼他謀權篡位這件事就永遠會被人揪著不放,當然這是後話了。因為沒有人知道朱允文去了哪裡。朱允文最終葬身何地,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在歷史上針對朱允文的結局有說法說燕王朱棣在攻入南京之前,朱允文在皇宮當中就被燒死了,不過這一說法缺乏有力的證據。而另一種說法是朱允文逃到了海外,甚至鄭和下西洋都和尋找朱允文有一定的關係。

沒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第三位皇帝朱祁鈺。朱祁鈺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不僅是名正言順登基,而且還曾救大明王朝與水火之中,朱祁鈺也是在首都遷到北京之後,唯一一個沒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話說在明朝正統14年,公元1449年的8月31號,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被俘,這一件事情舉國震驚。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等人就擁立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是為明代宗。代宗繼位之後展現了優秀的政治才能,如果不是他繼位,而是明英宗的兒子繼位。那麼國難當頭,幼主臨朝,大明恐怕離亡國也就不遠了。但是朱祁鈺雖然在土木堡之變之後成為皇帝,也得到了皇太后的官方認證。但是後來他迫於壓力,又把明英宗朱祁鎮迎接回朝,可是有兩個皇帝這可怎麼辦呢?誰又想把皇位拱手相讓。所以在明英宗朱祁鎮回朝之後被封為太上皇,但是卻被軟禁在南宮。

一年之後,朱祁鈺大病,那麼這個時候朱祁鎮發起了反攻,又重新的奪回了皇位。明英宗重新登基,登基沒多久,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就去世了。而對於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有大功的朱祁鈺在去世之後,不僅被抹去了廟號,諡號也被視為“戾”,就是一個戶口的戶字下面一個犬字,這個戾被抹去帝號之後,也就代表著他沒有資格被葬在皇陵,只能按照親王的葬禮來安排,最後朱祁鈺被葬在了北京西山景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