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慶元文史 | “香菇部長”吳高珍(甘長飛)

【編者按】在前幾天吳克甸一文中,多次提到一個名字,“吳高珍”。正好,甘長飛給我發來過一篇《香菇部長吳高珍》。

的確,對於慶元香菇產業的發展,吳克甸作為一線技術人員,在很多重要節點親身實踐和推進了香菇生產方式的變革和推廣,“當代吳三公”當之無愧。

我們也深切體會到,一個地方一個產業的長期發展,必定是歷屆領導、是全縣上下、一茬接一茬專業技術團隊、參與實踐的廣大群眾共同努力,還有外部相關力量支援推動(貴人相助)的結果。而作為開創並持續近20年、具體抓香菇產業的部門領導,吳高珍是一個不可不提的人物。

甘主任是一個有心人。作為慶元香菇研究會的發起人和負責人,他於2015年4月專門組織了一個“吳高珍對慶元香菇產業突出貢獻座談會”。並寫就此文。於是,“一個活生生的吳高珍就在眼前”。

我想網上找找有沒有吳高珍的照片,結果搜尋“吳高珍 慶元”關鍵詞,一共只有三條文字。第一條是“個人圖書館”收藏的一篇《吳克甸:一代香菇人的艱辛奮鬥,鑄就慶元香菇二次輝煌》。摘要說:“本文回顧了自1979年開始,到1998年20年時間裡,吳高珍組織吳克甸等人進行香菇栽培新技術研究……90年代,香菇產業成為慶元的主導產業;

第二條是,“中國慶元網”慶元縣大事記(三)文化大革命時期:“1973年底,龍泉縣革委會派出以賈秉清、劉化濤、吳高珍、範修業等人組成的基建組先期來到慶元,著手籌劃有關慶元復縣事宜;

第三條是,慶元大事記(1976。10—1999。12):1986年 1月, 吳高珍、胡兆行、吳克甸、胡華傑等赴福建古田縣參觀學習人造菇木露地栽培香菇新技術,並結合慶元實際,寫出《找到了振興慶元食用菌生產的好路子》考察報告。當年試種149萬段,並獲成功。

也難怪,在90年代之前,電腦、網路、數碼照相等都還沒有普及。同時,也說明,後人也很少提到他的名字和事蹟。

希望現在我們用史料的形式,來記取他,懷念他。

“香菇部長”吳高珍

甘長飛

吳高珍(甘長飛提供)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慶元人對縣委農工部吳高珍部長都親熱地稱為“香菇部長”。

吳高珍(1931~1998),浙江省慶元縣松源鎮北門村人,1949年參加工作。在1978年~1994年先後擔任慶元縣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農工部部長、縣食用菌辦公室負責人期間,持之以恆抓香菇產業,創造了慶元香菇八九十年代的輝煌。如果沒有吳高珍的執著,慶元香菇就沒有那樣的輝煌,這樣的評價一點都不為過。

吳高珍同志在連續幾任慶元縣主要領導毛留榮(建立縣食用菌科研中心的前身——慶元縣科委資源利用廠)、徐仁俊(喊出“香菇萬歲”口號)、徐培金(實施人造菇木即袋栽香菇“星火計劃”)、謝力群(建設香菇市場、舉辦香菇節)、單天戍(舉辦國際香菇研討會、建設科研中心大樓、實施香菇城系統工程)等的重視和大力支援下,一門心思、夜以繼日組織與協調發展慶元縣香菇這一傳統產業,開展了應用新技術,改變生產模式,以及建設香菇市場,舉辦香菇節會,推行產業化一系列創造性工作,使慶元香菇名揚全國,走向世界。吳高珍同志也因此獲得全國農牧漁業部豐收獎,麗水地區“食用菌行業功臣”等稱號。

2015年4月6日,慶元縣香菇研究會在香菇博物館舉行“紀念吳高珍對香菇產業突出貢獻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慶元縣委常委、副縣長吳青松,曾與吳高珍共事工作過的吳克甸、吳智青、楊智德、王振洲、甘長飛以及吳其耀、葉長文、吳巍巍等,吳高珍同志的親屬吳月榮應邀參加。

紀念吳高珍對香菇產業突出貢獻座談會(甘長飛提供)

座談會上,大家回顧往事滔滔不絕地講述,彷彿一個活生生的吳高珍就在眼前。

吳高珍抓香菇產業的真實故事和獨特風格

探索農民致富的木屑栽培香菇新路子。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這一年47歲的吳高珍被調任縣科委副主任主持工作,於是他思索著如何找到一條慶元農民致富的新路子。1979年4月,慶元召開科技大會,麗水地區科委主任湯建河到慶元縣進行科技講座,湯建河提出,山區的優勢在山上,要大力推廣新法栽培香菇技術(區別於傳統剁花法的段木接種等新法制菇技術),在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上下功夫。當時湯建河還路過龍泉將龍泉南窖大隊段木接種栽培香菇做得很好的張繼仁等三人也帶到慶元交流。

這次科技大會讓吳高珍深受啟發,看到了農民致富的科技新路子,馬上調林業局幹部胡華傑,聘用有多年食用菌生產經驗的吳克甸等一起到新組建的科委資源利用實驗廠搞木屑栽培香菇試驗。並於5月和9月兩次派人前往上海馬陸、本省黃岩考察木屑栽培香菇。從1979年成立資源利用實驗廠開始,到1985年時間7年過去了,木屑栽培香菇技術和應用不斷進步。雖然,

距離農民生產中的實際應用距離還比較大,

他也從科委到縣府辦、農工部,單位換了三個,但吳高珍發展木屑栽培香菇的信心越來越堅定。

忍胃痛千里奔波尋良方。 

1979年9月,吳高珍

看到報刊上刊登長興縣丁甲橋食用菌廠和黃岩縣三甲區菌種場引進木屑栽培香菇技術試種成功的資訊。

便帶領胡華傑、吳克甸、姚傳榕、王振洲四人一起外出取經。他們

先坐汽車到衢州,再坐火車到杭州,第二天早上坐火車到長興縣尋找丁甲橋食用菌種廠,由於他們的實際情況和報道有出入,就離開了丁甲橋食用菌廠,接著前往黃岩縣三甲區菌種場。

下午2點到了黃岩

縣車站,買不到車票,就叫了5輛摩的,一人搭一輛直奔菌種場。聽了菌種場

甘連法場長的詳細介紹、參觀完後,其他四人認為

奔波了一天,

總得在三甲住一宿,可吳高珍卻說,

時間尚早,到車站看看,有車就去樂清,然後去福鼎。四人擔心吳高珍正犯著胃病,身體是否吃得消,他說老毛病了,顧不了這麼多。

由於當天只能買到第三天去樂清的車票了,吳高珍便讓大家在候車室等他,他去四周走一走,約過了10分鐘左右,他叫大家上車去樂清。原來,他去找了一個貨車駕駛員商量搭車,就這樣,

5個人坐在裝貨的貨車背上去樂清,途中又改搭拖拉機去福鼎,到達福鼎已是凌晨2點鐘。他們胡亂吃了一點,倒頭便睡。5點鐘又起床買票去福州,參觀了福建二輕香菇研究所,晚上乘車到南平住宿。第四天一早趕去三明真菌研究所,黃年來和吳經綸連聲說,接待了很多來真菌所的人,第一次聽到如此的行程,而且吳高珍還是忍著胃痛這樣走,你們為了食用菌事業這樣不怕苦,我們一定支援。

巧借外力助慶元食用菌科研走上正軌。

從1979年建立科委資源利用廠到1984年,木屑壓塊栽培香菇不斷取得進步,但離吳高珍的期望還是速度太慢了,吳高珍等不住了,他是一個尊重科學的人,他認為在科學研究方面,藉助外力可能會更快一些。所以他與上海市農科院聯絡,簽訂了《聯營協議書》,將慶元縣香菇實驗廠改名為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慶元食用菌廠,由上海市方面派周永昌、陸德英二位老師來慶元蹲點工作。對此,吳克甸也不無感嘆地說,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他們畢竟是專業研究所的,他們來了以後,對慶元食用菌科研工作走上正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新技術心急,正月初一帶隊奔波古田考察。 

慶元縣早期的電視是在巾子峰安裝差轉檯,差轉福建電視訊號。1985年除夕晚上,吳克甸從福建新聞中看到古田縣大甲鄉人造菇木種植香菇成功的報道,興奮得馬上跑到吳高珍家裡彙報,吳高珍高興得立即安排第二天出發赴古田參觀學習。第二天一早,吳高珍帶領胡兆行(農業局黨委書記)、吳克甸、胡華傑出發去古田,結果因為這天是大年初一,到處關門,在屏南縣沒有地方吃中飯,大家餓著肚子到古田,晚上到了古田也是沒有飯店開門,只好找熟人姚淑先在銀耳研究所燒飯吃。

他們到了古田縣大甲鄉,“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術的創始人彭兆旺出來接待和介紹,他們看到和聽到的情況,都跟電視報道的一樣,參觀學習很有收穫,他們還帶回了採摘來的香菇作為分離菌種。回來後馬上寫出了《找到了振興慶元食用菌生產的好路子》的報告。得到了縣委書記徐培金、縣長李一深的重視和支援,當即安排財政資金15萬元作為技術引進開發經費,從古田聘請8位農民師傅來指導,並招聘吳智青、吳永青等9位同志為技術專管員。

“香菇部長”樂當翻曬麥麩工。

1986年剛剛開始推廣袋栽香菇,還沒有食用菌原材料經營店,麥麩什麼的都得統一買來再分送給菇農,其中有50噸麥麩在運輸過程中遇大雨受潮,吳高珍擔心麥麩受潮會影響香菇生產,就安排在縣良種場進行翻曬。連續一個星期,吳高珍和吳智青他們天天早上一起和工人們去曬麥麩,傍晚收起,完全是一個普通工人的表現。

因公事時常“皮厚”求助於人。

吳高珍為了香菇的事情,時常表現得特別“皮厚”。到外地參觀香菇,看到好的品種,買不到菌種,就到菇棚裡採香菇帶回來。慶元食用菌生產需要鍋爐,買新的沒有錢,吳高珍得知溫州有一家企業有一臺鍋爐不用了,他就跑去好說歹說硬是把鍋爐隨便算點錢要了來。那個時候都是國有集體企業,一般人經不起吳高珍那個認真勁。

1984年吳高珍異想天開,想讓食用菌廠代加工高價值零部件創收,以解決食用菌廠經費困難問題。他跑到杭州儀表廠尋求合作,儀表廠領導雖為他的精神感動,但是畢竟這些精密的儀表零部件不是在哪裡都可以生產的。吳高珍失望離開辦公室時,

他看到廠門口停著一輛破舊的吉普車,就問這個車是不是不用了?透過修理是不是還可以開?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吳高珍就懇求他們把車送給他,說慶元鄉下推廣食用菌多少不方便等一大堆理由,廠領導為他的強烈事業心而感動,終於以500元的象徵性價格賣給了慶元。

1984年開始,吳高珍在慶元縣農工部部長位上,單位沒幾個人,事業費預算很少,而推廣食用菌跑得多費用大,農工部的一點預算根本不夠用。買來一輛舊吉普,沒有車輛計劃,買汽油都成了問題,所以吳高珍出差去都是在外面解決汽油。車上只要有點汽油就敢上路,出去了一有機會就求送油,有時候油箱裝滿了,還要裝個塑膠桶回來。回想起一個個吳高珍求油的畫面,至今還令他的同行們忍俊不禁。

能省就省彰顯另類“摳門”。 

吳高珍出差在外用餐都很簡單,四五個人出去,往往才點了兩個菜,吳高珍就開始不停地喊:夠了夠了!要省要省!就這樣吃就這樣吃,很好了很好了!比解放前好多了,好多了!

吳高珍獨創特殊送禮法。 

吳高珍去外面也不是不送禮,但他的送禮很特殊、很有意義,人家送香菇是一斤一斤送的,而他是帶上2斤香菇再帶上一疊報紙,到了旅館把報紙截剪下來,一斤香菇分包成四五小包,去人家辦公室,就拿出一小包香菇,開啟讓人看,說什麼香菇是慶元種的,怎麼怎麼好吃,說得人家很感興趣很高興,也就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了。第二次再去的時候,人家一看到吳高珍來,也都熱情地笑臉相迎了。

推廣新技術敢拍胸脯說:“出了問題我負責”。 

在推廣食用菌過程中,吳高珍敢於擔當也是令人敬佩的。1989年吳克甸從日本段木品種241中選出的適合在代料栽培的241-4菌株,表現出產量高、質量好,吳高珍馬上讓他安排三個點中試,吳克甸覺得有風險,吳高珍一句話,“出問題我負責”。1989年推廣灰樹花,因為受原材料採購影響,時間有點遲,吳克甸對出菇氣溫有顧慮,吳高珍又是一句話“出問題我負責”。後來這批灰樹花在高海拔的試點因降溫早,出菇受影響,吳高珍就親自到試種的村莊召集農戶面商,結果農民朋友表現出非常通情達理,說你們也是為了我們農民,有點損失我們自己承擔。後來,吳高珍還是安排退還菌種錢表示誠意。

幫菇農攤銷香菇,“逼”部門找銷路。 

1986年袋栽香菇生產出來了,因為銷售渠道沒有建立起來,香菇賣不了,一些菇農跑到農工部找吳高珍。吳高珍便召集供銷社、外貿局、企業局食用菌開發公司負責人商量說,今年的香菇還不多,你們幾個部門分攤先收購掉,再想辦法慢慢賣。明年你們幾個部門要走出去找銷路,同時要培養個體戶經營戶出去銷售。

廣徵廣告詞將“香菇”推向全國。 

慶元通過幾年的發展,香菇產量很快提高,吳高珍為了提高慶元香菇知名度,促進香菇銷售,要在中央電視臺做廣告。要知道那個時候中央電視臺只有一個頻道,浙江電視臺還沒有上衛星。他廣泛徵求廣告詞,最後“世上山珍誰最佳,慶元香菇第一流”廣告詞透過中央電視臺送到全國觀眾。

九十年代初謝力群等縣領導作出了建設香菇市場和舉辦香菇節等重大決策,吳高珍一直都為香菇事業忙碌。

吳高珍抓香菇的故事太多了,這些故事貌似“笑話”,但慶元這一時期香菇產業的輝煌,就是建立在吳高珍帶領一批人從一個個“笑話”中走過來的。

吳高珍創立並呵護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一路成長

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最早的前身為科委資源利用實驗廠。該機構名稱和隸屬關係幾經變更,無不與吳高珍對香菇產業始終傾注的關切與執著相關。這個機構,就像是吳高珍自己的孩子,一路呵護、扶持成長。

1979年,時任慶元縣科委主持工作副主任的吳高珍建立慶元縣科委資源利用實驗廠,並以科委番薯苗越冬試驗基地的冬瓜山為廠址,選調林業局幹部胡華傑和聘請吳克甸等人到資源利用實驗廠工作。

1979.9-1982.2,資源利用實驗廠隸屬慶元縣科委。

1981年8月,吳高珍調任慶元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因為科委資源利用實驗廠經費是自收自支,所以成了科委的一個經濟包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並便於自己能繼續支援幫助,1982年2月,吳高珍以慶政辦(82)5號檔案通知,將科委資源利用廠改名為慶元縣香菇實驗廠,劃歸縣政府辦公室,但仍為自收自支單位。

1982.2-1984.8,慶元縣香菇實驗廠,隸屬縣政府辦公室。

1984年春,由於清理黨政機關辦企業問題,吳高珍只好把慶元縣香菇實驗廠掛到慶元縣政府招待所(企業)名下,大概只有四、五個月時間。

1984年7月,吳高珍調任縣農工部部長,離開了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子,慶元縣香菇實驗廠留在縣政府招待所顯然是不合適了。1984年時任麗水地區鄉鎮企業局局長徐孝明來慶元,對慶元縣鄉鎮企業局發展香菇生產感興趣,吳高珍趁機把香菇實驗廠掛到慶元縣鄉鎮企業局名下,並讓鄉鎮企業局拿10萬元錢,用於位於學後路的菌種廠房建設。同時與上海市農科院簽訂了“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慶元食用菌廠聯營協議”。香菇實驗廠更名為“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慶元食用菌廠”。因此,

1984.8-1985.12,食用菌廠隸屬於慶元縣鄉鎮企業局。

1985年,慶元縣政府為了明確農口部門的職責和便於管理,決定將山上的內容都劃歸林業部門。根據這一精神,吳高珍又出面讓林業部門出資15萬元,將食用菌廠更名為慶元縣食用菌技術推廣站,掛靠在林業局名下。同時終止了與上海市農科院的緊密型合作關係。

1985.12-1987.1,慶元縣食用菌技術推廣站隸屬於慶元縣林業局。

1986年,我們國家從日本得到“黑字環流”貸款,由於“黑字環流”農業貸款屬於省農業廳立項,吳高珍為了爭取黑字環流貸款對慶元縣食用菌的支援,又將這個機構更名並掛靠在農業局名下。

1987.1-1994.10,慶元縣食用菌科學技術研究所隸屬於慶元縣農業局。

1990年4月,吳高珍從縣農經委主任位置上退下來(1993年2月退休),但食用菌辦公室工作仍由他為主負責,直到1994年底,慶元縣食用菌工作都是他負責謀劃和組織。1994年借國際香菇會議在慶元召開的東風,食用菌研究所改名為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並且由慶元縣編委正式發文,定為副科級單位。

1994.10-2010.2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隸屬於慶元縣農業局。

從此,這個由慶元縣科委資源利用實驗廠發展起來的科研機構,終於有了正式戶口和歸屬,不再漂泊流浪。

2010年2月,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強對食用菌產業的管理,將縣食用菌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與慶元縣食用菌科研中心合併,成立了食用菌產業管理局。2019年事業機構改革,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更名為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正科級單位),行政管理隸屬於縣農業農村局。慶元的食用菌科研與管理機構在不斷強化,而吳高珍同志,已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熱愛的食用菌事業。

【作者簡介】

甘長飛:退休前任慶元縣農辦主任,現為慶元縣香菇研究會會長。